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演示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現狀,闡述了高中化學實驗的類型及改進原則,并從演示實驗轉型、豐富實驗模式、搭建信息化學習交流平臺等方面,對改進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改進策略
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可以直觀、高效地獲取化學知識。教師利用演示實驗教學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轉化為生動的、易于接受的化學知識,有助于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的現狀
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點睛之筆,是學生適應現代化與國際化發(fā)展必然要求。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掌握化學基礎的實驗技能是高中學生在學好課本基礎知識基礎上必須要具備的技能。但當前演示實驗教學卻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
(一)演示實驗用品與器械相對匱乏
受傳統(tǒng)高考和應試思維的影響,教師、學生更在意的是試卷上的分數,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學校尤其是一些偏遠地方的高中受制于資金限制,實驗用品以及實驗器械缺乏,導致實驗教學難以順利開展。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高中實驗教學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在硬件設施上還存在非常明顯的差距。
(二)演示實驗操作“固式化、機械化”問題嚴重
眾所周知,一般的化學演示實驗實驗,都是遵循“閱讀實驗流程—實際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現象成因—得出實驗結論”的基本步驟。教師在實際操作中也往往都是按照這一模式,按部就班地完成整個實驗過程。其實,很多學生已經是在知曉結論的前提下觀察的,學生后來自己的操作也往往大都是直接模仿老師進行的,致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不質疑、不思索的習慣,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高中化學實驗的類型及改進原則
(一)高中化學常見的實驗類型
高中化學演示實驗,依據“實驗內容”可以分為基本操作實驗、元素化合物性質和制備實驗、形成化學概念和基礎理論的實驗、關于化工生產實際的實驗、運用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綜合設計的實驗等;依據教學形式可以分為課堂實驗與課外實驗。課堂實驗主要依據化學知識的關鍵點和難點,借助演示實驗重點突破教學關鍵點,攻破教學難點。課外實驗專指脫離課堂的實驗,目的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解決生活生活化學問題的。例如,讓學生利用油脂和NaOH溶液的皂化反應制作肥皂,這類課外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反應的認識。
(二)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改進的原則
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時,一是要遵循科學性的原則,不能單純?yōu)榱嗽囼炐Ч蛯嶒灛F象而違背這一原則;二是要遵循簡約性的原則,在有限的時間內改進儀器、裝置和實驗步驟,科學縮短實驗時間;三是遵循安全性的原則,通過規(guī)范實驗操作流程,嚴格遵循實驗安全要求,逐步改進實驗方法,確保師生安全;四是遵循成功性的原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必須要確保實驗成功,避免實驗失誤影響教學效果。
三、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研究
(一)化學實驗要逐步實現演示性向探索性轉型
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學生需要提高動手實踐及應用能力。彰顯應用性,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然后觀察實驗結果,并及時進行實驗總結和結論鞏固。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機械式、模式化”的演示性實驗,逐步轉向探索性的實驗,演示過程中即可讓學生進行參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例如,進行制備“乙酸乙酯”實驗時,通常教師的演示順序為“加入乙醇—--加入濃硫酸—加入乙酸”,這種方式簡潔明了、結論明確,但卻扼殺了學生的探索欲,要改進這種實驗方式,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按照三種順序分別進行實驗,讓學生將驗數據、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進行比對,最終得出正確的制備方式。這種探索性的實驗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及結論的認識和理解。
(二)豐富和強化演示實驗的教學模式
俗話說,萬物皆化學。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瘜W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要摒棄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豐富演示實驗的教學模式。一是要將實驗與生活相結合,教師要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fā)設計實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暖瓶中常見的“水垢”設計化解水垢的實驗,讓學生回家后可以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獲得成就感;二是增強演示實驗的趣味性,對書本中的實驗進行擴展,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在講授“酸堿中和反應”時,以先在原本清澈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產生的變色反應并讓學生進行分析,然后再將稀鹽酸進滴入變色液體在產生反應恢復清澈狀態(tài)。利用這種類似與魔幻的手法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搭建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信息化交流平臺
新時期,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高中化學演示實驗必須要與時俱進,突破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單一模式,積極構建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信息化交流平臺。教師通過制作與高中化學實驗有關的微課、微視頻等上傳學習交流平臺,幫助學生擺脫固定課堂的限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線上和線下的交流學習。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可以極大地擴充學生的視野,對于學生的實驗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吳玉章.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摭談[J].中華少年,2018,(30)::70.
[2]易學勤.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35):17.
[3]孫明燕.剖析高中化學新課改,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生物技術世界,2013,(11):89.
[4]卜兆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創(chuàng)新性改進實施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16):40
[5]邱新華.高中化學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的幾種方法[J].中學課程資源.2019(02):18-19
作者簡介:林建斐(1970年~),男,漢族,籍貫福建省大田縣,供職于福建省大田縣第五中學,中學一級教師,化學教育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