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小學課本的更新,教學工作者在新教材中明確提出了一些要求,要著重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但無論在任何階段,作文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都是一個占比很大的內(nèi)容,寫作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文基礎(chǔ)能力或者想象力等方面都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了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當今的教育模式轉(zhuǎn)變,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是在進行小學語文文本閱讀教學時,教師應(yīng)該注意到,許多學生對于語文作文實際上是沒什么興趣可言的。因此教師要積極改進和豐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就是說,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感受,思考怎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趣。
1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1.1 寫作教學過于形式化
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都認為寫作是一個枯燥的事情,而且很多老師和家長還存在思維定式問題,他們都認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依靠于多讀書,多背多看,讓學生把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好詞好句等進行摘抄,進而再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老師們似乎一直在運用這種方法,而且這種方法看起來似乎又是很有用的,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使學生的思想被這些所謂的好詞好句或者是什么寫作的“黃金句型”所禁錮,被困入了這樣的困境——寫作缺乏自己的思想,只是為了追求所謂的好詞好句去機械的將這些詞句拼湊在自己的文章里面去。這樣的寫作模式太過于形式化,進而導(dǎo)致形式大于內(nèi)容,喧賓奪主,不利于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的提高。
1.2 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文章講究的是一種真情實感,所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目前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情感。小學生們的作文太過于缺乏真情實感,他們經(jīng)歷的太少,他們對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也根本沒有自己的見解,他們的心里更像是一張等待去填滿的白紙,缺乏情感的理解,于是這種“情感短板”也就出現(xiàn)了。沒有情感加持的作文是一種機械運作的產(chǎn)物,是生硬的,沒有生命力的,那些文字不是鮮活的。
1.3 教師不夠重視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更多的是把學生當作是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創(chuàng)造者的角色?;窘虒W模式上,并沒有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許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課堂。教師大都是滿堂灌,而缺少引導(dǎo)學生去深入感悟和體會文字的美妙,這樣一來,即使教師使用再多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學生恐怕也是很難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的,因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缺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互動,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鼓勵和激發(fā)學生對文本進行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在寫作中這種模式是不可取的。
2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應(yīng)對策略
2.1 運用情境教學法擴大學生寫作思路
情境教學法是近些年來被教育學界提及較多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許多不同學科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并且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教學效果。對于語文作文教學這樣需要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自己感情去體悟的內(nèi)容而言,情境教學法更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首先是由教師先通過各種方式展示文本,之后,教師要先發(fā)表一下自己讀完之后的感悟和想法。接著,教師要運用恰當?shù)恼Z言,向?qū)W生描繪一個文本所構(gòu)造的意境。例如,在進行小學五年級課文《小橋流水人家》的講解時,教師要注重對于文本所營造的情境的描述和創(chuàng)建,這篇文章中,用詞遣句都非常優(yōu)美的,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制作一張精美的ppt來展現(xiàn)一幅田園美景,流水潺潺,山清水秀,幾戶人家扎根在那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著,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可以請人或者親自朗誦課文,而其他學生只用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想象。最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把腦海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傊?,在引導(dǎo)學生學習和理解這篇課文時,一定要注重構(gòu)建一種情境和畫面,才能更好地使學生領(lǐng)悟到這篇文章的意境美,培養(yǎng)和陶冶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情操。從而使學生在寫類似的文章時,能夠聯(lián)想到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內(nèi)容自然也會更加充實。
2.2 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寫作本身就是一件非??菰锏氖虑?,對于尚且年幼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如何調(diào)動和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興趣就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如果學生對于寫作有了興趣那么老師再進行寫作教學也會容易許多。老師可以選擇集思廣益,征集學生們感興趣的題目,再讓他們進行小組討論。這樣極大地鼓舞了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探索,許多有趣的想法,學生也能在討論過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維,發(fā)現(xiàn)“原來這個地方可以這么理解”“原來這個問題這樣回答也是合理的”??傊?,這樣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進而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熱情,提高他們對寫作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2.3 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上文提到,缺乏真情實感是小學生寫作的一個短板,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們可以多帶領(lǐng)小學生們參加課外活動,讓他們真真切切的獲得一些生活體驗,增加他們對于實際問題的思考,學生們見識和體驗的多了,自然對于這些事情也就不再是一片空白,在寫作的過程中自然會更加開闊思路,情感也能更好地表達出來。
3 結(jié)束語
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如何讓小學生作文蘊含真情實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工作,教師要建立足夠的耐心進行引導(dǎo),本文從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文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出發(fā),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設(shè)性的策略和意見,希望能對語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黃金蓮.加強讀寫結(jié)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4.15-21.
[2]侯志利.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2(03).31-32.
[3]王相宜.以讀促寫,提高寫作教學效率研究[D].蘇州大學,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