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靜
最近發(fā)現(xiàn)這樣一篇作文:“我今天吃了好多水果,有橘子、龍眼、香蕉、草莓、西瓜、芒果……”就這樣寫了兩頁紙,全是各種水果名,最后來了一句:“我吃得好飽??!”
這樣一篇拼命湊字?jǐn)?shù)的作文,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我把這篇作文說給其他的同學(xué)聽,沒想到,他們卻告訴我這不算什么,誰還沒有一些寫作文湊字?jǐn)?shù)的辦法??!
比如,寫一個自然段時,努力寫到下一行的第一格停筆,這樣就可以重新在下一行起頭,“浪費(fèi)”一行的格子;再比如,寫《我的偶像》這樣的作文時,可以寫一個外國人,這樣把他的姓名全稱多寫幾遍,也能湊上不少字呢……
聽了大家這些湊字?jǐn)?shù)大法,真是目瞪口呆!不過,這些方法在我看來并不高明,因為這樣一篇為了湊字?jǐn)?shù)而寫的作文,在老師那里一定得不到高分,畢竟,湊出來的很多都是廢話啊!
那么,如何才能把作文寫得長一點(diǎn)呢?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秘訣只有兩個字——細(xì)節(jié)。
只要學(xué)會如何將作文的細(xì)節(jié)寫具體,那么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把作文寫長啦!
我們先來讀一段《小公主和矮爸爸》里的文字:
小矮人正在整理一個對他來說很大的編織袋,袋子里似乎裝滿了空的汽水瓶和罐頭瓶。他有一個大人的腦袋,身體卻像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腳上穿著一雙像船一樣巨大的舊皮鞋,身上的衣服灰撲撲臟兮兮的。
“看啊!小矮人!”
“他長得好奇怪喲,怎么這么矮??!”
面對孩子們的圍觀和議論,小矮人熟視無睹,他把口袋扎緊之后,拖著沉重的袋子慢慢地向?qū)W校大門外面走去。圍觀的孩子急忙閃出一條路來,他們好像有點(diǎn)怕他。
這一段文字描寫的是小說里小公主的矮爸爸,我們細(xì)細(xì)來讀這段文字,“他有一個大人的腦袋,身體卻像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是對矮爸爸的外貌描寫;“腳上穿著一雙像船一樣巨大的舊皮鞋,身上的衣服灰撲撲臟兮兮的”是衣著描寫;“他把口袋扎緊之后,拖著沉重的袋子慢慢地向?qū)W校大門外面走去。圍觀的孩子急忙閃出一條路來”是行動描寫;“他們好像有點(diǎn)怕他”是心理描寫;“看??!小矮人!他長得好奇怪喲”則屬于語言描寫。以上這些外貌、衣著、行動、心理、語言描寫,都屬于人物的細(xì)節(jié)描寫。
因為有了這些細(xì)節(jié),我們在讀這段文字時,大腦里就像放電影一般,浮現(xiàn)出了形象生動的具體畫面。這就是細(xì)節(jié)描寫的好處,它不僅能讓作文寫得長,還能讓文字變得形象而生動。
我們再來讀一段我的學(xué)生趙蕓巧寫品茶的文字——
阿姨開始泡茶了。桌上的紫砂杯泛著一抹淺淺的藍(lán)光,綠瑩瑩的龍井茶葉躺在杯中,形狀扁長如雀舌。阿姨往杯中倒入一些沸水,只見茶葉上下翻轉(zhuǎn)了幾圈,不一會兒,一股淡淡的茶香便飄散開來了。我性急地想端起杯子一口喝下去,阿姨連忙說:“別急,再等一會兒才好。”于是,我只好安靜地坐著,盯著那杯龍井茶。茶葉好像并不急于下沉,而是悠然地浮在水面上。漸漸地,茶葉在杯中伸展開來,茶湯轉(zhuǎn)為淡淡的綠色,柔和淡雅,真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呢!
“好了,可以品茶了!”阿姨大聲宣布道。這時,我倒有些舍不得了,還想多看上幾眼。端起杯,呷一口,唇齒之間頓時充滿了茶香,清新醇厚。龍井茶仿佛是一支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畫、一首春天的詩,讓品茶的人瞬間置身于一派濃濃的春色之中,心曠神怡。
品一口茶看似很簡單的幾個動作,但是在蕓巧小朋友的筆下,卻被寫得細(xì)致入微。她是從哪些角度來寫品茶的呢?你瞧,阿姨泡茶之前,小作者寫了紫砂杯的藍(lán)光,茶葉的顏色、形狀,倒入沸水后茶葉翻轉(zhuǎn)、浮沉、舒展的姿態(tài),茶湯漸變的顏色,這些是從視覺角度進(jìn)行的描寫;小作者從一開始“性急地想端起杯子一口喝下去”到后來的舍不得喝,以及品茶后的種種聯(lián)想,這是從心理的角度寫作;唇齒之間的茶香,這是從味覺的角度來描寫;淡淡飄散于空氣中的茶香味,這是從嗅覺角度的描寫。此外,這篇作文在原文中還寫到了阿姨提到的一則有關(guān)龍井的傳說故事,這是從聽覺角度的描寫。
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心理等角度來描寫的內(nèi)容,同樣屬于細(xì)節(jié)描寫。因為有了這些內(nèi)容的描寫,品茶不再是一秒鐘完成的動作,而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被放大了許多倍,讓讀者腦海中過電影一般,真實生動。
用湊字?jǐn)?shù)的方法把文章寫長并不是好辦法,學(xué)會細(xì)節(jié)描寫,從不同的角度將人、事、物、景寫具體,寫得生動如在讀者眼前放電影一般,這才是本事呢!
(作者系安徽大學(xué)兒童文學(xué)專業(yè)研究生,“陽光姐姐”書系執(zhí)行主編。)
編輯 繆成雅 5029789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