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
【摘要】學藝先學做人,“德”字是也。在合唱隊的訓練中,大多數(shù)老師會在音樂作品上花大量的時間備課、教學,在聲樂教學上給孩子們專業(yè)的指導??v觀合唱訓練的點點滴滴,處處能凸顯德育的滲透手段,參加過幾個月合唱訓練的學生,道德品質(zhì)、人生觀、處事態(tài)度和人際交往能力都在看似“無形”卻“有形”的引導中得到了培養(yǎng),愛國情懷、集體主義、道德素養(yǎng)、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能力在一次次看似音樂專業(yè)培養(yǎng)的同時得到熏陶。
【關(guān)鍵詞】合唱;愛國;集體;道德;統(tǒng)一;感恩
在我和孩子們見面的第一天,我就和孩子們說這樣兩句話“這里沒有我,只有我們”“用耳朵唱歌”。一開始,孩子們只是聽了,記了,但是通過幾個月的訓練之后,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了這兩句話的含義,感受到了群體行為的人聲之美,學會相互烘托,相互激勵??梢哉f合唱教學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從感性到理性的凈化和升華。當學生學會傾聽,找到自己在合唱隊里的角色,當和聲達到準確均衡時,德育的種子就已經(jīng)深深地埋在了孩子們的心中。下面就談?wù)労铣虒W與德育的相關(guān)之處以及我的幾個自創(chuàng)的合唱隊組織和訓練方法對學生德育教育起到的作用。
一、合唱作品與愛國情懷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繞不開的話題。盡管有升旗禮,有烈士陵園掃墓,有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但對00后的孩子們來說,愛國,是件距自己很遙遠的事。我特意選了一首合唱歌曲《唱臉譜》,這是一首著名的京戲歌,京劇曲調(diào)跟流行音樂巧妙融合,以流行音樂的形式展現(xiàn)古典藝術(shù)。一開始孩子們不但覺得歌曲的音符難唱,對歌詞的了解也是一片空白。不知道為什么要在臉上畫上顏料。我就給他們展示京劇臉譜,講述每一個臉譜背后的故事。藍色的臉譜代表剛猛、忠直。紅臉的關(guān)公做事情恪盡職守。黃臉表示武將驍勇善戰(zhàn),白臉表現(xiàn)陰險、狡猾。又帶著他們做京劇身段練習,孩子們深受啟發(fā),學起歌曲來也就有了京劇韻味。再配上顏色各異的京劇臉譜,成功地在一次匯演上表演,讓嘉賓們、家長們大開眼界獲得一致好評。成功表演之后,孩子們都為我國的國粹而驕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一首合唱曲給了學生熱愛祖國的良好開端,并讓學生明白弘揚中國的戲曲京劇藝術(shù)人人有責,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合唱隊管理與團隊精神
集體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內(nèi)容之一,在合唱訓練中尤為凸顯。合唱隊員來自不同的班級或年級,孩子們剛開始不熟悉,低年級的不敢找高年級的一起唱,高年級的也不理會低年級的同學。我從建隊開始,就將金字塔式的合唱隊管理機制推行下去,高中低共三個聲部,有六個聲部長。每個聲部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小組長,小組搭配好高低年級和新舊隊員。這樣,不但可以促進練習的效率,還可以增進孩子們的感情,漸漸地團隊的概念就顯現(xiàn)出來了。首先,在小組里,孩子們會開始關(guān)心自己小組里的小隊員,會幫助他唱準唱好歌曲,如果發(fā)現(xiàn)小隊員找不到氣息支撐的感覺,會集體上前一個推腰一個扶肩,場面搞笑又溫馨。然后,當四個小組合成一個聲部練習時,小團體變成了中型團體,隊員因為是一個聲部,而自然形成對集體的信任感和責任感。接下來,就是最能培養(yǎng)集體主義教育的全體三聲部合唱環(huán)節(jié),要求隊員們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明確自已聲部進入與退出的時間點和力度的把握,聲部間既是合作又是比賽,合作的是和聲、音色,比賽的是專注、紀律。在這樣的團隊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處處體現(xiàn)著集體主義精神,孩子們各負其責,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和聲練習與道德素養(yǎng)
