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芳
從物質到精神,人生的每個維度都可以刪繁就簡,隨著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東西,你會越來越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在乎的。
放棄無用的社交
在網(wǎng)易云音樂里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條評論:“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一些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p>
出道這么多年,梁朝偉很少傳出負面新聞,他不喜歡交際應酬,總是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疏離感。一拍完戲,大家出去喝酒唱歌,梁朝偉卻總是一句:“你們玩,我回家。”內(nèi)向又不愛交際的他,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聲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獨。
楊絳曾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而梁朝偉正是將這種簡單活到極致。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克說過:“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p>
放棄無用的社交,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專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
扔掉過分的欲望
室友逛街時,看到路邊有衣服清倉大甩賣活動,花了不到五十元淘了兩件短袖T恤。她興奮地跟我說:“你看,這件是趙麗穎同款,才花了不到三十塊。根本看不出這么便宜吧?”
怎么會看不出來?從材質到做工,無一不在暴露著偷工減料和廉價的事實,就算是同款,與真貨的差距實在太大。
果不其然,穿了沒兩次,室友就嚷嚷著衣服開線、掉色嚴重,之后再也沒看她穿過。但她卻舍不得扔,任它們靜靜地躺在凌亂的衣柜里,不見天日。
室友就像一個無可救藥的囤積癥患者。書架上一排新書從未拆封,橫七豎八地堆積在那,蒙上厚厚的一層灰;衣柜里滿滿當當都是質量低劣、剪裁粗制濫造的淘寶同款,每一件都穿不到兩次;床上擺放了各種各樣的玩偶,而自己只睡床的一個小角落。
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fā)現(xiàn):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居家環(huán)境往往干凈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臟中。物欲太過強烈的人,反而容易不快樂。
過濾多余的信息
最近,我覺得自己患上了手機焦慮癥。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找手機。先打開微信,將朋友圈刷到?jīng)]有新動態(tài)為止;再打開微博,看熱搜榜單上的明星們又鬧出了哪些緋聞,網(wǎng)友們今天又分享什么好玩的笑話和圖片;然后打開知乎,看今天又有哪些人分享了他們新編好的故事。
作家采銅說,我們已經(jīng)須臾離不開手機,會在任何時間不由自主地滾動屏幕,會為每天冒出來的各種娛樂信息而亢奮;我們已沉不下心好好讀完一本書;我們和其他人眾口一詞重復網(wǎng)絡新詞匯,對廣告長度和軟度的忍耐力越來越強,我們不知道除了被別人投喂信息外還能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我們的思維,已被過量的信息堵塞住了,太多的信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腦子里,沒辦法系統(tǒng)運用,到頭來只會讓自己對所有的事物淺嘗輒止。
當你很想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時,不如從定期扔掉這三樣東西開始。丟掉不舍和執(zhí)著,相信你的人生也會因此峰回路轉。
靜心薦自《長壽養(yǎng)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