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雨沁
(武漢理工大學,武漢 430070)
在動畫的歷史長河中,最先孕育出來的是二維動畫?,F(xiàn)有環(huán)境下,它在成熟度極高的藝術形式和獨有藝術風格的支撐下,在文化生活中找到了立足之地,并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隨著科技的進步,三維動畫的崛起,描繪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世界,更是極大地刺激著我們的感官。然而不論是二維還是三維,都有著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所以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已是動畫電影發(fā)展的一個趨勢,二者結合情況下,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的繪畫性和生動性實現(xiàn)了有機結合,動畫電影層次感更豐富,觀賞性更強、效果更佳。目前,很多動畫電影都對此技術進行了運用。然而《蜘蛛俠:平行宇宙》則是開發(fā)了新的技術讓這兩者結合的方式貫徹全片,并且將它們的特色凸顯得淋漓盡致,它的制作初衷是:“并非將漫畫轉(zhuǎn)變?yōu)閯赢?,只是讓漫畫做出相應的運動?!?/p>
二維動畫電影以強烈的裝飾感著稱,它往往弱化了場景的空間感,以及角色的立體感和光影效果,強調(diào)的是主體的表現(xiàn)力和畫面的裝飾性。二維動畫電影的手法主要以平涂為主,不同的顏色以塊面相接,線條因畫師的風格而生動,畫面也極具繪畫性。因為所有的元素都需要畫師刻畫,雖然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但是工作量十分巨大,往往需要很長的工作周期才能完成一部影片。
立體感三維動畫電影的優(yōu)勢在于,場景層次清晰豐富,視覺效果逼真寫實,色彩漸變流暢,所有元素的質(zhì)感可以清晰地得以區(qū)分,光影效果以及鏡頭切換自如,比二維動畫制作起來少了很多麻煩。但正因為這些麻煩,使得畫面過于規(guī)整,少了些靈氣。
> 圖1 二維線條在三維模型中的表現(xiàn)
二維與三維結合的動畫電影可將二維的繪畫性、裝飾感與三維的立體感、真實感結合起來,實現(xiàn)視覺效果的最優(yōu)化。在畫面的處理上,二維的概括性和三維的質(zhì)感,將畫面中復雜和簡單的元素區(qū)分開更有利于形成畫面的空間感。兩種藝術形式的對接下,有更大的空間留給制作者們進行創(chuàng)作,可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互相結合使畫面更具多樣性,包括藝術類型、繪畫方式、展現(xiàn)形式等。每一個點、每一根線在此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的藝術效果必然是異彩紛呈。二維與三維結合動畫,增強了刻畫面細節(jié)的塑造,將繪畫性和真實性結合在一起,更好地表現(xiàn)出動畫電影的質(zhì)感,真正能將觀眾帶入到影片中。
1.色彩
二維和三維動畫的結合,豐富了動畫色彩的層次,塑造的事物虛實有度,裝飾性更強且更有立體感。加入手繪的元素,使畫面更有生氣、更靈動,更具有藝術感。將二維的色彩表現(xiàn)加入到三維空間中,能更好地概括色彩關系,筆觸的加入也使得刻畫對象更有細節(jié)和質(zhì)感,畫面更有觀賞性。
