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箔
2017年1月,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舉行頒獎典禮,薛其坤獲得“物質科學大獎”。薛其坤提出界面高溫超導理論和量子反?;魻栃?。未來,這兩項科研成果,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
從一個農村放牛娃,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到發(fā)現諾獎級的試驗成果,薛其坤的一切成就,都源于他不斷遭遇的挫敗。
兩次落榜
薛其坤小時候家里窮,父母平時忙著下地種田,根本沒有時間管他讀不讀書。放學回來,薛其坤先要幫家里放牛、割草、喂豬……忙完這些才有時間打開課本。正因為如此,薛其坤特別珍惜能讀書的點滴時間,憑借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山東大學。
大學畢業(yè)后,薛其坤被分配到曲阜師范大學當助教。他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報考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研究生,結果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落敗的他憋了一口氣,回到學校一邊教書一邊苦讀。兩年后,他報考中科院物理所,這次更慘,物理只考了39分。
連續(xù)兩次落榜,對薛其坤的打擊非常大,周圍人勸他別固執(zhí),已經有了穩(wěn)定的教職工作,養(yǎng)家糊口也不錯。作為一個山區(qū)長大的人,爬山對他幾乎是本能,而爬山所需的堅韌與豁達則已刻入他的基因,他把求學當作爬山,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考了第三次,并一舉考入中科院物理所。
考入中科院物理所當研究生后,他的科研道路并不順利。薛其坤在北京讀研,妻子和孩子在山東生活,他想給家人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可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碩士畢業(yè)時,薛其坤看到身邊許多人下海,自己卻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薛其坤是過過苦日子的人,他不怕吃苦和等待,只怕半途而廢,于是他選擇了在學術科研的路上再熬一熬,繼續(xù)讀博。熬到一定份上,會恍然發(fā)覺:這人生,除了湊合,還有驚艷;除了劃算,還有甘愿;除了權衡利弊,還有赴湯蹈火。而且,熬著熬著,癡纏里面有了熱愛,熱愛里面有了喜悅,喜悅里面有了過癮的感覺。
別人讀在職博士用5年時間,他卻花了整整7年時間。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櫻井利夫來中國訪問,要從中科院挑選中日聯合培養(yǎng)的博士生,薛其坤獲得了這個機會。這是薛其坤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然而這個轉折點卻充滿汗水和磨難。
以苦為樂
櫻井利夫的試驗室被稱為“7-11”試驗室,學生每天早上7點之前必須到試驗室簽到,晚上11點以后才能離開,中午僅有吃飯時間。很多一同前往的中國學生都因為受不了這種魔鬼式的作息而紛紛回國。薛其坤卻起早貪黑做試驗,實在感到疲倦了,就躲進廁所里小瞇一會兒。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后,他取得一個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櫻井利夫鼓勵他去美國,做一個20分鐘的學術報告,結果這20分鐘的學術報告,又給他逼出一項技能。薛其坤的英語口語非常差,甚至沒辦法完整說一段話。他就把演講一字一句抄下來,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訓練,從頭到尾,模擬了近百遍。他不但糾正了發(fā)音,還把演講進度控制在秒上,連每一個單詞做什么手勢都練習到位。果然,報告結束時,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所有學者都前來祝賀他。當時那份成功的喜悅,就像夏天喝冰鎮(zhèn)啤酒一樣舒爽。
憑借扎實功底和超常付出,薛其坤最終順利拿到博士學位,開始在國際物理界嶄露頭角,并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回國工作。
回國十多年間,無論在中科院還是在清華,薛其坤都保持著“7-11”作息,沒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時間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15個小時左右。
