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邢啟凡 李竇紅 施帆帆 周玲 李育紅 耿文忠 楊國卉 曹國麗 崔濤 王京昆 朱兆云
摘要? 目的:考察痛舒膠囊治療由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選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楚雄州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收治的由過度使用軟組織損傷患者54例,根據是否使用痛舒膠囊分為對照組( n =26)和觀察組( n =28),分別在72 h、7 d、14 d及21 d觀察患者癥狀,運用疼痛強度計分(VAS評分)、患者總體印象量表(PGIC)和及總疼痛強度差(SPID)評價其疼痛緩解程度,進而進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結果:對照組和觀察組在用藥后72 h、7 d、14 d及21 d VAS、PGIC、SPID的評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且2組受試者給藥后72 h、7 d、14 d及21 d d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在用藥安全方面,發(fā)生了2例不良事件,為胃部不適。結論:痛舒膠囊治療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安全有效。
關鍵詞? 痛舒膠囊;軟組織損傷;雙盲;安慰劑對照;疼痛;有效性;安全性;臨床觀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ongshu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54 Patients with Soft Tissue Injury Caused by Overuse
Sun Min1,Xing Qifang1,Li Douhong1,Shi Fanfan1,Zhou Ling2,Li Yuhong2,Geng Wenzhong2,Yang Guohui2,Cao Guoli1,Cui Tao1,Wang Jingkun1,Zhu Zhaoyun1
(1 Yunnan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Kunming 650111,China; 2.Chuxi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uxiong 67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ongshu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caused by overuse. Methods: 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method was used.According to whether Tongshu Capsule was used or no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 n =26) and observation group ( n =28).VAS,PGIC and SPI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pain relief at 72(±2) hours,7(±2) days,14 (±2) days,and 21(±2) days after the medication so 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VAS,PGIC and SPID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72(±2) hours,7 (±2) days,14 (±2) days,21(±2) days after the medic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of effective rate also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t 7(±2) days,14 (±2) days,21(±2) days after the medication.In the aspect of safety,there appeared 2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stomach discomfort. Conclusion: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to use Tongshu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caused by overuse.
Key Words? Tongshu Capsules; Soft tissue injury;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ain; Efficacy; Safety; Clinical observation
中圖分類號:R289.5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19.02.034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外來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機體,導致機體皮膚、皮下組織、筋膜、肌肉、肌腱韌帶、骨膜、關節(jié)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損傷,發(fā)生一系列病理變化[1]。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腫脹、發(fā)紺瘀斑、肢體活動功能障礙等。如果機體長期處于某種姿勢,肌肉持續(xù)收縮,即便停止工作后數小時或更長時間內仍不能恢復舒張狀態(tài),這種情況可稱為過度使用[2]。典型的過度使用造成身體軟組織損傷的疾病有腰肌勞損、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棘上韌帶損傷、狹窄性腱鞘炎等。