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冬暖”是壽光日報社打造的一個品牌性公益活動,自2012年第一季至2018年,連續(xù)舉辦5屆。壽光日報以衣為媒,呼喚大愛,傳遞溫暖,“冬暖”在全國12省、61縣市(區(qū))留下了愛心足跡。通過“冬暖”活動凝聚起壽光人的愛心,匯聚起社會志愿力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一次次的送衣活動中,來自壽光的愛心衣物溫暖大江南北的同胞,除了“蔬菜”這張金字招牌外,壽光又將多了一張“愛心”名片。
關鍵詞:冬暖;公益;溫暖
5季“冬暖”,46.38萬件棉衣,11.45萬家庭參與社會責任,公益先行。2012年第一季“冬暖”,有1.3萬余個家庭和1000多名志愿者捐贈衣物8.3萬余件,衣物發(fā)往貴州、西藏、四川、甘肅、山東5省13個縣市區(qū),活動成為當時影響全國的一件愛心公益事件。
2014年11月8日,活動第二季啟動,當年,2.15萬個家庭參與其中,活動募集愛心衣物10.23萬件,愛心棉衣溫暖5?。ㄊ校?地區(qū)的同胞。
2015年第三季“冬暖”歷時37天,3萬多個家庭參與,12萬余件衣服,1萬余冊書籍,大宗學習用品,送達7省16個縣(市、區(qū))。
2016年第四季“冬暖”12萬余件衣物及學習用品,送達貴州、重慶、河南、甘肅、山東5省市的20多個縣市區(qū),全部為定向捐贈、精準扶貧,共溫暖5萬多戶貧困家庭。
2018第5季冬暖,壽光雖遭遇洪災,但愛心再次升級,突出新衣新送,一萬余家庭參與,3.85萬余件棉衣送至四川、新疆、青島失依兒童手中。
一組組數(shù)字,是壽光日報“冬暖”大型公益活動對城市文明的最好回答,更是壽光人用大義大愛匯聚情義暖流的最真實證明。
“冬暖”串起壽光人至善至美之情
“冬暖”喚起了這座城市里更多溫情力量,溫暖了遠方需要溫暖的人群。在傳遞愛心的過程中,每一位市民都積極奉獻。他們傳承著文明,傳遞著善良、友愛,給人以溫暖和力量。也正是壽光人內(nèi)心里迸發(fā)出的正能量,讓愛和奉獻在菜鄉(xiāng)大地傳承。
冬暖”活動深深觸動了每一位市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大家積極參與捐贈,熱情持續(xù)高漲?!半m然遭受水災,依然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送來500元的79歲老人薛玉英;冬雨中,一位賣烤地瓜的大爺騎著自行車,為貴州孩子送來500元錢。那一沓10元的錢,是他賣烤地瓜十天的收入;癱瘓在床的八旬老人,委托他人送來棉衣棉被……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每天都在“冬暖”現(xiàn)場上演,這一幕幕場景背后,都深藏著一顆至善至美的心。
梳理歷屆“冬暖”捐贈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前來捐贈物資的市民中,有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有蹣跚學步的年幼稚童,有一次捐贈物資近300件的社會人士,也有連續(xù)多次前來捐贈的愛心市民。捐贈的物資中,新衣服、新鞋子、新棉被、新書包、新文具占很大比重。正是有了這些好心人的善舉,有了這份無聲的愛,我們才能在寒風中感知溫暖,受贈的同胞們才能在遠方感知壽光人的善心大愛。
“冬暖”匯聚起全市志愿力量
每到冬天,“冬暖”成為全市最溫暖的符號,而活動的開展離不開眾多志愿者的熱情參與。他們中有學校、企業(yè)的愛心團隊,有來捐贈棉衣的愛心人,有來壽光打工的務工人員,有途經(jīng)這里的路人,還有歷屆“冬暖”的熟面孔。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齡,卻有一個同樣的名字:“冬暖”志愿者。
回顧一年又一年“冬暖”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畫面讓人難忘。因為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冬暖”更加有意義,志愿者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精神讓人敬佩,也讓“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在壽光閃光。
冬天里,“冬暖”掀起的全民公益熱潮,將“美德”打造成高質量發(fā)展壽光精神層面的新標簽。一場場公益行動中,壽光人迸發(fā)出的正能量,讓我們這座城市在物質富裕的同時,更有了精神文明的高度提升。這不僅是全國文明城市的內(nèi)涵要求,更是高質量壽光建設的必然選擇。
“冬暖”凝聚起企業(yè)社會責任擔當
“冬暖”從我們的身邊開始聚集愛心,當愛心力量凝聚成一股暖流,又從我們的身邊開始傳遞。
第5季“冬暖”剛開始,得知大涼山的孩子們連吃飯的地方也沒有,聯(lián)盟集團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為大涼山的孩子們捐贈8臺微波爐,這也是聯(lián)盟集團第五次參加冬暖活動;全福元集團、天成集團、神華國華壽光電廠、祥云包裝……一個個壽光企業(yè),用實際行動彰顯著企業(yè)的仁愛大義。圣城小學更是每年第一個參加“冬暖”集體捐贈的學校,實驗小學、胡營小學、濰坊科技學院……每個孩子背后站著一個家庭,每一件棉衣是一個愛心家庭善意善舉的縮影。不少單位也集中組織了捐贈活動,發(fā)改局、扶貧辦、壽光檢察院、郵儲銀行……在壽光,像這樣的企業(yè)和單位太多太多,企業(yè)的主動承擔,為我們物資的順利送達提供保障。
一個個企業(yè),一個個單位,因為“冬暖”,將他們凝聚在一起,除了愛心捐贈,還有聯(lián)系冬暖物資“入口”和“出口”的紐帶作用。不管是愛心單位還是個人,為冬暖活動提供一切便利,這是公益的感召力,也是一座城市公益凝聚力的體現(xiàn),更是鑄造美德壽光金字招牌的最堅定力量。
參考文獻
[1] ?壽光日報全媒體平臺
作者簡介:桑宏香(1984.4.6日-),山東省壽光市,研究方向:新聞類,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