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師必須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素養(yǎng),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挖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的教學資源,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情境、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方式,及時關注國內外焦點、熱點話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靈動、開放、高效的課堂氛圍,不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品質。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政治課堂
數字化生存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并由此帶來一種全新的生存方式。2014年5月,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和《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試行)》,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教師更應該具備較強的信息素養(yǎng)與嫻熟的信息技能,以及在信息化與全球化環(huán)境下實現可持續(xù)專業(yè)發(fā)展的能力,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素養(yǎng),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使信息技術與政治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升課堂魅力。
一、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網絡資源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利用的各種信息化資源的總和。網絡資源以網絡為傳播媒介,以電子數據形式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存在,涉及到各個行業(yè)和領域。我們可以利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或瀏覽教育部門信息網站、綜合性基礎教育教學網站、思想政治學科網站等典型網站這些最基本的方式從網上獲取資源。
利用網絡資源要注重真實性:資源來源要可靠,最好來自于這一領域權威的組織和個人;準確性:資源內容準確,沒有科學性的錯誤,表述準確,不存在語法和拼寫方面的問題;學科性:資源具備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tǒng)一,既是知識的載體,又有教育的價值;新穎性:資源內容新、方法新、角度新、時間新;針對性:資源內容要適合學生,既有利于學生智力水平的發(fā)展,也符合社會的價值觀。
利用網絡資源的同時必須避免教學設計機械“照搬”,課件制作過分“模仿”,教學研究簡單“借鑒”!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自己的個性化思考,借鑒別人的課件要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
二、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導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導入的方式很多,比較常見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音樂歌曲、故事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
第二,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信息技術手段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用音樂、電影、電視等藝術手段,把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再現在學生面前,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同身受,觸境生情。
第三,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信息技術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容量大、生動形象、省時省力的特點。借助信息技術,瞬間就能夠呈現文本、圖片、視頻等豐富的內容,既可以節(jié)省教學時間,更多地傳遞教學信息,也可以拓展學生接受教學信息的通道。在網絡環(huán)境下,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查閱網上資料,獲取網絡上的信息,拓展視野,啟迪思維。
第四,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凸顯重點難點熱點。課堂教學特別突出重點、巧妙化解難點、適當關注熱點,既是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需要,也體現教師的課堂教學特色和藝術。借助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師可以將一些用一張嘴、一支筆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化大為小,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較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凸顯教學熱點。
第五,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講授效果。課堂講授中輔之以信息技術支持,可以彌補課堂講授的弱點和不足,提升講授的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方式
首先,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實現教學的開放互動。信息技術與政治課教學的整合,可以促進思想政治課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具體來說,包括促進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和教學方式的開放。同時教學被認為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這種交往互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拓展交往互動的載體和方式,拉近交往互動的距離。
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合作探究。借助多媒體的形象直觀、動態(tài)呈現,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吸引學生進行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還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專題學習,從而促進自主學習;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的交互性,為學習者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為進行探究學習提供重要的基礎和條件,它能為探究問題發(fā)現提供土壤,為探究活動的進行提供資源和工具,為探究成果交流提供平臺,從而促進探究學習。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的歷史方位,面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知識經濟浪潮的席卷,為適應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要求,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不能簡單粗暴地一味采用灌輸的辦法,而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方式,提高高中政治課的品質。努力把青年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跟上社會進步的節(jié)奏,能夠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簡介:董明,女,198110,漢,江蘇宜興,研究生在讀,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