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麗 吉祥希
摘? ?要:2018年初,法國提出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AI造福人類》。報告針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如建立跨學科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發(fā)超級計算機、提升科研工作吸引力、吸引人工智能專業(yè)人才、進行人工智能專業(yè)教育培訓、保障人工智能教育中的性別比例均衡等。與此同時,該報告也指出,教育需要變革,以適應人工智能時代,并提出了發(fā)展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部門職能轉型等措施。文章對法國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中的教育相關舉措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法國 人工智能 《AI造福人類》 教育變革
當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中國、加拿大、美國等眾多國家紛紛出臺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法國也十分重視本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地位,著力加強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與創(chuàng)新,以提升國家競爭力。2018年,法國出臺了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AI造福人類》(AI for Humanity)。[1]
一、提出背景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世界面貌。法國認為,該領域前景廣闊,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機遇,發(fā)展人工智能是國家的責任。為深入討論國家人工智能發(fā)展事宜,法國于2018年3月28日在法蘭西公學院(Collège de France)召開“全國人工智能研討會”[2]。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表態(tài)稱,要“力爭將法國建設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強國” 。隨后,法國出臺《AI造福人類》這一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
《AI造福人類》報告的出臺旨在推動法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健康發(fā)展。其中包括三個核心問題:一是法國未來應如何培育和吸引世界各國的人工智能專業(yè)人才并為其提供科研及研發(fā)土壤;二是如何進一步挖掘法國的數據庫,在擴大數據庫開放度的同時,保護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三是在倫理規(guī)范上,如何保障人工智能發(fā)展過程中算法、數據使用等透明度與合理性,避免人工智能的不當發(fā)展而帶來的危害或恐慌。從以上問題出發(fā),《AI造福人類》報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政策制定、環(huán)保事業(yè)、科學研究、國民就業(yè)、倫理道德、社會公平6個板塊明確了人工智能在每一板塊上發(fā)展的關鍵——“基于數據的經濟政策”“更靈活、更有影響力的科研”“預測及控制就業(yè)影響因素”“綠色經濟發(fā)展”“人工智能倫理規(guī)范”“更包容、更多元的人工智能”;第二部分進一步闡述了教育、醫(yī)療、農業(yè)、交通、國防五個社會關鍵領域中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與可能引發(fā)的變革。作為法國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AI造福人類》為法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本著為中國人工智能的科研、人才培養(yǎng)以及教育改革提供借鑒的出發(fā)點,本文選取了《AI造福人類》報告中與教育領域相關的部分內容進行梳理分析。一方面,本文參考報告中“更靈活、更有影響力的科研” 和“更包容、更多元的人工智能”部分,對法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與人才培養(yǎng)舉措進行描繪;另一方面,針對報告中五大焦點之首“人工智能推動教育改革”進行解讀。文章的最后,結合法國的人工智能舉措,根據我國的發(fā)展現狀,為我國的人工智能的人才培養(yǎng)、科研和教育改革提出建議。
二、法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
與人才培養(yǎng)舉措
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是關乎國家未來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在世界范圍內吸引世界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如何培育更多專業(yè)人才并為其提供研發(fā)土壤是法國人工智能戰(zhàn)略關注的核心問題。
(一)助力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
《AI造福人類》報告指出,法國數學及人工智能領域科研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科研成果的產業(yè)轉化及經濟效益仍然薄弱;大量科研人員流向美國,造成法國人才流失;專業(yè)人才教育培訓仍需加強。為了解決以上人工智能領域中的科學研究問題,報告提出三大舉措:建設跨學科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發(fā)超級計算機、提高科研工作吸引力。
第一,建設跨學科人工智能研究所。建立國家級研究中心是法國推動人工智能科研發(fā)展的核心舉措。通過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評估與選拔,法國建立了3個跨學科人工智能研究所(Instituts Interdisciplinaires d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簡稱“3IA”)。在“跨學科”理念指導下,各研究所從不同角度開展研究,以培養(yǎng)和整合研究者、工程師、青年學生等科研力量。目前,“3IA”平臺下的研究項目有: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MIAI項目、尼斯大學蔚藍海岸項目、巴黎大學Prairie項目、圖盧茲大學Aniti項目[3]。3個研究所分別位于法國的北部、西南部、東南部,有利于分配和調動國家整體科研積極性。
第二,研發(fā)超級計算機。算法工具對人工智能研究至關重要,法國計劃加快研發(fā)專門輔助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型超級計算機,為學者科研和企業(yè)技術應用提供有力工具。這一超級計算機將配合歐洲的私人云端使用,其計算速度快、儲存能力卓越,將更好地滿足人工智能研究的需求。據法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chuàng)新部公布的“人工智能研究國家戰(zhàn)略導向”所述[4],至2022年,法國計劃新投入1.7億歐元用于AI算法工具研究,并預計于2019年落成歐洲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研究中心;在支持技術團隊發(fā)展方面,政府將新增2500萬歐元資金投入,促進AI算法數據共享,滿足科研需求。
