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休假制度的設立旨在保障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維持積極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我國《憲法》明確提出,要規(guī)定職工的休假制度,建立職工休息的配套措施。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首次對帶薪年休假制度作出原則性規(guī)定,2008年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又對帶薪年休假的時間及制度操作辦法等內容進行細化。在制度層面,國家已經為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搭好了架子。但我國企業(yè)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率較低,人民法院在勞動爭議案件審理中也發(fā)現涉及休息、休假的爭議較為普遍。
據粗略統(tǒng)計,在勞動爭議案件中,近三分之一涉及帶薪年休假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有的企業(yè)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直接或間接地侵犯職工休假權;另一方面,源于勞動者對帶薪年休假制度存在盲點和誤區(qū),不能合理、有效地保護自己。在這些案件中,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帶薪年休假天數、報酬補償計算、年休假約定不合理等問題上。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guī)定,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普遍來說,只要是建立合法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連續(xù)工作滿1年后,都有權享受年休假,而且休假期間工資正常發(fā)放。
同時,根據法律規(guī)定,下列人員不享受當年的帶薪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guī)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勞動者將上述法律規(guī)定中的“連續(xù)工作滿1年”和“累計工作”相混淆。在這里,給大家做一簡要的區(qū)分:
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前提是“連續(xù)工作滿1年”。法律規(guī)定“連續(xù)工作滿1年”,是指勞動者在參加工作后曾經在同一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連續(xù)不中斷工作滿12個月。勞動者在符合參加工作后曾經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條件后,此后年休假時間以當年度在用人單位以工作的時間計算。而“累計工作年限”是以實際工作時間為標準,是全部工作時間的相加。簡單而言,“連續(xù)工作滿1年”關系到勞動者從何時開始享受年休假,而“累計工作”關系到勞動者可以享受年休假的天數。關于連續(xù)工作和累計工作時間的證據,可以通過檔案記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勞動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材料加以證明。
根據規(guī)定,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已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為了使大家更為直觀地了解,我們結合一則案例來進行解讀:
小張已經在A公司工作了10年,從A公司離職后,休息了幾個月,2013年8月1日入職B公司,在B公司工作期間一直沒有請過年休假。2014年12月31日,小張離職,要求B公司支付其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的未休年休假工資。
法院審理后認為,小張已經累計工作滿10年,可以享受的帶薪年休假天數為每年10天。因為小張已經符合“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的條件,因此在2013年8月1日入職B公司后,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年休假天數按照小張在B公司工作過的日歷天數進行相應折算。
此外,《年休假實施辦法》第9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tǒng)籌安排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的,應征得職工本人同意。”即單位可以在第二年安排補休上一年度的年休假,可見年休假存在可以集中、分段和跨年度安排的特點。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以及國家和自治區(qū)規(guī)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和民族節(jié)日等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對確因工作需要,應休未休天數可享受日工資300%的帶薪年休假工資報酬。
在法院審理中,發(fā)現一些企業(yè)會在規(guī)章制度、員工手冊、勞動合同中附加“當年帶薪年休假沒有休完的,將在年底或次年年初清零”等類似規(guī)定。因此每到年底,這些公司的職工們往往被迫扎堆休假,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這樣的規(guī)定合理嗎?在此提示大家,這樣的規(guī)定不合理也不合法。我們前面提到,年休假可以跨一個年度安排,用人單位不能以跨年為理由隨意將員工的未休年休假清零。如果勞動者當年度尚有年假未休的,可以與單位協商在次年補休,或者要求單位按照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值得注意的是,這里300%的工資補償,其中是包含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的。
緊張忙碌工作的同時,需要適當的休息與放松。希望本文能幫助大家解決年休假“不敢休、不會休、不能休、無補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