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麗
課堂既不是單純老師的教,也不是僅僅學生的學。現(xiàn)代教育雖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但仍舊打破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仍然以知識教學為主要目標,有學者認為,只有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教學中共同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師生的能動作用,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念重新構(gòu)建英語課堂教學觀。
一、從學方面進行情趣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創(chuàng)設形式多變的教學形式,把情景教學融入課堂,讓學生在童趣盎然、靈活多變的英語情景中學會語言、學會交際、學會創(chuàng)造。
1.課堂生活化
語言由生活產(chǎn)生,由生活驗證。脫離生活,語言成了無源之水,無木之林。我們要把生活帶入課堂。把恬靜的鄉(xiāng)村氣息、繁忙的都市節(jié)奏帶進課堂;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滑稽可笑的小丑形象等趣味盎然的故事情景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小河叮叮咚咚的流水聲,急促不待的汽車喇叭聲響遍課堂的每一寸角落。讓學生親眼目睹,親耳聆聽,親身感受生活的真和美,體驗語言學習的真實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如,筆者在教“I ?like ……”句型時,把課室布置成溫馨舒適的餐廳,每張餐桌上鋪設潔白醒目的餐布,擺上鮮花。扮演服務員的學生戴上領帶,手拿托盤,儼然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顧客興致勃勃地拿著菜譜,靈活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服務周到的服務員、吹毛求疵的顧客,淋漓盡致地活躍于課堂上。學生學習語言的同時,慢慢地融入到生活情景中,并把日常的生活百態(tài)反映到語言運用中去。學生掌握了知識,體驗了生活并培養(yǎng)了學生領悟生活的能力。
2.課堂趣味化——游戲教學
小孩子天性好奇、好動、好玩,樂于參與游戲活動。知識融于游戲,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學生玩中強化英語技能,增強自信心和成功感,體現(xiàn)自我價值。如,學習數(shù)詞時,設計“找鄰居”的游戲。教師把一些數(shù)字卡片,如“11、12、13”等數(shù)字卡片發(fā)給一些學生,讓他們自由組合,拿著“11、12、13”等卡片的學生馬上挨在一起,高舉卡片,分別說“eleven、twelve、thirteen”,接著一起說:“We are neighbours.”學生動起來學習英語,極大地滿足了學生追求歡愉、迎接挑戰(zhàn)的心理需要。
3.課堂形象化——體態(tài)語言
手勢姿態(tài)、神態(tài)、面容等體態(tài)語言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象地表達教學內(nèi)容,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針對小學生好動的天性,我們應給予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空間。如,在教“drive、dance、sing、ride、read、draw”等動詞的時候,筆者鼓勵部分表現(xiàn)欲極強的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他們表演得生動形象,得到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有的把拳頭當作話筒,哼著小調(diào);有的干脆把雙腳豎立起來,表演“水上芭蕾”;有的手握方向盤,發(fā)出“嘟……”“嘟……”的喇叭聲。學生一看就知、一聽就懂、一練就會,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從教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奮斗心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設計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又是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教師要以母親的慈愛,兄長的關懷,朋友的知心,與學生一起體驗生活的喜、怒、哀、樂,體味師生共同奮斗的愉悅,與學生一起進步,一起成長。
1.教師的感情化——師愛,激起學生的學習信心
“教師期望效應”也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它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進行的一項教學實驗。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會成為一種外在的行為目標的誘因,喚起學生內(nèi)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睂W生學習語言時肯定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應持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應看到每個學生都有閃光的一面,都有不可估量的潛能。他們現(xiàn)在只是因為學習基礎、個人境遇、學習興趣等原因而存在不同層次的差別?!笆略谌藶椤?,只有教師對每位學生暗含期待,學生才能揚起信心的風帆勇往直前。再差的學生,內(nèi)心都有希望被老師認可的愿望。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盡量肯定學生付出的努力,保持他們的自信心和嘗試欲。對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給予極大的贊賞,肯定他們點滴的進步,以不同的標準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Good!” “Very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等贊揚語。此外,燦爛的笑容,摸摸學生的小腦袋等親昵的動作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熱愛、信任他們。學生由此肯定了自己的能力,體現(xiàn)了自我的價值,增強投入課堂活動角色的信心。
2.教師的自我追求化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刻苦學習的同時,也要不斷鞭策自己前進。三尺講臺是教師人生的舞臺,是教師生命價值得到體現(xiàn)的場所。教育事業(yè)是一項不斷進步,永無止境的育人活動。教師要本著對事業(yè)的熱愛,對生命得到滿足的渴望,全情投入到課堂藝術的探索中去,每一節(jié)課都是幽幽師魂至真至美的化身。
教師孜孜不倦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對自身的執(zhí)著追求也是激勵、教育學生的另一種途徑。課堂是師生共同構(gòu)造的課堂,通過師生共同的努力,英語課堂展現(xiàn)出一片新天地。學生在生活中不斷地發(fā)揮內(nèi)在的潛能,形成勇于迎接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的品質(zhì),師生的光芒閃耀在變動的課堂中。
參考文獻:
[1]周菊萍.讓英語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力[J].上海教育,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