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學低年級識字課堂教學,對語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學習當中的運用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語境
識字是小學階段中的打基礎環(huán)節(jié),不容忽視。而作為一線教師,更要重視識字教學,從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出發(fā),使學生掌握這項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提高文化素養(yǎng)。
一、研讀課標,精準定位
根據(jù)課程標準來了解和把握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是教師必須要做的準備工作。在細心研讀課程標準后,才能夠針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教學設計,使每一課中的生字都有特定的呈現(xiàn)時間和呈現(xiàn)方式。
在研讀課標的基礎上,教師首先要從漢字的音、義、形三方面進行掌握,對于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教師要對其筆畫、拼音、間架結(jié)構(gòu)、含義等進行預習,即便是非常熟悉的漢字,也需要考慮到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水平,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教學,才能夠使課堂中呈現(xiàn)出來的教學受到學生們的喜愛。例如,“員”字的總筆畫為七畫,呈上下結(jié)構(gòu),為會意字,本以為人或物的數(shù)量,另有做人名時的多音字。其實除此之外,對于“員”字的理解還應進行延伸,比如在甲骨文時期,“員”表示俯視鼎,即鼎的圓口。從漢字的起源來了解和把握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還可以通過其背后的一些故事讓學生的視野得到延伸。
其次,在教學中采用語境教學法,常見的方式是隨文識字,即根據(jù)教材模式,通過在課文故事中呈現(xiàn)生字,賦予了它們一定的情感意義,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吸收。低年級階段的課文篇幅都偏短,但都很符合該階段學生的心理和學習需求,富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師在教學前應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以及其中的生字數(shù)量、理解難易程度來考慮應如何使用具體語境,在之后的生字拓展練習中也要做好預設。例如“翻”“跌”兩個生字,除了需要學生會認會寫之外,還要根據(jù)語境來學習相關詞匯,增強學生的認知體驗。兩個字可以出現(xiàn)在同一個語境中,如“他一翻身從樹上跌了下去”,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串詞成句來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在反復認讀中體會這句話中所出現(xiàn)的整個動作過程,加深記憶并強化理解。
二、豐富語境,激趣識字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其重要作用,不僅為學生打開學習的大門,還在學習過程當中推波助瀾。據(jù)相關研究表明,低年級的小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較長時間,教師通常會在集中授課后,借助適當?shù)胤潘尚问絹磙D(zhuǎn)移學生們的注意力,在此過程中重新調(diào)動其學習興趣。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來看,“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和寫字的欲望”“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興趣”等要求都在強調(diào)教師要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合理地運用語境教學來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語境教學識字方法:
(一)隨文識字
隨文識字可以簡單歸納由字到詞,再將詞放入句子和文本當中,這要求識字與文本緊密聯(lián)系。教師既可以按照文中生字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來講解,也可以對文中的重點字詞先進行講解,或是帶領學生先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再將生字與文章主旨進行結(jié)合。例如,在《四季》中,教師提出問題:作者都描寫了四季中的什么?聚焦春天的草芽,作者用什么來形容它?聚焦夏天的荷葉,又用什么字來形容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先帶領學生走進詩歌,向?qū)W生拋出問題,然后引導其主動進行探索,在聚焦每一個答案時,都需要根據(jù)教師的問題來準確地找出生字,在感知四季不同特征的過程中培養(yǎng)問題意識,樹立環(huán)保意識。隨文識字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將漢字融入語境,可以借助文章來使?jié)h字得以升華,有效地解決了識字與閱讀脫離的問題。
(二)識字游戲
游戲可以增加識字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在使用游戲手段進行教學時也不應拘泥于固定的游戲,而是要敢于創(chuàng)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以座次順序輪流朗讀生字;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打地鼠的游戲情境,讓學生按順序進行朗讀,當遇到紅色字體時則需要起立;以蘋果樹為情境,讀出掉落下來并且?guī)в袧h字的蘋果。除此之外,還有猜謎語、偏旁部首自由組等游戲,這些游戲不僅使學生的興趣得到了調(diào)動,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語用能力。
三、拓展語境,學以致用
(一)課堂中的漢字
漢字雖然是一種沒有生命的符號,但教師在漢字教學中確是鮮活的創(chuàng)造性主體,每一個無聲的漢字都能夠在教師的設計之下變得仿佛具有了生命。生字源于課文,更源于生活,所以語境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內(nèi)容不應該僅限于課內(nèi)的文本內(nèi)容,而是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真實情境來讓學生去體會和感知每一個漢字中的情感和意味。比如利用生字進行組詞造句,教師可以拿即時的班級情況來造句:“正在看書的是xxx嗎?”對于生字的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很快可以得到啟發(fā),并聯(lián)想到身邊的人和物,為寫話教學奠定基礎。
(二)課堂外的漢字
漢字滲透在閱讀、學習、工作、交流方方面面,任何語境都需要漢字。因此,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積極地主動閱讀,在鞏固和積累漢字的過程中,提升自身語言素養(yǎng),充實精神生活。
綜上所述,漢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中的主要內(nèi)容,而在具體語境下認識和學習漢字,對于小學生今后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都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褚文霞.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8):129-130.
[2]張主萍.小學低年級識字與閱讀的關系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