此類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礎為軟組織的慢性勞損產生無菌性炎性反應[3],引起肌腱的痙攣、瘢痕形成和粘連,導致局部供血障礙,組織缺血缺氧而產生疼痛,組織學上的改變?yōu)檠仔约毎慕櫤屠w維化。美國亦將此類疾病稱為肌肉骨骼疾病(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由于此類疾病的病因學及人體工程學研究揭示其與工作的重復性及強度有較大關系[4],因而WHO更傾向于稱其為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疾?。╓ork 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本研究考察痛舒膠囊治療由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楚雄州中醫(yī)醫(yī)院門診收治的由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病例54例,根據是否使用痛舒膠囊分為對照組( n =26)和觀察組( n =28)。對照組中男9例,女17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9.35±11.88)歲;身高152~185 cm,平均身高(164.12±8.71)cm,體質量45~76 kg,平均體質量(58.62±8.20)kg,病程半個月至2年,平均病程(8±8.16)個月。觀察組中男6例,女22例,年齡22~74歲,平均年齡(47.75±13.64)歲;身高152~175 cm,平均身高(162.50±5.83)cm,體質量42~75 kg,平均體質量(57.43±9.38)kg,病程半個月至2年,平均病程(8±7.45)個月。2組受試者除使用規(guī)定治療方法外,未使用應急藥物布洛芬。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取得楚雄州中醫(yī)醫(yī)院倫理審查委員批準及監(jiān)督(倫理審批號:[2016]倫審字003號)。
1.2 診斷標準 中華醫(yī)學會編制2007年出版的《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結合外傷史,受傷部位的癥狀體征,及X線檢查診斷[5]。
1.3 納入標準 1)年齡在18~75歲;2)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3分;3)符合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診斷標準;4)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1)骨骼損傷;2)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相關、強直性脊柱炎相關的慢性疼痛;3)目前或過去3個月內有明顯的出血性疾病,影響凝血功能藥物的服用者;4)與全身性炎性反應、糖尿病、神經病變、缺血、免疫和腫瘤相關的疼痛;5)妊娠或準備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6)有研究者認為使用該治療后會增加患者風險的其他疾?。ㄈ绺巍⒛I、血液、內分泌紊亂);7)對本研究藥物已知成分過敏者;8)精神上或法律上的殘疾患者。
1.5 脫落與剔除標準 1)納入后發(fā)現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納入后發(fā)現符合排除標準者;3)試驗中,依從性差患者;4)試驗中,使用了方案規(guī)定的禁止使用的、有可能影響試驗藥物療效評價的藥物;5)不能合作者,包括不按計劃完成隨訪等;6)受試者使用了應急用藥。
1.6 治療方法 觀察組:痛舒膠囊(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批號:SMA1501),口服,4粒/次,3次/d。服藥14 d,隨訪7 d。對照組:痛舒膠囊模擬劑(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SMA1502),口服,4粒/次,3次/d。服藥14 d,隨訪7 d。在研究期間,由經統(tǒng)一培訓的研究者負責向患者提供心理輔導,緩解患者的緊張和恐懼;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但是需要真實地將恢復情況反映在患者總體印象量表(Patient Global Improvement of Change,PGIC)中。合并治療方面,除允許使用應急藥品(布洛芬),禁止使用其他鎮(zhèn)痛治療,包括阿片類鎮(zhèn)痛藥、類固醇注射、非甾體抗炎藥,針灸,冰敷、熱敷和其他任何有鎮(zhèn)痛作用的措施;受試者教育時需要告知患者出現無法忍受的疼痛時,允許使用布洛芬作為應急藥物,除不能耐受的疼痛外,盡可能要求患者少使用布洛芬;如果受試者結束試驗,但疾病尚未痊愈仍需要治療,可以經研究者評價,接受其他鎮(zhèn)痛治療。
1.7 觀察指標
1.7.1 療效評價指標 本研究的療效評價通過疼痛緩解程度來考察。疼痛根據臨床研究方法、測量和疼痛評估的倡議(The Initiative on Methods,Measurement,and Pain Assessment in Clinical Studies,IMMPACT)采用VAS評分、PGIC和總疼痛強度差(Sum of 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SPID)來評價。VAS評分使用0~10以內的數字描述疼痛強度,數字越大疼痛程度越嚴重。PGIC由患者評估自開始治療以來,與疼痛相關的活動受限、癥狀、感覺和生命質量改善的情況,共分為7級:1級無改變(或更差);2級與原來情況相似,基本沒有改變;3級較原來略好,但改變不明顯,基本感覺不到;4級有一定好轉,但改變差異不大;5級中度好轉,改變輕微,但可感受到;6級好轉,有明顯的改善,改變差異有意義;7級好多了,有明顯改善。SPID即患者用藥前疼痛強度與用藥后每個觀察時間點的疼痛強度之差值,分別除以相應觀察時間之值的總和。試驗中主要記錄用藥后72 h、7 d、14 d及21 d的療效指標。注意:療效指標的數據采集過程由經培訓的研究者指導受試者完成。
1.7.2 安全性評價 不良事件及嚴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1.8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根據VAS評分較基線變化率將療效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將痊愈、顯效、有效劃為有效,無效劃為無效。