合唱藝術(shù)追求高度和諧統(tǒng)一,而和聲的練習是最好的德育培養(yǎng)的抓手。合唱隊里孩子,雖然音準好節(jié)奏穩(wěn),但合唱是多聲部藝術(shù),既要唱準自己的聲部的音,又要敢于聽另一個聲部的聲音,小心地合在一起才能聽到美妙的和聲,這需要高度的自控能力。我沒有給孩子們講述各種音程的關(guān)系,那樣太抽象,我的方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我會要求孩子們當聽到老師彈do時唱mi,彈re唱fa,彈mi唱sol,以此類推。孩子們以為是做游戲,但堅持幾次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耳朵里已經(jīng)有了三度音程的概念。第二,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唱do或mi,當他們同時發(fā)出聲音中,發(fā)現(xiàn)有的人唱得強了,有的人唱得弱了,然后他們就會自動調(diào)整,就像有風度的紳士一樣,學會禮讓,找到自己的那個音和別人唱的音之間的關(guān)系,很好的培養(yǎng)了自控能力。第三步,才是按高中低聲部唱出指定的音高,這樣就讓三個聲部明確了自己應該在一個大三和弦中應該承擔哪個音符,品味此和聲的效果,和聲音準就“水到渠成”了。這時孩子們就會深深體會到什么是“用耳朵唱歌”這句話的含義。和聲訓練既是審美的塑造、更是人格的塑造,道德素養(yǎng)會逐漸提升,紳士風度,逐漸形成。
四、服從指揮與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能力
合唱隊的靈魂在于指揮,只有團員們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指揮身上,對指揮發(fā)出的指令無條件服從,整首歌曲或整場表演才能順利完成。我抓住這一合唱訓練的特點,努力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但不是一味地強調(diào)要看指揮、要統(tǒng)一行動。而是采用一些小策略,還是分三步走:第一,每次訓練都會請一位同學當小指揮,面對全體團員有節(jié)奏的劃圖形:當劃到橫邊的時候,團員們發(fā)出一個聲音,當劃到斜邊或豎邊時不發(fā)聲。每次練習時團員們都高度集中精神,生怕自己錯了,讓孩子們懂得合唱隊里只有一個指揮,所以人都必須無條件服從指揮,不然就無法達到統(tǒng)一。第二,對聲部長進行指揮訓練,讓他們成為小指揮,為他們樹立威信。當聲部長發(fā)出一個音高,其它組員要認真融入,‘漏網(wǎng)之魚’要有小小懲罰,當然都是和訓練有關(guān)的,如跳音二十個或唱一首練聲曲,讓他們感受到指揮的重要性。第三就是全體隊員跟老師之間的默契配合了。首先我自己做到每次訓練提前到場,認真?zhèn)浜妹看斡柧殐?nèi)容,做到有趣、有序、有料、有愛。下課后把每次訓練情況反饋給家長,請家長們監(jiān)督。對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給學生和家長們做出好的榜樣。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老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有了默契,孩子們對指揮的關(guān)注度就增加了,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五、成長記錄與感恩教育
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看到來接孩子的爸爸媽媽們對老師們尊敬的笑臉和對孩子關(guān)切的目光,感覺這又是一個感恩教育的契機。于是,我想到了讓每個孩子建立一本合唱團成長記錄冊,并把每一次訓練和每個孩子的照片、小視頻發(fā)給家長們,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記錄下在合唱隊里的點點滴滴,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開篇。寫下第一天被選拔進入合唱隊時的感想和父母寄語。設(shè)計好一個版面來貼老師上課時的獎勵貼紙。第二,訓練過程。包括歌曲作品、練聲小游戲、學習心得、老師寄語。第三,演出比賽。包括圖片、賽前宣言、賽后的感想、對父母、老師、朋友的感恩卡等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合唱團里的點滴記憶都記錄在小小的成長記錄冊里時,孩子們明白了有多少人在付出,在一個學期結(jié)束之前,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記錄,說出想對老師、家長或同學說的話。字里行間無不飽含感激、感動和感恩。
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先生說過:“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養(yǎng)一些少數(shù)偉大杰出的所謂天才,而是希望通音樂教育把每一個小孩都提升到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和完美的人格,而事實上這也是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焙铣鰹橐环N音樂藝術(shù)門類,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讓大家在一起唱歌吧,讓德育的種子在孩子們心里生根發(fā)芽、凝聚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