第三,提高科研工作吸引力?!禔I造福人類》報告指出,與互聯網巨頭公司(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相比,科研工作對應屆生吸引力尚顯不足,由此造成眾多青年人才拒絕選擇科研職業(yè)。對此,法國計劃將科研工作起步工資翻倍,提升科研工作對法國本土及國外青年研究者(尤其是有經濟負擔的高學歷移民)的吸引力。
(二)促進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yǎng)的相關舉措
專業(yè)人才是科研的基本前提。為了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法國人工智能戰(zhàn)略也明確提出了一些促進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yǎng)的相關舉措。特別是作為《AI造福人類》戰(zhàn)略的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yǎng)舉措在2018年11月28日發(fā)布的“人工智能研究國家戰(zhàn)略導向”[5]中體現得更為明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吸引人才赴法開展研究,新增碩博士學科點、擴招碩博士研究生、提高科研經費。目前,法國已有超過5000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員,250多支科研隊伍,35個人工智能碩士授予點。2019年,法國將新增40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yè)的院校,雙倍擴招人工智能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人數從250名上升至500名。此外,自2018年初以來,法國已啟動61個人工智能研究項目,累計投入資金2700萬歐元。與此同時,至2022年,政府將再撥款1億歐元支持國家科研署(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ANR),用于對人工智能研究及應用的專項支持。
第二,吸引更多私立企業(yè)參與人工智能發(fā)展。法國鼓勵大中型企業(yè)、小微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等開展工程師培訓,聘用高端科技人才,采用最新科研成果,鼓勵企業(yè)以豐富的形式參與和推動人工智能的相關研究,并從中獲益。
第三,豐富和優(yōu)化人工智能專業(yè)教育培訓。例如,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及團隊,提供實習、見習機會,組織創(chuàng)新競賽,增加雙學位授予數量,為相關專業(yè)碩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學金等。
第四,協調管理,促進科學研究交流。在科研上,不斷組織研討會,共享研修信息,開展合作實習等。在管理上,政府將簡化行政手續(xù),為科研合作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
此外,為了解決目前法國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科研及企業(yè)中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法國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例如,法國提出在2020年前實現全國大學預備班(Classes préparatoires)、大學校(Grandes écoles)、公立大學(Universités)的信息技術類專業(yè)女性學生比例不低于40%;向世界其他國家學習經驗,通過調研、分析在提高女性學生比例上成果顯著的案例,如挪威科技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為本國實踐提供借鑒;使各類教育教學參與者樹立正確意識,包括幫助學生樹立對信息學科及個人能力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培訓教師以發(fā)揮教師在教育中的引領作用,要求學校管理者實施推動信息教育公平的相關舉措等。
三、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
可能引發(fā)的變革及其政策舉措
教育領域是《AI造福人類》戰(zhàn)略關注的第一大焦點。報告中提到,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物聯網使得人們時時刻刻都與網絡聯通;學校教育、技能培訓、繼續(xù)教育的界限逐漸模糊,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必須。因此,教育領域必須開展更多的科學實驗,加快探索人工智能服務教育與改革教育的廣闊前景,使教育能夠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時代。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可能引發(fā)的改革包括更加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教育數據開發(fā),變革教育關系等。為了促成這一改革,法國政府也將提供一些政策支持,如促進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推動教育部門職能轉變等。
(一)人工智能可能引發(fā)的教育變革
1.更加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未來職業(yè)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還須教會學生應對時代變化、進行自我調整和提升。因此,教育教學應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社交能力、應變能力。為此,法國將采取如下行動:第一,鼓勵和推廣旨在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試驗,通過資金資助、資源共享、研討交流等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志愿精神、團隊合作能力;第二,設置創(chuàng)新能力指數,評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掌握發(fā)展動態(tài),但不與成績掛鉤,避免學生壓力過大或引發(fā)學生的自卑情緒;第三,評估教師培訓平臺,注重發(fā)展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第四,開發(f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工具。
2.更加重視教育數據開發(fā)
人工智能對學習者的觀察與記錄為研究者提供了學生學習模式、學習過程等大量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對學習者本身或教師團隊調整學習策略和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學中的作用,法國將為教育數據的采集提供便利,同時注重保障信息安全與合理使用。具體措施包括:其一,研究團隊規(guī)劃數據需求,在獲得學習者及教師團隊的允許后進行數據統計;其二,在尊重學習者的權利及意愿的前提下,將教育數據盡可能開放共享,如開發(fā)私人數據云端,保障學習者對其教育數據內容及使用的知情與監(jiān)督;其三,持續(xù)記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并形成個人數字檔案,方便教育信息的分享與再使用。
3.進一步推動教育關系變革
人工智能產品可以幫助教師完成重復性、低難度的工作任務,使教師可以將時間投入到更為重要和有意義的事情之中。例如,教師不僅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提供的實時、個性化信息了解學生狀態(tài),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與家長就學生及教學過程進行更準確、更高效、更有針對性的溝通。在這種情形下,傳統的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的關系,也將發(fā)生一系列的改變。教師與家長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是當前需要研究的關鍵問題。
