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琴
詩歌,因其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形式的多種多樣、語言的含蓄優(yōu)美等優(yōu)點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詩歌教學不僅是重點更是難點,小學生對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缺乏深刻的體驗和感知,使得詩歌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加強小學階段的詩歌教學應當借助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點、人文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高詩歌的學習效率。
一、朗讀感受詩歌語言美,激發(fā)學習興趣
詩歌的語言美是詩歌的獨特文學和藝術魅力之一。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范讀讓學生感受詩歌中的語音、文字之美,從而將詩意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出來,在思想和情感上和詩人產(chǎn)生共鳴。
詩歌的朗讀首先要由教師進行范讀,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朗讀時突出“絕”“滅”“孤”等字的讀音,通過朗讀營造曠遠幽寂的氣氛,讓學生感受詩歌中的清冷蕭索,將學生帶入到茫茫雪原的空曠凄清意境中,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歌。
繼而,教師讓學生進行大聲朗讀,朗讀不僅可以熟悉詩歌內(nèi)容,更可以對詩歌的意境建立一個大致印象,那么在教學這能夠學生很容易就能通過講解理解詩歌大意。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口到、耳到、心到??诘绞抢首x時要做到聲情并茂,帶入感情朗讀,耳到是要集中精力,聽到自己的聲音,心到則是要用心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詩詞:“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痹诶首x的時候要突出“忽聞”兩字聲調上揚,營造出一種好奇的感覺,“深千尺”則要將語速放慢,語調拉長,最后一句在朗讀時要飽含深情,通過抑揚頓挫的聲調變化凸顯出詩人在情感上的起伏變化,以及對友人的不舍,對友情的贊美。
二、馳騁想象感受詩歌意境之美,提升詩歌品鑒能力
小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不足、思維能力較弱,很難完全憑借自身的思考能力去體會詩歌中的深厚感情。因此,為了提升詩歌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感受詩歌意境,尤其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能力,刺激學生聽到、看到和欣賞到詩歌中的場景轉化、景色描寫,進而通過視聽功能帶動內(nèi)心的精神共鳴。
同樣以《江雪》為例,學生完全憑借想象可能無法感悟到詩歌中的情境之美,那么教師可以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看到何謂“江雪”,從而體驗到古詩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審美境界。
在《江雪》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將詩中提到的“人”和“物”提煉出來,如,山、鳥、徑、舟、翁、雪。繼而讓學生想象這些人和物的顏色。學生們紛紛展開了討論:
“雪是白色的,山是黑色的?!?/p>
“山上落了雪,山頂是白色的,山腰是黑色的?!?/p>
“鳥是白色的?!?/p>
“鳥不是白色的,白色的鳥下雪天很難看到。”
……
等學生討論結束之后,筆者讓學生將自己腦海中想象《江雪》的畫面畫成簡筆畫。等學生畫完后筆者用投影的方式將這些畫分別展示出來。學生們看到自己的畫和其他同學的畫,會對自己聯(lián)想的畫面做出修正和補充。學生們的畫雖然各不相同,但是總體上描繪出了《江雪》的冰冷、寂靜和蕭瑟之感,這些畫面就是這首詩給學生的心理印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更能讓學生通過畫面想象自主地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中,站在統(tǒng)領全局的角度思考詩歌的畫面構成,再通過對畫面的欣賞、思考體會詩歌所描述的意境。
當然,除了繪畫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如,利用音頻播放古典音樂,讓學生在朗讀中配合音樂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播放動畫,讓學生看到欣賞到詩歌的色彩美和圖畫美。
三、故事和游戲帶動詩歌教學,讓學生在樂趣中獲得知識
小學詩歌教學之所以難,就在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詩歌語言凝練,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那么在詩歌教學中,將復雜抽象深沉的詩歌意境進行簡單化處理,使之具象生動鮮活,對于提高學生的詩歌理解能力是否有幫助呢?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對于部分詩歌,筆者會讓學生先掌握詩歌大意,繼而用自己的語言將詩歌所描述的場景、畫面講述出來,這種復述的教學方式能增強學生對詩歌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讓教師看到學生是怎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讀詩歌的,而學生們新奇的視角往往也會賦予詩歌教學更多的樂趣。
如,《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边@首詩主要是寫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詩人李白這種憂愁孤寂的情感并不是特別濃烈的,是帶有淡淡的清幽平靜之感。小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有限,對詩人的這種思緒和情感感受不深。所以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憂愁和閑適摻雜的情感,筆者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詩句的意思復述出來。
一個學生將自己看作李白,對這首詩這樣復述道:“好不容易爬到山上,鳥兒們一個個都飛走了,只留下我一個人,但我還是不想離開,過一會兒天邊的云也一朵朵地飄走了,這下只有我和敬亭山了,好在敬亭山?jīng)]法走,我們兩個誰也不好嫌棄誰,就互相訴說一下心中的寂寞吧?!?/p>
學生的語言具有趣味性,也加入了他們對詩歌的個性化看法和理解。教師在此基礎上對部分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重要詞句的意思進行糾正和引導,學生就會慢慢地通過復述、分析和代入感受到詩歌所傳達的思想情感,慢慢地也會感受到美的熏陶。
總之,小學階段的詩歌教學主要是一種情感教學,但也是一種知識教學和邏輯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情感、文學、理性的貫徹統(tǒng)一。學生通過詩歌教學不僅要學會古典詩歌的字詞、意境,更要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之美,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在古典詩歌的審美體驗中得到啟示,感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推動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新天鎮(zhèn)錢寨小學(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