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興
【摘 ?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有關理論,根據教育的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等途徑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以促進學生身心正常發(fā)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本篇文章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93
班主任在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不管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是什么,作為一名班主任是絕對要擁有自信去解決它的。目前為了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率,很多班主任都自愿加入到了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分享過程中,大部分的班主任認為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級管理中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們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想要真正讓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管理之中,班主任還需要在課余時間時進行有關方面的學習與提高。
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拉近與學生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在對班級的管理過程中,需要引起重視的一件事就是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不管是任何階段的學生,其實他們都對班主任有著一定的敬畏心理,如果班主任能夠將學生們的敬畏心理轉換為一種信服心理,那么在之后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將事半功倍。敬畏與信服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前者主要是因為害怕而配合班主任,而后者則是因為相信而愿意配合班主任,本質不一樣最終能夠取到的管理意義也就有著很大的不同。班主任應該如何來將學生的敬畏心理轉換為信服心理呢?
班主任先要主動去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以及學生的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思想觀念等,在對學生有了初步了解后,班主任應該做好記錄,以方便在之后的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更好的接觸。班主任主動地去了解學生,其實本質就是一種與學生建立優(yōu)質師生關系的一種方式,班主任在主動了解學生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很多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可以作為之后對學生管理的依據,而且還可以成為學生成長的見證,與此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對班主任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與了解??梢园l(fā)現,學生們在與班主任熟悉了之后,會更加愿意與班主任打招呼,自然也會更加信任班主任,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學生們也會更加配合。
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指導
在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下,班主任需要鞏固師生之間的情誼,也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之中進行更好的發(fā)揮,因此班主任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多次對學生展開適當的心理指導。那么班主任具體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指導呢?首先,班主任需要進行自己學科的備課,并力求做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其次,則是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讓學生不知不覺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中;最后即是在日后的過程中感受學生是否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學生接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那對他們的影響又如何,這些內容班主任都需要有一定的記錄。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實質上就是對學生的心理指導,即暗中引導學生們哪些是正確的人生思想,而哪些又應該是被拒絕的錯誤思想。
三、通過與學生的日常接觸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習慣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班主任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日常接觸培養(yǎng)他們優(yōu)秀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這不僅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也是為學生以后人生道路上更加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打好基礎。那么班主任應該如何利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習慣呢?首先,班主任需要明確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優(yōu)秀的習慣,其次,則是應該如何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化教育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另外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注意對學生的監(jiān)督與管理,最后班主任應該以調查或檢測的形式去了解自己對學生培養(yǎng)的結果如何,并根據相關結果進行方法上的調整與改進。例如,班主任在明確了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習慣后,采取故事感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明白了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后,班主任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檢測,如組織學生自學自己所教授的科目,然后組織學生解答相關題目,如果學生的表現良好,那么即證明學生們已經基本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以身作則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班主任需要做到以身作則,班主任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的榜樣,如有些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進步很大,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安排進步大的學生進行經驗分享。具體的做法應該是班主任在平常的管理過程中,向學生展現某方面人格魅力,時時處處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并在一些表現時刻向學生展示正確的做法,以啟發(fā)學生在遇到同樣問題時應該如何做。另外,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對學生的進步與改變十分了解,以便于在課后時找學生談話,安排他們?yōu)槠渌瑢W分享進步與改變的經驗。
五、采取有趣的心理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個性
班主任在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機會。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組織學生開展班會的過程中采取有趣的心理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個性。學生具備良好的個性不僅對學生個人的發(fā)展會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班主任對整個班級的管理,所以在班會時班主任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心理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個性。如班主任可以在組織班會時,提前安排學生準備課堂表演,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一方面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則是為提高學生自信心做準備。因為大多數學生在走上講臺時,就會有怯場、緊張、害怕等情況。而在安排了學生進行班會表演后,學生們就會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多次安排他們在班會上表演,他們緊張等壞情緒自然而然就會消失殆盡,最終學生的自信心也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現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好處,學生與班主任的關系更加親密,學生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不好的事與班主任分享,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也具備了一定的解決的能力等等。但是由于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有限,所以仍存在著不能解決班級事務的時候,這也就需要班主任在課后時積極地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與實踐中。其實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法還有很多,這還需要班主任們在課后時積極創(chuàng)新與探討。
參考文獻
[1]孫鴻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13):52-53.
[2]楊柳,陳文收,遲瑞娟,等.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6(3):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