《蜘蛛俠:平行宇宙》將城市場景大致分為白天與夜晚,白天的場景色彩大多采用了明亮、艷麗的純色來表現(xiàn)欣欣向榮的美國街道和積極向上的校園風光。夜晚場景才是這部電影的重頭戲。夜景加入了充滿未來感的賽博朋克這種具有實驗性的畫面效果,打破了感官維度的體驗。賽博朋克城市的出現(xiàn)是為了與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背景基調(diào)相呼應,構建出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一方面未來城市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另一方面這座城市也充斥著人性的黑暗——非法貿(mào)易、底層幫派,社會動蕩。但是朋克文化通過黑暗反向地描繪著黑暗中的掙扎和希望。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并不是電影中設定的次元世界。影片中有技術的依托,呈現(xiàn)出紐約五彩斑斕極具未來感的賽博朋克城市。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城市令人目不暇接,高樓浮動的線條隱喻著社會的動蕩,小蜘蛛在樓頂俯瞰著這一切,將邪惡勢力抹殺于搖籃之中。
2.造型
動畫作品的靈魂就是角色的塑造,憑借新穎和夸張的造型設計使得人們喜愛并記住,通過角色的人生態(tài)度與人格魅力吸引人們追捧與學習。二維與三維結合動畫角色豐富多樣,角色塑造可以利用不同的象征符號來表現(xiàn)不同風格,例如種族符號、時間符號、文化符號等等。
制作者在其中有極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將自己的想法投入到影片中,使影片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中,角色的造型是根據(jù)“平行宇宙”這一概念驅(qū)動的。故事的主人公們從不同的時空穿越而來,不同風格的塑造清晰地將他們區(qū)分開來。1933年的暗影蜘蛛俠因為其時代特征,戴復古皮頭套和護目鏡,身著一戰(zhàn)空軍軍服,那時正是美國大蕭條時代,經(jīng)濟衰退、失業(yè)浪潮、黑幫盛行,人們需要強硬的形象來為生活增添安全感,暗影蜘蛛俠就是一個推崇正義、以暴制暴的硬漢偵探形象,并且這位偵探在電影中對魔方著迷的反差萌十分討喜。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應其年代并沒有用3D技術制作,而是用黑白素描和黑白渲染的表現(xiàn)形式制作,雖然與其他的角色的區(qū)別有些大,但是在這部電影中的存在并不奇怪,并且這種大對比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從未來Earth-14512穿越回來的日系少女潘妮·帕克,在電影中用了相對平面的建模和打光,小蘿莉沒有精致的膚質(zhì)和發(fā)絲但是表情和動作與其他角色一樣生動,因此這個駕駛著機甲的少女蜘蛛俠具備了一切日漫當中的少女元素。蜘蛛俠誕生于1984年,波普藝術是他的風格特征。他的肢體、動作、語言無不透露著超現(xiàn)實主義的荒誕感。小黑蛛、蜘蛛格溫和中年彼得處在同一個年代,所以呈現(xiàn)的方式都是美漫風格,只在人物外表進行區(qū)分,小蜘蛛是街頭hip-hop風格,格溫是精致干練風格,中年彼得是油膩邋遢風格。將六個年代差異巨大的角色放在同一個畫面中,是這部電影創(chuàng)作者天馬行空腦洞大開之作,令人眼花繚亂卻又賞心悅目。
三維動畫的真實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元素的質(zhì)感和場景的空間感受上,三維技術要求較高,必須要符合人類的邏輯,才能使人們感受到真實性和交互感。二維進駐后,三維規(guī)整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更加新穎、刺激。
1.空間層次
《蜘蛛俠:平行宇宙》為了追求漫畫的視覺效果,制作者將膠版印刷的效果融入其視覺表現(xiàn)中。絲網(wǎng)的特性是實現(xiàn)不了顏色的漸變,只能通過顏色的疊層表現(xiàn)變化。絲網(wǎng)印刷機關閉后,假若顏色不對且比較混亂,就無法辨別出所印刷的顏色,模糊感非常強。索尼將它當作電影攝影技術進行運用,對焦點事物進行拍攝的時候,看似是因為色彩偏移才導致場景失焦的出現(xiàn),然而攝像機拍攝的感覺依舊存在。所運用的規(guī)則為,對平滑漸變進行規(guī)避,假若存在漸變區(qū),其實現(xiàn)可以借助于點狀圖案,他們的不勻稱剛好與漫畫中的陰影線相吻合。
2.IP形象
