尚蘇芳
摘 要:復習備考一定要制訂計劃,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做到教師“心中有本”。要以教師為主導,關注學生個體學習情況,突出實效。做到“目中有人”。要加強知識歸納整合,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手中有法”。側重基礎,加強知識點歸納整合,使學生能力螺旋提升。以課堂為主,抓住課本大綱重點,并進行適當拓展深入。注重學習過程,追求知識點的精細化,并能落實在大量扎實的訓練中。要把握時間進度,按計劃合理安排進度,適時調整計劃進度。加強對學生應試的指導,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輕松備考迎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六年級總復習;策略
二十一世紀是素質教育的時代,平時教學復習中要注重提高學生語文的運用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特別是小學畢業(yè)班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定做好應試指導,如認真讀題、審題,讀懂題意,一一落實題的要求,做完后要認真檢查,查漏補缺。注意書寫工整、卷面整潔。具體來說怎樣應對小學語文畢業(yè)水平考試?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們語文教師扎實有效地做好平時教學和后期總復習。怎樣做好小學畢業(yè)班語文總復習及備考呢?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帶畢業(yè)班語文的復習備考經驗,談談自己在小學語文復習備考方面的一些經驗和策略。
首先,語文復習備考一定要制訂計劃,明確目標,有的放矢,做到教師“心中有本”。
“本”指課標,教材、考綱?!耙罉藫尽笔歉愫脧土暤那疤岷透尽R虼私處焸儽仨毘酝浮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第三學段的目標與內容,把握第十一、十二冊的教材內容(以第十二冊為主),研究畢業(yè)檢測的方向及相關要求(小學語文畢業(yè)檢測說明),梳理出復習的目標、內容、重難點、易考點、易錯點、易混點以及選擇適合自己和班級學生實際的有效的復習策略和方法等,做到“立足根本,夯實雙基;注重方法,突出能力”。
其次,語文復習要以教師為主導,關注學生個體學習情況,突出實效,做到“目中有人”。
復習中教師一定把握好師生角色。牢牢樹立“學生為主”的意識,切實踐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的理念。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種復習活動中,如不同知識點的歸類整理、復習卡片的制作、復習活動的設計、復習題的命制等。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充當好以下幾種角色:關愛者——了解、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了解他們的學情,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設計者——依據學情精心設計整個復習計劃,包括每一個板塊,每一堂課,每一次練習等;組織者——把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活動嚴密地組織調控好;指導、促進者——學生在練的過程中遇到了難理解的問題,教師予以點撥開竅,特別是對潛能生、特殊學生或者在某方面欠缺的學生的分層、分類及個別輔導一定要跟上,做好“雙輔”(思想輔導及學業(yè)輔導)工作,可以通過小老師、小助手、“一幫一”等途徑和方法,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班級整體的戰(zhàn)斗力;評價、激勵者——學生復習過程中的點滴表現都要及時進行評價反饋,肯定優(yōu)點,查找不足,力求改進。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教師包辦代替學生的學。
再次,語文復習備考要加強知識歸納整合,注重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到“手中有法”。
(一)復習要側重基礎,加強知識點歸納整合,使學生能力螺旋提升。
把每篇略讀課文當作練習題或考試題來進行訓練,堅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原則,主要靠學生運用在前面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逐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特別是抓重點句段進行訓練,讓學生能真正“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注重雙基與閱讀的整合,關注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單元主題化教學及復習注重課內外結合,重視語文與生活關聯,做到學語文、用語文、生活處處有語文。
(二)復習要以課堂為主,抓住課本大綱重點,并進行適當拓展深入。
要將問題盡量解決在課堂上,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把握復習重難點,精心設計復習流程,有效選擇復習方法,合理安排講練時間,適當進行拓展延伸。講要講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練要練出新花樣,練出方法,獲得思維的深度發(fā)展。學生通過教師講、自己練,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復習要注重學習過程,追求知識點的精細化,并能落實在大量扎實的訓練中。
復習做到“四化:復習內容目標化,目標問題化,問題要點化,要點練習化。老師講得再多,學生練習不夠,難有實效。復習課應充分體現“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的原則,盡量做到內容全、習題精、方法活、時間足,訓練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簡到繁。但訓練一定要圍繞目標、考點、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等。同時,多練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見多識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練習過程中做好錯題收集、強化訓練;防止過多、過濫,防止無限制的補充拓展練習,這樣做既耗時,又費勁,還不討好。
(四)復習要把握時間進度,按計劃合理安排進度,適時調整計劃進度。
時間預設:一學期整個教學時間18~20周。新課時間12~14周左右,實際復習只有6周左右。我們必須制訂一份詳細的復習計劃,把整個復習過程分幾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要完成的內容及復習的形式、策略等,做到心中有數。而且這個過程需要發(fā)揮教師整體的智慧和力量,做好分工與合作,以利資源共享,如各類知識點的整理,分類或綜合復習的練習題、模擬檢測題的編制等;也可以發(fā)揮班級里優(yōu)秀學生的作用,協助老師歸類整理知識點,協助老師加強班級管理等。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讀寫訓練重點是要一以貫之的,隨時隨地加強訓練。相關內容也可以在不同階段穿插強化訓練,比如習作,由于見效慢、周期長的特點,宜提前進行復習規(guī)劃,將習作內容分散有序安排,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強化片段訓練,注重習作素材的搜集、整理,加強習作指導——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習作環(huán)節(jié)的指導,且學且練,且練且改,逐步提高學生習作能力。要注意,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總結和反思,在大的復習框架下,適時調整復習內容及復習策略,增強復習的趣味性、針對性,保證復習效果的最優(yōu)化。
總之,只要教師復習備考策略正確,對學生復習指導方法得當,學生認真復習備考,就一定能取得小學語文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