(二)促進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
為了推動以上教育變革,法國政府計劃推出一系列支持舉措,大力發(fā)展教育技術產業(yè)。舉措包括鼓勵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科研實驗,提高政府對教育技術領域的資金支持,打通新型教育產品進入教育市場的途徑,加強與互聯網教育巨頭(如亞馬遜Kindle電子書、谷歌學術、領英等)的溝通與協作等。同時,政府特別強調教育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要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道德約束,使教育產業(yè)發(fā)展服務于本國國民教育。
此外,在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的背景下,法國政府要求國家教育部及高等教育、科研與創(chuàng)新部也注重自身職能轉變,為各類創(chuàng)新項目落實提供便利,推動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激發(fā)公民對人工智能的熱情及反思,暢通教師、教育部門人員、企業(yè)家、社會組織間的溝通交流。
四、結論與思考
為了將法國建設成世界人工智能強國,法國推出眾多舉措,如建立研究中心、儲備與吸引人才、增加經費支持、加強教育培訓等。在教育教學上,法國提出,教育要適應人工智能時代要求,進行相應的變革,并探索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推動作用。與法國相似,中國同樣將發(fā)展人工智能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相關政策舉措,如2017年國務院發(f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6],2018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7]等。中國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愿景是到2030年中國的人工智能理論、技術、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中心。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參考法國國家層面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報告中教育相關舉措,結合當前中國現狀,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在科研上,針對我國缺少重大原創(chuàng)成果,科研機構和企業(yè)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tài)圈和產業(yè)鏈等問題[8],建議:第一,鼓勵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凝聚成多個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集群,以產生更多創(chuàng)新性成果;第二,為科研工作者“松綁”,適當延長科研考核周期,減少急功近利的學術發(fā)表,給學術研究人員更多自由時間從事基礎研究;第三,適當提升科研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增加科研工作的吸引力。
在人才培養(yǎng)上,國家已經提出要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yǎng),特別是從中小學開始加大人工智能相關課程的比重。然而當前的一些教師缺乏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知識,師資短缺問題嚴峻。在2019年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智能+”,加強“人工智能+教師培訓”的相關工作的推進,一方面要為專業(yè)教師提供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與指導,另一方面要為一些非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普及化培訓,幫助其了解人工智能發(fā)展現狀,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yǎng)。
在教育變革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教育教學,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例如,人工智能增強型學校、人工智能助教等,通過自適應系統衡量學生發(fā)展水平,提供相應的輔導。又如,鼓勵人工智能與在線教育結合,提升在線教育質量。人工智能可以依據大數據技術更好地進行在線學習評估,支持個性化學習,并為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的學習者提供相應的支持。另一方面,對于一些人工智能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學科與專業(yè),要進行系統調整與規(guī)劃,如英語等語言類專業(yè),人工智能的翻譯和語音識別服務已經在市場上有許多應用,需要適應當前的技術發(fā)展現狀調整學科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AI for Humanity[EB/OL]. https://www.aiforhumanity.fr/,2019-03-19.
[2]Collegé De France. Le Jeudi 29 Mars Au Coll?魬ge de France : Sommet 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EB/OL].https://www.college-de-france.fr/site/actualites/Le-jeudi-29-mars-au-College-de-France-sommet-intelligence-artificielle.htm,2019-03-18.
[3]Inria.Interdisciplinary Institut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3IA): The Four Selected Projects[EB/OL].https://www.inria.fr/en/news/news-from-inria/four-3ia-projects-selected,2019-03-15.
[4][5]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de la Recherche et de lInnovation.Stratégie Nationale de Recherche en 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EB/OL].http://www.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cid136649/la-strategie-nationale-de-recherche-en-intelligence-artificielle.html,2019-03-18.
[6][8]中國政府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2019-03-16.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804/t20180410_332722.html,2019-03-19.
編輯 呂伊雯? ?校對 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