1.9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以 ( ±s) 表示,采用 t 檢驗或秩和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以 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有效性比較
2.1.1 2組主要療效比較? 2組治療后各時間點VA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下降,觀察組下降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且觀察組SPID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2組各用藥時間點PGIC分級情況的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觀察組疼痛緩解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見表1、表2。
2.1.2 2組次要療效終點比較 2組受試者在用藥后7 d、14 d及21 d緩解疼痛的有效率觀察組緩解疼痛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見表3。
2.2 2組安全性比較
觀察組共有2例患者發(fā)生不良事件,均為胃部不舒服。無嚴重不良事件發(fā)生。2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見表4。
3 討論
過度使用引起的軟組織損傷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病[6],流行病學研究顯示[7],世界上至少有20%人口飽受該損傷折磨,隨著人群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和中國老年人口的增加,該疾病負擔將會進一步增加。據一項2006年的調查顯示[8],美國全年因腰背痛造成的損失達到1 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因腰背痛喪失勞動力造成的經濟損失。該損傷所致的疼痛呈現長期持續(xù)、活動后加重的特點,可稱為慢性疼痛,被比喻為“不死癌癥”[9]。由此可見,軟組織損傷造成的骨骼肌肉系統(tǒng)的疼痛雖不是致命的重大疾病,卻嚴重影響了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
目前,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定論,學術界對其發(fā)病機制有不同看法,有傳統(tǒng)中醫(yī)學的風寒濕痹證學說[10]、筋出槽學說[11-12],現代醫(yī)學的慢性炎性反應學說[13]、閘門控制學說[14-15]、重復性微損傷學說、動態(tài)平衡失調學說[16]等。常見的治療方法有:1)微創(chuàng)治療[17],其中又包括神經阻滯療法、針刀療法、O2-O3療法、椎間盤減壓術等;2)物理療法[18],其中又包括超聲波及超聲透藥療法、體外沖擊波療法、聚焦超聲治療和運動療法;3)藥物治療,西藥主要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阿片類藥物、抗抑郁藥及α2受體激動劑。西藥的一些不良反應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其臨床應用。中醫(yī)中藥通過調理氣血、疏通經絡,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疼痛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已有應用中藥外治法促進此類疾病康復的報道[19-21]。還有例如川花膏、舒筋活血散、消痛寧、復方西紅花膏等也較常用,獨一味膠囊和三七傷藥片通過臨床試驗證明其主要用于消腫、抑菌[22]。臨床觀察證明虎杖傷痛酊具有消炎鎮(zhèn)痛,活血散瘀,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23]。十味五藤散(穴敷貼)能使經脈相互貫通,共振陽經之氣,而激發(fā)藥物溫經散寒,行氣通絡的作用[24]。
痛舒膠囊是由云南省藥物研究所自主研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已上市的中藥,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5478。其組方源于云南省民間應用的祖?zhèn)髅胤?,使用歷史較長,療效確切,無特殊不良反應。以七葉蓮、三七為主藥,七葉蓮性甘溫、味苦,入肺、腎、肝、脾四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消腫,壯筋骨等功效,用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兩者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之功而起主要治療作用。配伍燈盞細辛、玉葡萄根、重樓、梔子等藥,具有“化瘀止血,消腫鎮(zhèn)痛”的功效[25-26],該類藥物在改變血液流變學、血小板功能、血流動力學、抗凝血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27],應用于跌打損傷、風濕腫痛,肩周炎等,也有報道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28-29],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明了其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抗炎消腫、降低血液黏度及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
本試驗結果顯示:口服給藥后7 d、14 d及21 d觀察組疼痛緩解的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痛舒膠囊對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所致的疼痛具有明顯的療效,54例受試者中用藥后僅有2例不良事件發(fā)生,均為胃部不適,考慮為膠囊劑常見的不良反應[30],進一步證實了痛舒膠囊治療過度使用造成的軟組織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吳在德.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02.
