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菊
摘? 要: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是一種集目的性、工具性、交互性為一體的學習方式。雖然已被廣泛應用到我國《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中,但其仍然存在合作學習傾向于形式化、合作規(guī)劃時間缺乏科學性、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等諸多問題,導致《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將圍繞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展開論述,以期通過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途徑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0-0078-01
《品德與社會》課作為小學教學的重要科目,課程中包括歷史、地理、道德和社會的全面內容,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該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基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合作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1.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部門正深刻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而《品德與社會》課的課程教學要做到與時俱進,以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的全面素質型人才為己任,切實做好《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的工作。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注重整體的利益然后與學生自身的利益相協(xié)調,利用這種新型的探究模式,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提高學生與人交際的能力。每個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機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加深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對于存有爭議的問題,學生通過大膽地論述自己的想法,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
2.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目標意識策略
有效的合作學習,一定要有明確的目標,即早做準備。在合作學習開展之前,教師應充分引入任務目標、目的和評分標準給學生,避免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并確保能有效的實施合作學習。以一位教師教學《有多少人為了我》一課的一個片段為例:教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讓同學們仔細看圖,并談談家人和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為自己做了些什么。然而,老師宣布他會再提出問題后就讓同學們開始合作學習并且沒有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到三分鐘就宣布討論結束,這時,有一些同學還沒弄清楚本次學習的任務,有些團體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的主題,一些團體還沒分配好各成員的任務。這樣做不僅達不到合作學習預期的目的與效果,還讓學生們對合作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所以,要想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就一定要留給同學們充裕的明確目標的時間。
(2)合理分組策略
《品德與社會》的許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在小組教學過程中建立從實際生活中選擇的一些集體學習情境,并安排集體完成學習任務。在對學生分組時,教師需要保持組內成員之間的差異,同時也要保證小組之間的同質性,實行"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分組過程中的主觀性和隨機性。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還可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共同進步。例如,在《合作的樂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出小組中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問題,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的角色,例如小組中的某個人是記錄員,某個人是面試官,某個人是記者等等,確保每個人都有事可做。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記錄他們的學習經歷,仔細地結合調查結果并分享結果。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可以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還能學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3)良性互動策略
在教授《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時,教師需要與學生之間產生良性的互動,這是講好《品德與社會》課的前提條件。教師與學生之間良性互動的目的是有效的實現(xiàn)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開展。作為合作學習過程的一部分,教師需要參與課堂討論。例如,當教授《這樣玩才開心》時,老師將帶領學生參加操場活動,并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來玩游戲?;顒咏Y束后,老師和學生將一起回到教室,然后問學生:你最喜歡和誰一起玩游戲?你最喜歡玩的是哪個游戲?等等,因為每個人都剛剛結束室外活動,心情很開心,不同的群體都有不同的見解,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能活躍起來。
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小學生正處于人生觀的形成時期,一個有意義的《品德與社會》課程不僅能起到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促使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柳其敏.品德與社會課中有效合作學習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6(10):28
[2]于清信.合作學習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42-149
[3]秦秋萍.淺談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J].中華少年,2017(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