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攜帶的刀具,一旦被歹徒奪取,將給自己造成更大危險。此外,除非練到女特警那樣的身手,否則女子防身術(shù)只會給自己惹來更大傷害。就算是男生,一旦遇到體型比自己強壯的歹徒,任何的格斗技巧都很難取勝。
近日,“女孩深夜在街頭,遭遇男子重擊頭部”的視頻引起了極大關(guān)注。隨身攜帶防狼道具等自救方式再度刷屏,但這些真的有效嗎?
孤身一人的女性,往往是犯罪分子的目標
在一些單身女性遇襲案件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譴責受害人的言論。譬如稱單身女性不該深夜出行,不該穿著清涼。但事實上,即使單身女性足不出戶,也有可能招致危險。
王莉經(jīng)歷過這樣的絕望。2017年8月,她正在出租屋內(nèi)睡覺,突然聽到了敲門聲。門外是一名年輕的男子,他說自己的門卡丟了,請王莉替他刷卡開個門。王莉起身開門準備幫忙,卻在出門的一瞬間,被男子用力推向屋內(nèi)。王莉拼命掙扎,大聲呼救。兩人就這樣僵持了90秒,直到房東老太太被驚動,出門看到這一場景,大聲喝止了男子,才救下了王莉。
這樣的惡性事件,并不鮮見。作為體力上的弱勢群體,女性往往成為歹徒的目標。除了性侵以外,女性面對的威脅通常還有暴力、虐待、拐賣等。
2017年,全國共審結(jié)針對婦女兒童的暴力、虐待、性侵害案件13.1萬件,拐賣婦女兒童案件共5335件。
這些救命防身術(shù)不能救命
每當出現(xiàn)遇襲事件,網(wǎng)絡上都會熱議,遭遇危險時女孩應該如何正確自救,內(nèi)容基本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 隨身攜帶各種防狼道具,如防狼噴霧、防狼電棍、管制刀具等。先不說這類“違禁品”本身就無法攜帶上地鐵,即使沒被查處沒收,其危險性也遠遠高于其保護作用。因為在你掏出這些道具的那一刻,就是在給歹徒遞武器。一旦被歹徒奪取,將給自己造成更大危險。
另外,防狼噴霧也不一定有用。且不說防狼噴霧對于掏出速度和風向的要求,只憑“不能和歹徒距離太近,否則會誤傷自己”這一點,就讓防狼噴霧變得有些雞肋。所謂的防狼道具,最多是你走投無路時,孤注一擲的選擇。
第二類: 設置手機快捷報警鍵,購買報警器。面對歹徒時,撥通報警電話并且大聲說清自己的地址,也許可以震懾意欲行兇的歹徒。但在歹徒行兇的過程中,要成功掏出電話,在不被奪走的情況下說清現(xiàn)狀,這對受害者們是一個挑戰(zhàn)。即使成功報警,出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受害者很難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報警一樣,防狼報警器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大分貝的聲音呼救,如果面對的是不成熟的歹徒,可能會被嚇住,從而終止犯罪。但防狼報警器同樣存在兩個問題:1.如果地處偏僻,四周無人,那么即使大分貝求助也不會有人聽到;2.如果這個時候面對的是有前科的歹徒,極有可能激怒對方,招致更大的傷害。
第三類: 練散打,學格斗,學習女子防身術(shù)。在遇到危險時,與歹徒進行搏斗,對于人的力量要求非常高。無論是散打,還是女子防身術(shù),都是屬于格斗技巧,而在所有格斗中,對勝負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力量。
只有在雙方力量差距不大時,技巧才能發(fā)揮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拳王比賽會分有不同的重量級,因為每一級別的體重,所帶來的力量優(yōu)勢是天差地別。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任何技巧都是徒勞的。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系教授王大偉在《女子安全須知》講座上說道,除非練到女特警那樣的身手,否則女子防身術(shù)只會給自己惹來更大傷害。別說女生了,就算是男生,一旦遇到體型比自己強壯的歹徒,任何的格斗技巧都很難取勝。
至于踢襠、插眼等說法,在現(xiàn)實中的操作性就更低了。男性對襠部的保護意識根植于本能中,沒有受過長期訓練的女性,用足夠力道準確踢中對方襠部的幾率幾乎為零。對任何人來說,與歹徒進行搏斗都是高危行為,一切鼓吹可以對抗、制服的防身術(shù),都有很大可能成為害人術(shù)。
正確的呼救,關(guān)鍵時刻最能保命
那么,如何才能正確自救呢?對此,美國心理學界給出了一個標準化的指導建議:如果遇到需要求助的情況,不要面對大家呼救,一定要明確指向一個人尋求幫助。這樣的求救方式,才能避免悲劇發(fā)生。
2009年轟動全國的“小悅悅車禍事件”中,有18名路人經(jīng)過被撞倒躺在地上的小悅悅身邊,但他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漠視。
同類事件,美國也發(fā)生過。在紐約,一名叫基諾維斯的酒保被人尾隨,她打電話報警未遂,被人從背后捅了一刀。她大聲呼救,于是周圍住宅紛紛亮起了燈,歹徒因為害怕而離開,但是看到?jīng)]有人下樓后,又折返繼續(xù)施暴,最終基諾維斯被捅死在了街頭。
據(jù)《紐約時報》報道,歹徒行兇過程超過半小時,共有38人目擊慘劇,卻無一人幫助受害者,或者報警。這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旁觀者效應”案。
“旁觀者效應”也稱為“責任分散效應”,指由于有他人在場,而沒有對受害者提供幫助的情況。研究顯示,在緊急事件中,有他人在場反而會對救助行為產(chǎn)生抑制作用。且旁觀者人數(shù)越多,抑制程度越高。所以指向明確,對于呼救求助來說,至關(guān)重要。
此外,遇到手持武器的歹徒,馬上逃跑才是最實用的保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