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
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個性化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80例,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n=40)采用個性化護理措施;對照組(n=40)采用一般護理措施。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zhì)量。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社會適應度、情緒控制機度、癥狀控制度、體力適應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關鍵詞:精神病;患者;個性化護理;效果
國際上對于老年人認定的標準為:65周歲及以上;中國對于老年人認定的標準為:60周歲及以上的公民。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口數(shù)目龐大,這也直接導致了老年疾病的發(fā)生率不斷增加,老年精神病就是其中之一。導致老年人患精神疾病的原因較多,且比較復雜。與患者的性格、家族遺傳史、老年人腦組織退化、腦器質(zhì)性病變以及老年人的情感狀態(tài)、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均有一定聯(lián)系,老年精神病多由于以上多種因素結合導致。精神病會導致老年人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認知障礙、情感障礙、行為障礙,可能會對自己以及家人造成傷害,也有可能對社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1]。及時給予老年精神病患者正確有效的治療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社會適應度、情緒控制機度、癥狀控制度以及體力適應度[2],本次研究方向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個性化護理的效果,具體研究內(nèi)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中,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齡在62-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5.45±5.23)歲。其中精神分裂患者12人,老年癡呆癥患者20人,抑郁癥患者6人,躁郁癥患者2人;對照組中,男患20例,女患20例,年齡在61-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12±4.89)歲。其中精神分裂患者13人,老年癡呆癥患者19人,抑郁癥患者5人,躁郁癥患者3人。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的年齡差異、性別差異以及疾病類別差異不明顯,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一般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行個性化護理,其中主要包括:①對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給予個性化的生活護理,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來制定相關護理方案,對于行動不便不具備自理能力的患者,要加強陪護,協(xié)助患者大小便、運動、進食等日?;顒?②給予老年精神病患者個性化的心理護理,由于精神疾病常伴有各種認知障礙,會對使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焦慮、內(nèi)疚等都是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常見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相應心理護理,并詳細告知患者發(fā)病時的癥狀以及預防措施,使患者加強對疾病的了解,減少疾病發(fā)病率。③給予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個性化的飲食護理,囑患者進食高纖維、低油脂、易消化的食物,對于不能自主進食的患者,應該協(xié)助患者進食。對于同時伴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的老年患者,應該囑患者行低鈉飲食、低糖飲食[3]。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治療效果利用自制量表的形式進行調(diào)查研究,評分標準為20分每項,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差。其項目包含,患者的社會能力、患者的情緒控制能力、患者病情的控制能力以及患者的體力適應能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兩組實驗結果錄入SPSS18.0軟件.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檢驗行t,表示用(±s),計數(shù)資料表示用百分比(%),檢驗行x2,P<0.05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經(jīng)研究統(tǒng)計,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詳細情況見下表1:
3 討論
在現(xiàn)階段,老年精神病已經(jīng)成為一種老年多發(fā)疾病之一。該病癥一般表現(xiàn)為患者思維破裂,即患者在思考問題時沒有明確的中心,往往第一個念頭和患者的第二個念頭之間沒有相關性,因此人們眼中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胡言亂語,說話顛三倒四,缺乏一定的條理性。敏感多疑也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常見的一種早期表現(xiàn)。幻覺妄想是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xiàn)多為在空無一人的地方,“聽到”有人議論自己,這就是精神病患者常見的癥狀即幻聽。危險的是,患者經(jīng)常會聽從這種虛無的指令做出對自己、家人以及社會造成一些危險。患者性格的改變常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第一表現(xiàn),當老年人出現(xiàn)與往常不同的表現(xiàn)時,此時需要加強對老年人的關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老年精神疾病的患者護理治療中,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實驗組患者的社會適應程度、患者對病情癥狀的控制、患者對情緒的控制以及個人體力的實用度均比采用一般護理的患者評分要低。
綜上所述,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護理中采用個性化護理措施,對患者而言治療效果更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霞, 鄭嬋燕, 蘇敏芝. 老年精神病患者護理中應用個性化護理的效果[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7, 7(6):120-122.
[2]袁平, 李麗, 陳啟明. 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0):1958-1960.
[3]佚名. 個性化護理在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皮膚病與性病, 2018, 40(6):89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