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虎
自從200萬年前人類祖先走出非洲,道路與旅途就成了每個人類個體生命中經常被忽略卻占重要地位的組成部分。俗話說“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早在“道路”這個詞出現在人類語言世界中之前,路就已經存在于現實世界了。千百萬年過去,機械鋪就的路取代了踩出來的路,交通個體也由行人變成各種機動、非機動交通工具。我們的城市道路看似已被形形色色的車輛完全占領,然而美國國家城市交通官方協(xié)會(NACTO)曾出具的一份未來無人駕駛城市藍圖報告中,開頭即道破了未來交通最重要的愿景:以人為本。
每時每刻,彼此知曉
百年前汽車出現,加速了人們的發(fā)展腳步,也阻斷了道路上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系。在汽車占領街道之前,路上的交通個體無論是行人還是車馬,彼此之間都具備充分的連通性。不需要借助任何高科技工具,也無所謂任何技術手段,路上的每個交通參與者,天然就處在完全透明的溝通環(huán)境中。像行人走在路上,彼此甚至能從眼神中獲取信息。但當封閉、高速的汽車占領道路,成為最常見的交通個體,原先彼此之間充分互通的狀態(tài)被阻隔了。有個段子講,當大晴天看到對向車突然開雨刷,就知道對方是個想打轉向燈的新手。你沒法了解自己之外任何一輛車上的駕駛員狀態(tài),也無法預知任何一輛車接下來的行駛動向。車與車、駕駛員與駕駛員之間的信息溝通,除了轉向燈之類非常有限的簡陋工具,幾乎就只能靠經驗和猜測。這樣客觀上缺乏溝通的道路信息環(huán)境,引來了包括安全、擁堵、路怒癥等在內的種種麻煩與隱患。所以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在2015年發(fā)布的“中國制造2025”中,智能網聯汽車被提升至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而同一時期,各大車企、供應鏈企業(yè)、相關科研院所等機構,也紛紛推出智能網聯方面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甚至彼此建立技術和市場聯盟,來推動自身及整個汽車產業(yè)的變革與發(fā)展。
在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之中,網聯化是發(fā)展普及最早的。2019年5G商用步伐加快,將在不久的將來賦予汽車網聯化新的可能。國內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腳步飛快,從2020年起長城汽車便將在旗下車型上搭載5G技術。在河北保定的哈弗技術中心,長城汽車剛剛宣布聯合8家戰(zhàn)略合作伙伴:騰訊、百度、阿里高德、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和高通,正式將“長城汽車GTO全域生態(tài)戰(zhàn)略”推向世人面前。長城汽車將與各合作伙伴一道,基于5G和AI技術,構建長城全域在線智慧生態(tài),力圖以變革者的姿態(tài)改變人們的出行體驗。雖然車聯網(V2X)技術提出很早,但一直受限于技術條件而得不到更深層次的具體應用。在人們的構想中,搭載V2X技術的汽車可以與其他車輛、道路設施、互聯網甚至是行人交互信息,在各個不同類型的交通個體之間實現彼此互通,提高道路的通暢性和安全性,從而減少擁堵、預知危險、降低能耗,乃至為乘客提供更豐富更舒適的交通體驗。但在以往,V2X技術尤其是高級V2X功能所需要的網絡條件并不成熟。如今基于LTE蜂窩網絡的C—V2X車聯網技術迅速發(fā)展,5G成為車聯網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技術。相比4G時代,5G網絡具有低延時、高速率和大容量的優(yōu)勢。在汽車動輒100km/h時速下,0.1s的延遲就會帶來巨大的誤差,而隨著自動駕駛等未來技術的發(fā)展,所需傳輸的數據量也需要依賴5G網絡的高速率優(yōu)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以及高通、華為兩家科技巨頭,長城汽車從2019年第三季度上市的新車,將實現全生命周期在線,為用戶提供全時在線的AI出行體驗。在車型全壽命周期內,不斷迭代更新,永遠保持“新鮮”狀態(tài)。
從傳統(tǒng)功能車到出行機器人
除了有5G加持,未來的智慧汽車還有什么可期待?未來汽車的形態(tài),或許會演變?yōu)橐粋€“出行機器人”。在5G技術的支持下,車輛既是路上的交通個體,同時也承擔著為用戶提供出行環(huán)境的重任。用戶最終接觸到的終究還是車本身。車的角色既是用戶體驗的環(huán)境,也是人與路之間的媒介。早在10年前,長城汽車便開始了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到2015年,長城首次對外動態(tài)展示L3級自動駕駛。2017年年初,長城汽車正式發(fā)布了“i—Pilot智慧領航”自動駕駛系統(tǒng),計劃到2020年量產L3級自動駕駛汽車。2018年3月,長城汽車與中國移動、華為聯合開發(fā)的基于5G的自動遠程駕駛技術在長城汽車徐水試驗場通過測試。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長城率先謀劃,早早便建設了長城汽車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qū)并已投入使用。和其他某些技術公司不同,長城汽車身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領軍者,擁有超過500萬真實用戶作為基礎。這使得長城在研發(fā)時,得以擁有豐富的數據模型作為參考。隨著自動駕駛技術以及駕駛輔助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駕駛者未來將不再需要將精力完全聚焦于駕駛。這意味著,人們在車里可做的事情得到拓展,車將會真正成為“第三空間”。長城提出未來出行機器人的AI生活、AI伙伴、AI出行三大產品主張,車內用戶體驗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一切前沿科技的背后,有長城投入巨大資源開發(fā)的數字中臺作為支持,這是長城從“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變的重要力量。2019年下半年,長城汽車全新的數字服務中臺上線,集團級的中臺系統(tǒng)也會在年內上線,在用戶產生的海量數據和愈發(fā)豐富的外界數據之間形成橋梁,借此,長城汽車將率先成為擁有中臺業(yè)務能力的汽車企業(yè)。在不遠的將來,人們的交通出行必然是智慧互通的,車輛不再是人與人交流信息的阻礙,而是成為車內人員與外界的信息通道。以5G網絡技術、AI智能技術兩大前沿科技為驅動,長城汽車將會讓每一位用戶、每一個未來交通參與者,都能與世界自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