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國
【摘要】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更新理念,積極探索、勇于實驗,數(shù)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課堂教學呈現(xiàn)勃勃生機,教學方式靈活多樣,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共同學習的民主關系逐步形成,學生更喜歡數(shù)學了。教師作為新課程的開發(fā)者,需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們迫切要求更新理念,自覺提高整體素質,重研討、重實踐、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圍蔚然成風。一線教師作為課程的建設者、教學的研究者在課堂教學探究活動中面對學生的變化、課程變化、教學形式的變化,考試變化等有著太多的疑問、太多的困惑,甚至有走入歧途的可能。
【關鍵詞】 ?課堂教學 ? 誤區(qū) ? ?改革 ?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059-01
一、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困惑與誤區(qū)
1.課堂變“集市”,教學過于追求“情境化”
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啟動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不僅可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能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使枯燥的數(shù)學理論與生動形象的數(shù)學問題及認知結構中的經驗發(fā)生聯(lián)系。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追求情境化,“去旅游景點買門票”、“上街買東西”,單純用“生活化”、“活動情趣化”沖淡了“數(shù)學味”,忽略了數(shù)學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等,但教師不能簡單化機械理解新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熬秤尚脑臁薄挥跁r代氣息的情境的設置只有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學會從數(shù)學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真正由情感體驗激發(fā)有效的數(shù)學認知活動。
2.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提問式教學與啟發(fā)式教學混為一談,導致課堂教學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問題設計欠合理化、科學化,提問隨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視對重點、難點的講解。啟發(fā)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誘導、點撥下,讓學生通過親自嘗試探索,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將新的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的再發(fā)現(xiàn)過程。顯然提問式教學是貫徹啟發(fā)性原則的有效手段,但兩者不是等同的.提問不一定都有啟發(fā)作用,啟發(fā)性原則是否得到貫徹,不是看形式上的提問,而是看學生的心智活動是否達到頓悟。
3.分組合作學習、討論“熱鬧”充當新課改“標簽”
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樂于與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教學中評價一個學生的重要指標,但評價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關注學生是否真的有效參與、獨立思考,真正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法。部分教師刻意追求上課氣氛熱鬧,笑聲越多越好,小組討論流于形式,討論問題數(shù)學思維層次低,指向不明,為討論而討論,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教學出現(xiàn)盲目性、隨意性,教學過程匆忙零亂,缺乏整體性。沒有悟透課堂教學貫穿新課程理念必須重視“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視教學目標多元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要求。
4.電腦代替“人腦”,鼠標代替粉筆
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能處理好靜與動、局部與整體、快與慢的關系,適時選取有探索意義的課件和內容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興趣,擴大知識的信息量,啟迪思維,提高效率。但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老師們聽的示范課、公開課逢課必有多媒體課件,好像沒有計算機的應用就不是新課程改革。于是,有的教師整天忙于制作的課件只是課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數(shù)學課應用多媒體手段,視聽圖畫晃動頻繁,學生眼花繚亂,僅僅讓五彩繽紛的圖畫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這樣的課件只是一種點綴,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和理性思考。
二、認真學習,加強研究,走出誤區(qū)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是走出誤區(qū)的保障
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數(shù)學教學法、數(shù)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基礎理論。在專業(yè)知識、理論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進取思想為指導;在教學藝術上,要立足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在教學改革上,要認真研究,結合實際走“用中求實,仿中創(chuàng)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發(fā)展的路子。把學習、教學、科研融為一體,不斷提高理論修養(yǎng),克服教學改革中的盲目性。
2.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和意識,是走出誤區(qū)的根本
教學觀念的更新是教學改革的先導,只有徹底摒棄陳腐僵化的教學思想,從全新的角度來認識、探索教學問題,才能使課堂教學改革具有生命力。
首先,要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如(1)重視過程觀念: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把怎樣思考、為什么這樣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尋找解題途徑等,準確、鮮明、深刻地展示給學生;(2)反饋矯正觀念:沒有反饋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是脫離實際的教學.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掌握學習策略的實質,是群體教學并輔之以每個學生所需要的頻率的反饋與個別化的矯正性的幫助。
其次,要增強新的教學意識。如(1)課程意識:要實施好新課程,教師必須認真解讀《數(shù)學課程標準》并用以指導我們的教學,《標準》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內容的范圍要求;二是知識點的層次要求。目前教學中超內容范圍的較少,而超知識層次要求的較多。(2)目標體系意識:義務教育每節(jié)課都有認知目標,目標制定要具體化,目標實現(xiàn)程度要清楚,便于測量、評價。(3)學生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自覺運用和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真正體現(xiàn)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里的參與主要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參與,特別是差生參與教學。
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教學改革的誤區(qū),真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真正構建高效課堂。
[ 參 ?考 ?文 ?獻 ]
[1]《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現(xiàn)代教育思想》邢永富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