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嫵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初中課程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教學改革成為了學校和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生物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屬于一門新的學科,因而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生物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就當前情況來看,在開展初中生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想要有效提升初中生對于生物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就必須不斷提升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針對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分析,指出了一些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幾種強化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為提升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并將完善學生的能力素質(zhì)水平作為各項教學內(nèi)容開展的最終目的。新課改的推進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精神。對于初中生物教學而言,學生所需要掌握知識并非知識程序化的知識點,還包括可以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教師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為了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大規(guī)模的融入自己的主觀教學思想,卻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長此以往,不僅難以提升生物教學課堂的效率與質(zhì)量,還會造成學生的抵觸情緒,最終導致課堂教學失去其實際的意義。
(二)教師占據(jù)的主體地位過于突出。
在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當中,教學的主體普遍是教師。教師依據(jù)自己的想法講解知識,依照自身所設置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課堂時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行為始終是被動的。這無疑是一種較為古板的教學方式,教師成為了整個課堂的規(guī)劃者,而學生則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被加深,不僅容易導致課堂學習的氛圍沉悶,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教學效率始終難以提升。
三、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有效措施分析
(一)在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中融入問題情境教學法。
在初中教學階段開展生物學科,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以及在地球上生存的各類生物的奧秘和本質(zhì)。對于剛剛接觸生物學科的初中生來說,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僅較難理解,而且枯燥無味。為此,應當在初中生物課堂中融入問題情境教學法,通過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投入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教學階段始終是一項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方式,在采取此類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依據(jù)教學需求,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明確學生的學習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生物課堂中融入問題情境教學法,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必須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的,而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在提出問題時,也應當盡可能的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值得思考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也應當具備明確的思維跨度,確保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問題的難度可以逐層遞進。除此之外,還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舉例來說,可以在進行生物教學時,創(chuàng)設一個與學生日常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情境,引導學生在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思考。設置問題情境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可以拉進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的學習指引明確的目標,強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
(二)在初中生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
對于學生而言,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知識內(nèi)容往往是較為集中的。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教學內(nèi)容,是提升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關鍵。為此,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在課堂教學中所具備的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應當盡可能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教師不能一味的依照課本內(nèi)容進行講解,而是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學習來發(fā)現(xiàn)問題,并幫助學生不斷地解答問題。除此之外,還應當鼓勵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設定問題目標,明確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所要解答的問題。并在教學內(nèi)容結束之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并予以解答。對于初中生來說,生動活潑的課堂更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自然更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在初中生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初中生物課堂中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是十分必要的。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討論活動,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發(fā)現(xiàn)在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指出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教師還應當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獎勵機制,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幫助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nèi)容進行歸納總結。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鼓勵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出疑問,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從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當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生生物教學課堂效率對于提升教學總體質(zhì)量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上文中,我們指出了幾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幾種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未來的教學發(fā)展過程中,我們應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帶動學科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志鋒.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效率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1):156-157.
[2]代玉杰.多元化教學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效率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4):129.
[3]曹明.基于多元教學模式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