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念祥
【摘要】2016年秋季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這套教材注重規(guī)則意識教育,教材的主題和教學內(nèi)容方面跟原來的《品德與生活》有了較大的調(diào)整,增加了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法治的內(nèi)容,刪減了一些成人化語言,內(nèi)容上更貼近生活,語言上更貼近孩子們。而低年級段的教材主要通過繪本故事的表述方式,孕育著學生生活體驗、豐盈著學生的道德情感、浸潤著學生的言行舉止。本文將從教師如何巧用繪本素材,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有效性教學研究。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繪本素材;教學有效性
小學低年級段《道德與法治》教材選用了深受兒童喜歡的繪本式圖文結合敘事文體。因其圖文兼?zhèn)洌錆M情趣,更能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繪本作為重要的敘事要素,形象直觀地展示故事發(fā)生的物質(zhì)空間,烘托故事氛圍,呈現(xiàn)了故事情節(jié)。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限,采用繪本式教學,學生易于接受,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巧用繪本素材,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體驗繪本的閱讀快樂,激起情感共鳴
繪本教學作為一種較直觀的體驗性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跟學生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體驗繪本帶來的情感快樂?!兜赖屡c法治》低年級段的教材中補充了很多貼近生活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人或物往往就是孩子的一個縮影。學生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容易與故事產(chǎn)生共鳴,從而明智和明理。如,學生受到了《青蛙看?!饭适碌膯l(fā),明白了只要堅持不懈才有收獲的道理,知道字寫不好,只要堅持練字,一個學期就能寫一手好字;踢毽子踢不好,只要天天堅持練就能踢得好。又如,《小馬過河》的繪本故事啟發(fā)了學生敢于挑戰(zhàn)自我,如,敢于在別人面前唱歌、敢于跳大繩、敢下水游泳……
二、學看圖,啟發(fā)學生善于閱讀繪本
繪本是用圖畫與簡要的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在繪本里,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故事要呈現(xiàn)的主體。老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善于導讀,引導學生關注每一幅圖畫,讓學生通過畫面“讀”出其中大意。如,《安全地玩》一課,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故事,在繪本故事里體會教育的主題,明白為什么捉迷藏時不能躲在衣柜里,躲在衣柜里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教師還可以啟發(fā)引導學生續(xù)編繪本故事,如續(xù)編《在池塘邊放風箏》的故事,續(xù)篇《在旋轉木馬上打鬧》的故事,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將道德意志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從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三、巧妙設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繪本的興趣
教師在繪本式教學時,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巧妙設疑,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繪本的興趣。如,二年級下冊第1課《挑戰(zhàn)第一次》,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先讓學生觀看繪本圖小馬過河,然后向學生提出疑問:媽媽叫小馬把半袋麥子送到磨坊去時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樣克服的?這時,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紛紛帶著問題閱讀繪本,去看、去想,搶著分享閱讀的體驗。當學生的各種疑問都解決了,孩子們懂得了只要勇敢挑戰(zhàn)就能成功的道理后,再結合繪本中的各種案例談體會,教育效果就容易水到渠成了。
四、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學生感受繪本學習的意義
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主動探究,感受繪本學習的意義。如,教學《小水滴的訴說》時,教師先可配上滴水的聲音,插上溪流潺潺,樹木蔥郁,萬物充滿生機的圖片。接著又插上大地干涸,地面裂開莊稼枯死的畫面。情景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對水資源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珍惜每一滴水的深遠意義。以《爺爺家的洗臉水》中的小故事為例,引導學生說說在生活上如何節(jié)約用水。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洗米的水用來澆花、水龍頭的滴水要及時修理好、洗澡時,不要總是開著水龍頭、用過的水還可以沖廁所等。
五、以繪本游戲、繪本表演,拓展繪本的內(nèi)涵
游戲法就是在繪本式教學中根據(jù)課文中圖畫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對所學知識有內(nèi)在興趣,而最能激發(fā)內(nèi)在興趣的莫過于游戲。”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法實施教學即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輕松愉快的感覺,又能吸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興趣。教師所講授的道理融入游戲中,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如,講授《我們有新玩法》時,根據(jù)繪本提示,組織學生玩跳繩呼啦圈,小魚入網(wǎng),跳竹竿舞等小游戲,還可以讓學生一起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游戲,在玩的過程中,筆者還引導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合作、學會關心幫助、增強安全意識,達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的。
繪本表演教學是以輕松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通過理解故事情節(jié),對原本的角色或情節(jié)進行加工改變,借助表演的方式,參考繪本圖畫,對故事進行再現(xiàn)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要引領學生趣味盎然地走進繪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樂,讓繪本潤澤童心,催生學生情感的體驗。如,二年級下第16課《小刺猬和獾》,筆者讓學生分別扮演小刺猬和獾,獾做凳子,感到自己老是做不好,當獾要泄氣的時候,小刺猬的稱贊給了他信心,他終于學會了做凳子。學生表演很精彩,能夠收到良好教學效果,學生通過小刺猬和獾故事,懂得了互相鼓勵,互相關心。
在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通過多種的繪本教學模式,讓學生寓教于樂,更加容易理解《道德與法治》的知識,也更加形象地讓學生明白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員,應該如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保障社會良好的思想和治安。
總的來說,選用適合小學低年級的繪本教學方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大大地提高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強研究,深入探析,不斷總結,尋求更科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王燁,陽葉青.從道德與法律關系看社會治理[J].人民論壇,2014(35).
[2]王秋波.案例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山海經(jīng)(故事),2016(12).
[3]張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維建構與法治秩序生成[J].學術交流,2014(11).
[4]王智慧.“法治中國”視閾下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問題探析[J].文教資料,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