漫威在十多年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過程中,對鋼鐵俠、美國隊長之類深入人心的演員形象進行了刻畫,不同電影劇情的關聯(lián)度日益提高。由點及面,對平行宇宙推翻重啟的頻繁運用,會將MCU的前期積累全部推翻。
《蜘蛛俠:平行宇宙》率先展開了嘗試,運用多種畫風、故事情節(jié)和電影細節(jié),同時對《蜘蛛俠》系列電影作品進行了引用。此種次元壁破碎感,能夠?qū)⑷藗兯鶆?chuàng)造的“美漫的平行宇宙”這種遍地都是的、難以名狀的印象,借助于畫面進行展示。不管是對索尼創(chuàng)作公司,還是對“漫威”IP而言,《蜘蛛俠:平行宇宙》都稱得上是取得的巨大突破。
線條這種基本元素對于動畫是相當重要的,二維和三維動畫中,線條除對人物表情、形象和性格等特征進行描述之外,還能實現(xiàn)對畫面靈魂的展現(xiàn)。《蜘蛛俠:平行宇宙》視覺總監(jiān)指出:“我們翻閱漫畫書可以發(fā)現(xiàn),角色面部線條能夠賦予他們情感,線條具有極強的變動性,和人體結構關系不大”。所以,制作者在角色的面部加入了二維線條,線條的粗細、長短由手工繪制,所以它多少會有缺陷,這也恰好證明了人物的不完美以及畫面的漫畫感(圖1)。迪米安解釋說:“這些線條存在于模型內(nèi)是結構構成單元,無需運動也無需進行情感的表達,像耳朵線條等。它們具有形態(tài),卻不用進行情感的展現(xiàn),在手繪感塑造過程中,其重要性是想當強的,人們會感受到你是在慎重思考后才對線條進行了添加。”
鏡頭是整部電影的視角,觀眾透過鏡頭看到導演所表達內(nèi)容的角度。對二維和三維進行綜合運用創(chuàng)作出來的電影,內(nèi)容層次感強,畫面視覺更加多樣。與其他3D動畫電影相比,動態(tài)模糊是《蜘蛛俠:平行宇宙》的鮮明特征。正常情況下,這將直接影響到攝像機運動頻次和攝影風格,在動態(tài)模糊缺失的情況下,鏡頭頻閃情況會就此出現(xiàn)。視效總監(jiān)卻不想用過于傳統(tǒng)的方案去解決這一問題。受到相機快門的啟發(fā),藝術家們可以主體的速度線來繪制線條。為了避免在快速攝像機鏡頭下任何東西看起來都是平滑的、漸變的或者是模糊的,他們運用了圖形化的方式取代它。就動畫而言,索尼的完成方式主要為一拍二,一拍一或一拍三,此種做法對工作室恒定動速效率下的效果模擬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視效部門應該對適用于動畫模擬的方法進行尋找。藝術家們創(chuàng)新性地進行了中間幀的篩選——用一拍二方式拍攝動畫的時候,模擬角色衣服面料的難度相當大。想要確保衣物運動具備連續(xù)性,索尼運用solve函數(shù)對圖像進行了運算,同時在中間幀方式支撐下對此困難進行了化解,此種情況下,中間幀就此產(chǎn)生,然而它能實現(xiàn)對連續(xù)動畫的模擬。
索尼想達到的就是不完美的、藝術家手繪的效果。高潮部分的爆炸、飛濺、噴射,包括汽車的燈光特效都采用了二維的視覺效果。圖像工作室沒有對效果模擬器進行運用,而由二維特效師對動態(tài)流程進行分解,二維動畫師收到簡單設計圖后,建立二維特效手繪動畫庫,方便動畫師對多種特效效果進行組合。
二維和三維相融合的動畫電影,匯集了制作者的智慧和現(xiàn)代科技。不僅僅是二維與三維形式上的互補,也是人類在面對未來科技時的一種懷舊的情懷所在。它也如歌曲和文字一樣,是一種語言形態(tài),可以表達情緒與思考。二維和三維相融合的動畫對虛擬鏡頭進行了運用,生活再現(xiàn)感和表達感非常強,畫面節(jié)奏和韻律就此形成,影片情緒得到了表達,鏡頭影視美感由此產(chǎn)生。
“科幻類作品應該對全新類型進行創(chuàng)造,未來的孤立和彷徨感不一定會出現(xiàn),應該是比較新穎且希望滿滿的?!薄吨┲雮b:平行宇宙》將各種不可能變成可能。并不一味追求寫實流暢,反而在制作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建立了一套獨特的動畫流程,還有多項自家研發(fā)的技術申請了專利,在視覺方面稱得上是動畫片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