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民
【摘要】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情感是人擁有的態(tài)度體驗,其表達了人對某一事物的滿意程度,其社會實踐、以及生活中都很重要。如今,情感在教育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即教師在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情感激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科學習中,進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歷史課堂 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62-01
目前,隨著課改的深入,有關人員提出情感教育這一名詞,其為教學的發(fā)展帶來了新思路。基于這一情況,歷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這一教學策略的作用,在深化學生知識認識的同時,還對其進行意志教育,進而幫助其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
一、歷史課情感教學概述
在人的發(fā)展歷程中,認識、情感是密不可分的兩項內(nèi)容。針對課堂教學中的情,其內(nèi)涵比較豐富,對象也比較多,比如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前、學生與課本之間等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而依據(jù)少年心理特點,其在求學的過程中,對于周圍的人、事、物等,都具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其情感體驗,更為豐富。
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應用
(一)處理歷史教材內(nèi)容,增加歷史情感體驗
關于歷史教材,其既是對人類認識、改造世界的總結歸納,也結合了當今的教育要求與理念。對于人類實踐中情感表達,編者會滲透到歷史教材中,致使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針對該類資源,教師不要忽略,而是充分發(fā)揮該類材料應有的作用,對其進行情感化處理,使其包含歷史情感,并與無形之中傳遞給學生。對此,歷史教師可以采取影像資料模式,比如影片、地圖、音樂等,豐富學生歷史認知。具體而言,在講述某一事件時,教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歷史資料,如文獻紀錄片,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學生,使其清楚的了解事件發(fā)展過程、以及主要歷史人物,并理解該事件所帶來的歷史意義。同時,該影片中,包含大量情感素材,容易與學生達成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真實情感,促使其更深入的了解內(nèi)容,從而起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化教學技術,激起學生情感教育
在歷史課上,相比較枯燥的課程講授,適時地加入一些影片、以及小故事,會很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此外,這一模式的利用,會營造比較輕松愉悅的學習的氛圍,縮小師生距離,促使二者關系更為和諧。比如,在講解三國內(nèi)容時,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充足的授課內(nèi)容,比如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播放該曲目,在學生欣賞之后,立即引導學生進行三國的課程學習。此時學生興致高昂,對于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同時,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一點一點的滲透三國歷史知識,比如詢問學生,大家了解哪些三國歷史人物,以及為什么形成三國鼎立局面等。確保學生學習興趣比較濃厚,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無獨有偶,當學習“九一八”事變時,可以為學生播放《松花江上》,借助悲哀、激昂的曲調(diào),給學生帶來心靈的震撼,促使其用心聆聽教師講課。而在學習《抗美援朝》時,為其播放《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營造一種對應的學習氛圍,之后在為學生講解抗美援朝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培養(yǎng)其愛國情操。此外,在學習長征內(nèi)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影片,即《萬水千山》。借助這一手段,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黨在長征路上的艱辛、以及國民黨的殘酷圍剿,并體會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提高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
(三)注重與學生情感互動,營造平等和諧師生關系
教育學家贊可夫說過,在教育的過程中,為師生營造自由的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這一模式,是任何方法都不可以替代的。其意味著在歷史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自己與學生的關系,不要過于僵硬,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與自由,促使其與自身進行輕松的交流,進而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得充足的知識。而作為雙方的主導者,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盡力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為學生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二者的和諧相處,在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同時,還為歷史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還要與學生積極互動,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為其提出些許問題,鼓勵其參與討論,并與自身進行平等交流,有利于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重視,從而更努力的學習知識。
(四)進行有效教學評價,鞏固學生情感體驗
對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所學科目比較多,進而課業(yè)任務很重?;谶@一情況,歷史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科特點,調(diào)節(jié)課業(yè)任務,盡量縮減學生的課下作業(yè),提升學生作業(yè)的質(zhì)量,達到少而精的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為學生布置任務,并對其作業(yè)進行仔細批改,盡可能在有限的作業(yè)資料中了解學生更多的信息,并有針對性的為其提供改正意見。此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為每名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方案,促使其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另外,要采用多種評價模式,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激發(fā)其自信心,促使其主動吸納歷史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詳細的傳授知識外,還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關于這一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深處情感,促使其與歷史事件產(chǎn)生共鳴,深化歷史理解,更好地接受歷史知識。
[ 參 ?考 ?文 ?獻 ]
[1]陳建才.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東西南北:教育, 2017(16):108-108.
[2]胡興蓮.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學的結合[J].東西南北:教育, 2017(1):166.
[3]王亮.淺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132-132.
[4]陳秋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見[J].新課程導學, 2017(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