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鈴容
摘 要:中學歷史是中學階段比較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其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知識,也能夠在教學中樹立學生的歷史意識與愛國情懷。所以,為了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中學歷史;小組合作探究;合作意識
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使用新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等。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法注重學生主動發(fā)掘?qū)W習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本文以“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這一節(jié)課為例,闡述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歷史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問題
首先,很多教師不能準確分辨合作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之間的關系。合作學習往往側(cè)重于師生之間高度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則更加注重學生獨立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若是教師對于這兩個教學方法理解不清,那在教學中可能就會出現(xiàn)各種偏差,起不到該教學方法應該起到的作用。
其次,小組成員分配不合理。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的前提是有合理的小組分配,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但是實際上,教師往往按照座位來分小組,這樣的分組很難達教學目的,且小組內(nèi)的成員學習情況如何,是否均衡,教師也未考慮到。
最后,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這樣長久下來,學生就會失去這一學習方式的興趣,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以上是歷史小組合作學習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利于促進中學歷史教學效率提升的教學方式。
二、歷史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應用方法
1.合理配置小組團隊成員
如前文所說,為了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順利進行,教師應該合理配置小組團隊成員,平衡小組內(nèi)的學習能力,以促進教學更好地進行。
首先,教師要詳細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等,將不同性格、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放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中去。
其次,每個小組中,應該有一個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小組的整體學習氛圍;小組中應該有一個比較活躍的學生,能夠有效活躍談論小組的氛圍;小組內(nèi)也應該有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讓他在融入小組的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起對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與愛好等。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平衡每個小組內(nèi)成員的性格與學習能力,確保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個優(yōu)秀的小組分配,能夠促進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所以,歷史教師應該多觀察班級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性格特點等,保證小組內(nèi)成員性格互補,分工明確,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任務順利完成。
2.明確小組團隊學習目標
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必須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與目標,讓學生以此為指引,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這一節(jié)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掌握淝水之戰(zhàn)的基本史實;熟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和思考本節(jié)課所敘述的民族大融合進程,培養(yǎng)全面、系統(tǒng)地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和追蹤歷史發(fā)展基本線索的初步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認識到民族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實現(xiàn)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那么,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便可以以此為學習目標,探討學習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學習資料,讓學生結(jié)合教材與資料,探究出歷史知識。
比如,探究出“淝水之戰(zhàn)”的基本史實,即淝水之戰(zhàn)的地點、時間以及參與戰(zhàn)爭的國家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給學生提供一些材料,讓學生多方面了解這一歷史知識。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383年,東晉時期,前秦向東晉發(fā)起一系列戰(zhàn)爭中決定性的一場戰(zhàn)役。前秦討伐東晉,在淝水交戰(zhàn),東晉僅以八萬的軍力勝過八十余萬大軍的前秦,這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比較著名的戰(zhàn)爭案例,且通過此次戰(zhàn)爭,前秦分崩離析,北方政權分裂。
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對該段歷史有自己的認知與了解,且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圍繞一些歷史知識展開辯論等,在辯論的過程中,也能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與愛好。
3.多元化學習方式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若是長久使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難免產(chǎn)生厭倦心理。豐富的、有趣的學習方法才能夠把握住學生的心理,學生也才會在有趣的學習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比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實施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其中的一段史實來編寫歷史劇等。在學習“孝文帝改革”這一段歷史的時候,為了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有學生模擬了一段孝文帝與大臣們在換都城、學習漢文化等過程中的辯論。在模擬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這一段的歷史有比較深刻的了解,且這種新穎的學習方式,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再比如,教師還可以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圍繞一個辯題,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仍舊以“孝文帝改革”中的“遷都以及學習漢文化”為例,孝文帝欺騙群臣遷都的這個做法合適嗎?讓學生依據(jù)所學的知識,綜合各種因素的考量,對這個問題展開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他們會將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全部調(diào)動起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更新各種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產(chǎn)生厭倦心理。教師可以參考其他各種教學方式,并將其與歷史知識結(jié)合起來,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而言之,使用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合理使用該教學方式,以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應該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教師還應該設計多種教學方式,豐富小組合作探究課堂的教學形式,以提升學生對學習歷史的熱情等。
參考文獻
[1]尹昕娟.“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2):66-67.
[2]杜強.初中歷史結(jié)合小組教學中的問題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8(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