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超 劉佳
【摘 ? ?要】自1949年到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歷程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與科技,中國現有成就都讓世界矚目。在物質極度豐富的當下,精神文明顯得尤為重要,面對花花世界誘惑,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堅定自身立場,堅持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本文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歷程,從思政角度出發(fā),探討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相關問題,旨在為思政教育從業(yè)者及當代大學生提供可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中國 ?大學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208
新中國于1949年成立,新中國優(yōu)秀領導人毛澤東同志于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發(fā)表開國致辭,宣告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再也不用受帝國主義的壓迫與剝削,中國人民在世界舞臺抬頭挺胸地站了起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同志發(fā)表重要講話,引領新時代中國改革開發(fā)道路直至今日中國取得空前成就??梢哉f我們每一個人擁有的幸福生活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在日新月異的神州大地上,每一個中國公民都要堅定自身政治立場,這是中國立國之根本。大學生作為新時代中國發(fā)展重要有機組成,是日后中國發(fā)展的重要棟梁,做好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每一位大學思政教育者的重要歷史責任。
一、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要內涵
新中國已經成立70周年,中國無論從軍事上還是科技及經濟上都讓世界矚目,“中國造”已經成成為世界焦點之一。如中國陶瓷、中國高鐵、中國文化等都已經成為中國在世界中的標簽,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歷程,筆者總結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內涵如下:
一方面,黨和國家正確領導是新中國成立及發(fā)展根本所在。自清王朝一條條喪權辱國跳躍簽訂后,中國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謂民不聊生。而黨的正確領導是解救人民于水火的根本,亦是中國謀求長遠發(fā)展的根本所在。
另一方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謀求長遠發(fā)展的根本支柱。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一味套用他國經驗勢必導致與自身國家格格不入,甚至出現難以估量的損失。中國優(yōu)秀的領導人們匯集歷史發(fā)展之精粹,把黨和國家及人民群眾智慧之結晶進行高度總結與概括,并形成系統(tǒng)思想體系,引領中國各行各業(yè)有條不紊地發(fā)展。中國歷代以國家優(yōu)秀領袖為代表的黨和國家精神是當下中國發(fā)展的基本出發(fā)點,更是日后發(fā)展重要指導思想。
二、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核心內容
大學生是中國的新鮮血液,是國家發(fā)展動力輸出的重要來源,可以說中國日后長遠發(fā)展離不開大學生的“鼎力相助”。社會穩(wěn)定一定程度上決定國家的發(fā)展,群眾政治立場關乎到國家統(tǒng)一及社會穩(wěn)定。自古以來知識分子都是引領社會思想浪潮的重要群體,因此大學生政治思想立場直接關乎到社會穩(wěn)定及發(fā)展。筆者通過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近百年中國人民發(fā)展歷史的相關研究,認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堅持黨和國家的領導。新中國的成立、社會發(fā)展、國民幸福生活等諸多成就都是建立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的,如果離開黨和國家正確領導,那么社會將會變得一團糟,人民群眾也將迷失方向,中國發(fā)展和美好幸福生活將失去最有力的保障。
第二,抵御外界誘惑,維護國家統(tǒng)一。互聯(lián)網成為21世紀最為鮮明的特色,任何一個人通過電腦和智能手機便能輕而易舉獲取各類信息,其中包括威脅國家統(tǒng)一和主權的相關言論。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應該認清楚時間的本質,抵御外界誘惑,不要盲目“崇洋媚外”,必須堅持維護國家主權與統(tǒng)一,對任何有悖于祖國統(tǒng)一的言論和行為說“NO”。
第三,在黨和國家正確領導下創(chuàng)造屬于社會和自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每個人來到世界都有自己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作為當代大學生的知識分子群體更是如此。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認清自我,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與價值。
三、大學生思政教育方法要點簡析
筆者根據多年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經驗,認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方法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學習黨和國家重要講話,認真研讀其蘊含的哲理,在實踐中深刻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第二,讓學生保持獨立思考的頭腦。獨立思考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更是政治思想學習及豐富自我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大學思政教育從業(yè)者應該讓大學生保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是讓大學生認清世界本質有效策略之一。
第三,順應時代要求,通過新教學方法和模式實現實時思政教育模式,通過互聯(lián)網、智能手機等媒介對大學生進行實時思政教育,如微信公眾號推送、APP學習等方式。
第四,通過對比展現中國發(fā)展的本質。網絡世界誘惑太多,心智不成熟的大學生難免難以抵擋誘惑,而作為教師則需要通過不同民族、國家發(fā)展對比揭露歷史及社會發(fā)展的本質,體現黨和國家正確領導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趙徐州. 發(fā)展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9-20(002).
[2]朱士奇.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問題及改進措施[J/OL].品牌研究,2018(S2):242+244[2019-10-08].
[3]曹桐赫,顧海川.思政教育培育大學生正確審美觀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7(06):95-96.
[3]張克.高職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智能城市,2016,2(12):151.
[3]王雨蒙.對新時期大學生特質的思政輔導及其策略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5,13(32):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