常年“7-11”,世人以為苦,薛其坤卻以此為樂?!爱敯l(fā)現一個物理現象跟平常不一樣時,我會試圖去解釋它,就像讀一本偵探小說,確定嫌疑人,推理出他到底怎么做的,根本停不下來,非得看完才能去睡覺?!?/p>
科學研究,是探險,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投資,是在迷霧中尋找方向,是在千百種錯誤中吸取教訓,卻不知何時才能有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發(fā)現。2012年,薛其坤基于試驗發(fā)現提出界面高溫超導,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他期待著更大的發(fā)現。
從2008年起,張守晟等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用磁性拓撲絕緣體實現量子反?;魻栃姆桨?。這是理論物理學家畫出的山頂櫻桃?!拔覀兛梢猿@個方向努力,能達到目標更好,但在前往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本身就有很多收獲。我們可能看到新的風景,也可能在半山發(fā)現桃樹,摘到桃子?!毖ζ淅さ拇鸢敢蝗绠斈昱郎降纳倌?。
薛其坤的試驗小組花費了4年時間,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做出了融合4種元素的高純度單晶材料,最終取得了完美的試驗結果。團隊發(fā)現了量子反?;魻栃@個試驗成果一旦應用,將改變電子的運動軌跡,降低熱消耗率,加快運行速度,大大提高電能的利用。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晶體管、電子學器件發(fā)展,必將加速信息技術革命進程,掀起一陣陣科學風暴,改變一個又一個行業(yè),乃至人類的生活方式:在未來的某一天,超級計算機將可能只有iPad大小,智能手機內存也許會超過目前最先進產品的上千倍,除了超長的待機時間,還擁有無法想象的快速。這項科研成果被楊振寧稱為“諾貝爾獎級的科學發(fā)現”。
他們不但摘到了山頂的櫻桃,也摘到了半山的桃子。在試驗過程中,薛其坤發(fā)現了摻磁拓撲絕緣體的一些特殊規(guī)律,還觀察到一些新的有趣現象,如零量子電阻平臺,這是理論物理沒有預見的地方。
桃李成蹊
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也是薛其坤的責任之一。執(zhí)教18年來,薛其坤帶出了17個博士后、72個博士和3個碩士。很多學生走上了教育的道路,成為清華、北大等高校的教授,傳遞著科研的火種。
對學生,薛其坤希望把他們培養(yǎng)成追求極致且快樂的人。一名學生要寫一篇非常重要的論文,結果,薛其坤一看就忍不住感嘆:“這個學生英文寫作水平居然跟我當年的口語一樣!”他把那七八頁的論文發(fā)回給學生,“你先認真修訂10遍,每改一次,存一個新版本,每個版本都發(fā)給我?!钡诙?,他收到學生郵件,發(fā)現只有兩個文件,隔存才1分鐘。這下薛其坤生氣了。他馬上把學生叫到辦公室,從語法錯誤,到句間邏輯,一個詞一個詞帶著改。從每篇論文的標點符號,到操作儀器時的手法習慣,他對所有學生都嚴格要求。
薛其坤是學術圈里公認的高情商科學家。他總是善于找到頂級的合作伙伴,也知人善任,讓每一個人人盡其用。比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科研團隊中,馬旭村、陳曦、王亞愚、何珂等年輕科學家都非常優(yōu)秀,而且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了創(chuàng)造力。作為教授,薛其坤在培養(yǎng)學生時,除了嚴格要求他們的基本功,也十分重視情商的培養(yǎng)。他收弟子至少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必須真的熱愛科研;第二,學會跟人相處、合作。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是錢學森曾提出的沉重問題?,F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薛其坤,對這個問題持有樂觀的態(tài)度,并寄厚望于現在的年輕學子,“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智力水平高,又從小受到了完整的科學訓練,我國這些年對科研的投入也遠非從前可比,一流的試驗室和科研團隊會越來越多。我愿意期待將來某一天,也能成為年輕人的偶像。這個世界上的偶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是唱歌、演戲,每個職業(yè)都能成為偶像,年輕人對偶像的崇拜,也可以變得多元化,科學家也能有光彩?!?/p>
小茹薦自《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