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軍
摘要: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正確處理教與學關系,教師做好數學課堂引導者,通過交流和討論探索知識,活躍和拓展思維,學生在獲取數學基礎知識以外,積累和掌握一些學習方法,教師教學水平也會有所提升,實現師生共同進步。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有效交流的重要作用,根據教學實踐經驗,提供了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師生交流;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學數學課堂交流互動極其重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索學習能力,實現人的發(fā)展,形成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激發(fā)靈感和促進思維能力發(fā)展。數學學習本身就是思維活動,師生有效交流會產生思維碰撞,思考中自然而然的生成靈感,加深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還能形成創(chuàng)造力,這也是數學教學必須培養(yǎng)能力。數學課堂如果交流缺失,整個學習氛圍死氣沉沉,學生學習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比較低,不利于發(fā)現自身的問題,認知狹隘,未能形成知識重構能力,自我反思意識差,從而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重視交流互動,師生在有效交流中去探討知識,不斷地反思和學習,達到師生共同進步和發(fā)展目的。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交流重要作用
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視結論輕視過程的問題,課堂中教師占用了絕大多數時間講知識,對于學生學的情況卻不是很在意,課堂時間有限,互動交流機會少,學生沒有參與到知識產生和問題解決中去,理解停留在表面,數學學習自然就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合作學習和探究能力無法提升,思維未能得到訓練和發(fā)展,而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思維活動和知識經驗的結合,失去了互動和交流數學教學也就不存在。課堂中師生有效的互動,最大程度調動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和探討空間,交流中思維會更加靈活,生生之間會取長補短,教師通過啟發(fā)和點撥,促使學生合作學習,獲取靈感和思路,數學知識理解更為深刻,同時起到開發(fā)智力和挖掘潛力作用。數學課堂交流能讓課堂氣氛一下子變得活躍,打造開放合作學習環(huán)境,教師主體地位被學生取代,教育回歸到人的發(fā)展上,學生數學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得到發(fā)展,小學數學教學意義更大。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師生有效交流策略
1、創(chuàng)造寬松民主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要實現師生有效互動,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師生在課堂中地位是平等的,學生自由言論和觀點,允許對教師或者所學習的知識提出質疑,打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交流意識才會增強,不再畏懼和教師交流,也不害怕交流中出錯受到批評和嘲笑,交流的主觀意愿強,合作探究學習中積極思考,發(fā)表個人對待某個問題的看法,相互交流合作,教師在學生交流受阻后予以引導,共同找尋答案和探究,思維更為積極主動,通過自身能力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師和學生交流中關系更為和諧,學生愿意將學生中遇到困難提出來,教師為學生提供幫助,輔助消化和理解數學學習疑難點知識。師生交流是增強互信的基礎,教師課堂要改變以往高高在上形象,保持良好的交流心態(tài),積極聆聽學生意見和看法,確保師生交流順利進行。
2、明確交流目標
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著低效交流情況,師生交流方式過于單一,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不留獨立思考空間,一提出問題就立刻組織交流,課堂中亂哄哄,學生各說各的,教師很少參與討論,充當的是一個旁觀者,看起來交流的場面非常熱鬧,但是交流未見到實質性效果,交流流于形式。師生有效交流具有現實意義,教師在交流中明白學生想法,掌握教學還有哪些不足,通過改進和補充提高教學水平,學生在交流中思維會發(fā)展,發(fā)現其他人身上閃光點,學習別人分析和解決問題思路和方法,完善知識結構,反省和改進自己。數學課堂師生交流是為教學服務,必須清晰認識到這點,交流不能脫離知識建構。
3、鼓勵學生提問和質疑
小學數學課堂中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也能引導學生思考,確保學生交流中有見解,得到別人的啟迪。教師提問要循序漸進,認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差異,每個層次學生精心設計問題,然后師生共同交流和談論,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者具有設置懸念,然后組織學生去交流談論。比如講解倍數和整除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讓學生寫一組數字,然后快速判斷是否能被3整除,學生就會產生質疑,經過驗證發(fā)現判斷都是正確,這時自然就會產生疑問,教師就要組織學生交流,共同分析規(guī)律和特點,學生遇到障礙時恰到好處指點,最終每個小組展示交流結果,教師對交流進行總結,共同得出結論。師生交流要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交流進入到更高層次,思維也會具有廣度和深度。課堂中學生自己對數學知識和問題形成認識,交流就有的放矢,將個人觀點闡述出來,通過比較和辨別,形成正確的認知,也會從別人觀點中獲取經驗。交流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離不開教師點撥,教師要掌控交流節(jié)奏,交流要僅僅圍繞著問題,當發(fā)現學生交流偏離及時引到正題上,師生交流更為有效。比如認識各種圖形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先自己畫圖,然后剪一剪,通過觀察初步認知圖形,接著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總結圖形的性質和特點。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交流是確保教學質量關鍵,交流要以學生為主體,明確交流目標,引導學生交流互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產生過程中去,通過討論和互動獲取知識,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教師充當引導者和點撥者角色,協(xié)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交流合作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星學. 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與體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7(3):199-200.
[2]顧云娟. 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 新課程導學, 2018(21):31-31.
[3]謝茂龍. 也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策略[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