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玲
摘要:通過閱讀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增長知識,還能陶冶情操,拓寬視野。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論述了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激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升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當前社會信息與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非常快,人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而學習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閱讀,愿意閱讀與學會閱讀成新時代人才的必修課。因此,掌握有效閱讀的策略,不僅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需要,也是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鑒于此,筆者探索了優(yōu)化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策略,具體如下。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升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學生喜歡閱讀、樂于閱讀,才能積極地加入到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才能創(chuàng)造出熱鬧、活潑的教學氣氛,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那如何才能激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呢?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使各種新鮮事物涌入我們的眼簾,其對中學生也同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可以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中,以激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語文學科教學的信息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多媒體教學情境。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水滸傳》中的相應視頻片段。學生看到教師播放視頻后,頓時被大屏幕上的影視片段吸引,并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對視頻中的故事一探究竟,因此,所有學生都認真觀看起來。相比較單純的理論講述,這種聲、像的立體展現(xiàn),更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聚焦起來。通過觀看《智取生辰綱》的相關影視片段,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故事梗概。這樣學生就對課文的大致內容有了一個了解,教師接下來進行講解就會省力很多。同時,通過設置這樣的多媒體情境,引發(fā)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得更為活躍,有效提升了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優(yōu)化課程導入的方法
課程的引入部分是否精彩,是聚焦學生注意力的關鍵。但是,在以往的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不對課程的導入部分進行設計,在課堂也不對教學進行導入,而是直接平鋪直敘地開講。殊不知,教師自己津津有味地講了半節(jié)課,可能有的學生注意力一直就沒有在課堂上,壓根就沒有聽進去。因此,在課程開始時,設置有效的課程導入,聚焦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重要。教師應開動腦筋,設計趣味性比較強的課程引入,以激起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按如下方法設計教學引入部分。首先,教師用幻燈片放映不同的秋景圖片,如霜葉紅滿天的楓樹圖片,一片金黃的銀杏圖片,花朵怒放的秋菊圖片,蕭索凄涼的樹葉飄零圖片等。風格不同的精美秋景圖片能很快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順勢引入教學的內容。教師:美麗的秋景千姿百態(tài),很多文人墨客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描繪出了心中的秋天,如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劉禹錫的《秋詞》等,不同的作品給我們帶來不同的秋天。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馬致遠筆下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吧!這樣,教師就通過幾張精美的圖片,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識的教學。
三、采用互動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優(yōu)越性,通過加強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能使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更為深刻,更為全面。
1. 加強學生與文本的交流
新時代的初中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理念,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因為即使教師講得很精彩,如果學生缺乏一個自己與文本的交流過程,教學的效果也會不理想。因此,加強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很有必要。首先,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前認真預習課文。預習不能僅僅停留于粗略地將課文瀏覽一遍,學生可以先粗讀一遍,然后細讀一遍。學生大體理解文章內容后,可以帶著教師設計的預習問題進行精讀,這樣就能收到良好的預習效果。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個別段落進行朗讀,以使學生與文本再次深入對話。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與文本對話后的內心體驗,營造活潑的教學氛圍。
2. 加強學生與學生的溝通
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對課文直接進行剖析和講解,學生缺乏自主獲得知識和閱讀體驗的過程,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編組,引導其以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索語文學科知識。對于學生之間一起合作探索的問題,教師應進行科學設計。首先,問題要有一定的探究意義,通過探索能讓學生對文章主旨有一個深入的感悟。其次,問題的難易度要契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能設計得難度過大或者過于簡單。通過學生間一起對問題進行探討,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而且能增強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3. 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
在初中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中,除了需要加強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需要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有多種形式。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生一起探索問題的過程中,主動加入到學生的陣營里,就學生正在探討的問題,發(fā)表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其次,教師可以在巡視學生的過程中,與遇到問題的學生進行互動,及時給予需要幫助的學生以建議,以使學生達到醍醐灌頂?shù)男Ч?。再次,在學生合作探索完畢后,進行探究成果展示、分享時,教師進行組織、引導,并對各組探究結果予以點評,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并提出建議。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有助于發(fā)揮教師對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活動的主導作用,加強了教師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活動的指導,掃除了學生在閱讀學習活動中的知識盲點,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科閱讀能力。
小結
總之,在初中語文科學的閱讀教學中,通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優(yōu)化課程導入的方法,以及采用互動教學模式,能有效激起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使其自覺加入到閱讀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夢蕾.初中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楊昌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索[D].天津師范大學,2014.
[3]馬艷麗.初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