[2]李海偉,劉志宇,陳振,等.過度使用性肌腱病在體動物模型及診斷標準研究進展[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7,36(12):1105-1111.
[3]楊威,鄧慧敏,郭秋平,等.701跌打鎮(zhèn)痛膏對新西蘭兔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藥材,2014,37(7):1222-1229.
[4]王忠旭.工作相關肌肉骨骼疾患及其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6,29(4):243.
[5]韓濟生,倪家驤,中華醫(yī)學.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56-260.
[6]裴國獻,陳孝平,邱貴興.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041-1048.
[7]Goldberg DS,McGee SJ.Pain a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iority[J].BMC Public Health,2011,11:770.
[8]Dagenais S,Caro J,Haldeman S.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w back pain cost of illness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J].Spine J,2008,8(1):8-20.
[9]逄錦晶,于永明,劉夢迪.書寫表達對慢性疼痛者疼痛、情緒、幸福感的改善[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5):674-678.
[10] 閔文,譚峰,成舟,等.溫經通絡論治骨傷科風寒濕痹證[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34(5):516-519.
[11]莫灼錨,張人文,唐樹杰.脊柱“骨錯縫,筋出槽”理論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正骨,2017,29(5):16-19.
[12]陳博,詹紅生,石印玉,等.“骨錯縫,筋出槽”病機學說及其動物模型的建立[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4(5):68-72.
[13]張學林,王瑞元.過度使用性損傷發(fā)生機制:骨骼肌張力整合復合體失衡學說[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7):646-653,645.
[14]王群,呂巖.疼痛特異性學說與閘門控制學說:爭論還在持續(xù)[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20(9):609-613.
[15]張琛,周超,常鵬.軟組織相關慢性疼痛治療現狀及發(fā)展[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7,26(4):361-364.
[16]張?zhí)烀?,劉建?針刀醫(yī)學對慢性軟組織損傷病的新認識[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9):154-157.
[17]宋學剛,柳天梅,賈輝.刃針療法治療腰部軟組織損傷84例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7,39(9):845-846.
[18]王云峰.觀察比較軟組織損傷的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10):79-80.
[19]金玉峰.中藥熏蒸療法治療運動后軟組織損傷的康復效果分析[J].特別健康,2017,6(22):254.
[20]任燕,金偉民.吳門醫(yī)派絡病理論祛邪活絡法治療腰痛[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2(4):786-788.
[21]楊振興,竇群立.玄黃藥膏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2):144-145.
[22]扶世杰,黃家駿,彭忠毅,等.獨一味膠囊和三七傷藥片治療軟組織損傷研究[J].西部醫(yī)學,2007,19(5):828-829.
[23]劉勝火.虎杖傷痛酊治療軍訓軟組織損傷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6,6(12):324-325.
[24]謝貽麗,鄒學敏,羅平,等.不同中藥外敷方法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痛證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6,30(23):2876-2878.
[25]陳娟,倪軍,王艷艷.三七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雙足與保健,2017,26(19):186-187.
[26]陳紹紅,柳海艷,鐘贛生.簡述梔子外用消腫止痛之效[C].合肥:第十八屆全國藥學史暨本草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2015:280-281.
[27]傅睿.活血化瘀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醫(yī)藥前沿,2016,6(7):319.
[28]顧海潮,張毅,唐鎮(zhèn)江.痛舒膠囊配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70例[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27(2):50.
[29]甘國強,彭雪花,廖麗彬,等.痛舒膠囊配合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0,33(7):46.
[30]王永春,彭力,羅風勇,等.新的和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事件139例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6,38(11):107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