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上
摘 要:文化作為軟實力反作用于經(jīng)濟。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五位一體,全面小康”建設的總體布局能夠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搞好群眾文化建設,無疑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促進。教育功能是群眾文化社會功能的一個主要方面。如何采取針對性策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好群眾文化的教育功能,本文進行了較為深入地探究。
關鍵詞:群眾文化;教育;針對性
一、更好發(fā)揮群眾文化的教育功能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職業(yè)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fā)的社會性文化。群眾文化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xiàn)象。
群眾文化最主要的社會功能之一是教育功能。就教育功能來看,其產(chǎn)生和功能的發(fā)揮,是以文化傳播為重要前提的。因為群眾文化傳播迅速、時效的發(fā)揮作用較快、且文化內容比較豐富,所以對群眾文化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帶來十分有利的優(yōu)勢。而優(yōu)秀文化的有效傳播,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達到提高教化教育作用的效果,向廣大勞動人民傳播相關的社會知識、科普知識、智能知識等,更好發(fā)揮群眾文化在思想政治上具有的教育功能。
二、群眾文化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教育的一個方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fā)展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充分體現(xiàn)當代中國時代精神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包含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大的方面。
群眾文化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其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必須遵從這個大局,并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在群眾文化教育活動中反復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它是當代中國建設什么樣的國家、構建什么樣的社會、塑造什么樣的公民的價值取向,它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價值宣示,借助群眾文化的教育功能,實現(xiàn)提高全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綜合素質,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全能公民。
三、群眾文化教育的針對性策略
1.群眾文化要肩負移風易俗的教育重任
每年清明節(jié)、寒衣節(jié)(古歷十月一日),一些地方還保留著給仙去的親人燒紙錢、燒紙衣的舊習俗,這對森林防火、環(huán)境污染帶來極大的隱患。針對這種情況,群眾文化部門就應該承擔起移風易俗的宣傳教化教育作用,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容易接受的文化方式方法,宣傳科學的文明的進步的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禮俗文化,讓人民群眾既傳承了紀念先祖的禮俗,又避免了森林火災和生態(tài)污染。
新中國的第一部婚姻法自1950年5月1日頒布實施以來,一直反對買賣婚姻,然而一些地方至今還存在彩禮居高不下、家暴事件屢見不鮮、鬧洞房傷人等諸多不文明的落后婚俗。對于這些陳規(guī)陋俗,我們的群眾文化部門就要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群眾文化教育活動,主動與舊的落后的群眾文化做斗爭,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入人心,達到移風易俗、樹立新風的良好效果。
2.群眾文化教育要針對地域的差別性
偏遠山區(qū),通常是迷信活動較為活躍的地方;車站、招待所、KTV歌舞廳等人口流動較大的地方,經(jīng)常是賭博、吸毒、色情等低俗文化的傳播區(qū);在個體工商戶居住較為密集的鬧市區(qū),經(jīng)常存在假冒偽劣產(chǎn)品、金錢至上、有錢就任性等拜金主義文化傳播的現(xiàn)象,等等。作為群眾文化部門就應該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摸清不同地區(qū)群眾文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群眾文化教育活動,確保群眾文化健康發(fā)展,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3.群眾文化教育要針對人群的差異性
不同年齡的人群,對文化的需求和選擇各有不同,少兒喜歡動畫、西游記等,年輕人喜歡KTV歌廳、廣場舞等,老年人特別是西北地方的老年人,他們喜歡秦腔劇、地方戲曲之類,作為群眾文化部門和群眾文化工作者,應該因人而異,因勢利導,采取針對性適宜性群眾文化教育活動,培養(yǎng)群眾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文化興趣愛好,讓群眾在娛樂休閑中受到文化教育,在情感宣泄中得到思想提高,在藝術陶冶中得到審美提升。
4.群眾文化教育的即時性對策
由于網(wǎng)絡媒體的大眾化便利化快速化,加之交通網(wǎng)絡的提檔增速,給群眾文化的傳播長上了翅膀,同時也對群眾文化健康發(fā)展和安全提出更高挑戰(zhàn),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必須做好充足的應對準備。
某地針對一時間賭博盛行,與之相伴的吸毒販毒泛濫的局面,在加強依法打擊的同時,及時啟動群眾文化工作的思想教育優(yōu)勢,大力開展禁毒主題演唱會,編演禁毒主題的地方戲曲,放映電視劇《破冰行動》,舉辦關于禁毒主題的群眾性征文大獎賽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教育活動。經(jīng)過幾個月的苦戰(zhàn),終于讓當?shù)厝罕娒靼踪€博、毒品是毀滅人性的惡魔,只有遠離賭博、毒品,才能擁抱幸福生活的道理。在廣大群眾團結一致反賭禁毒的強大攻勢下,盛極一時的賭博、毒品欲火最后終于被徹底撲滅,在反賭禁毒的實際斗爭中群眾文化教育功能的強大得到了驗證。這個案例,也對我們如何有針對性地發(fā)揮群眾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很好借鑒意義。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重要的組成部門,群眾文化可以說是新形勢下,群眾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載體。群眾文化是一個國家傳統(tǒng)文化、意識形態(tài)最本質的展現(xiàn),是廣大勞動人員在長時間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tài)。因此,有針對性地發(fā)揮群眾文化的教育功能,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發(fā)展建設,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韓明香.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chuàng)新[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
[2]張紅霞.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chuàng)新[J].藝術科技,2017.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