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要: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工作的深入開展,集體資產管理問題逐漸突顯出來,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成為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主要任務。從陜西省漢中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來看,其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區(qū)域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此,本文在提出該項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農村;“三資”管理;集體經濟
資本管理是集體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對維持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的影響較大。漢中市相關政府部門對當地農村的集體資金、資產及資源的管理工作進行研究發(fā)現其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分析制定了各項解決措施。以期加強“三資”管理,推動當地農村集體經濟進一步發(fā)展。
1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基層管理組織整體水平不高
從當農村管理工作來,基層管理組織的整體水平偏低,領導管理人員的工作思想與工作方式存在極大的問題,導致管理工作水平較低,對集體“三資”的管理不到位。部分農村管理人員的政治思想覺悟不高。部分基層管理組織實行“一言堂”,導致許多經濟建設決策缺乏民主性,導致村集體“三資”浪費降低其利用率與經濟效益。部分村莊的管理組織人員流動性大,多數人員缺乏業(yè)務水平較低,導致管理工作缺乏規(guī)范性,降低其管理工作效力。
1.2“三資”賬務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資”賬務的登記等工作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三資”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從漢中市有關部門的相關調查工作來看,部分農村“三資”的登記、管理等工作上存在缺陷,其工作質量較低,降低了整體工作水平【1】。隨著農村管理工作的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對資金的登記管理工作做得較好,所以其問題主要體現在農村集體資源的登記管理上。主要體現在土地資源尤其是“四荒”土地資源的登記管理上,相關人員的登記工作做的不全面、不細致,導致對該部分資源的理解不清,不利于資源的高效開發(fā)與利用。此外,我國為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通過許多途徑促進農村集體資產增加,但其產權界定存在問題,影響了利用效率。
1.3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難度大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財務應由農村經營管理機構進行審計,并由財政、監(jiān)察、公安等部門進行協(xié)助審查。但從當前的審計工作來看,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較低。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基層審計人員的業(yè)務能力不強,影響了審計工作水平;二是審計工作開展的不規(guī)范,導致審計工作不到位。審計工作質量低會降低管理工作水平,無法及時發(fā)現并改正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務工作中的問題。
1.4部分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不透明
當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不透明,為管理工作帶來兩大問題。一是對“三資”管理工作不公開,會導致村民對其工作內容了解不全面,不利相關工作開展,甚至會導致村民與管理者之間產生矛盾。這將會大大降低農村集體經濟的良好建設,影響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進行;二是管理工作不公開,降低了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監(jiān)督水平。
2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加強農村管理組織建設工作
加強基層領導班子建設,構建優(yōu)秀的村管理組,對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優(yōu)秀的管理組織可促進“三資”管理工作中各項決策準確性、科學性的提高,確保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資金、資產與資源得到最高效的應用,促進新農村經濟經濟建設水平提高。
抓住當前我國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此作為基礎,對當地基層管人員進行教育管理工作【2】。加強對基層領導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與工作業(yè)務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通過教育加強管理人員遵紀守法意識,提高其政治思想覺悟,更好地投入到“三資”管理的工作中。通過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業(yè)務水平,促進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
根據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任務,設立專門的管理人員,對“三資”工作進行專項管理。這樣可避免農村建設工作之間的干擾,提高該項管理工作的質量。管理人員必須深入了解“三資”管理工作的具體內容,做好“三資”登記管理工作,為“三資”的利用提出最合理的決策建議。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現集體經濟的進一步建設發(fā)展。
2.2強化“三資”管理工作
在“三資”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掌握集體資金、資產與資源的實際情況,制定最高效的發(fā)展計劃。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做好“三資”賬務的登記工作,準確了解集體經濟中有可利用的資金、資產與資源。為此,相關管理人員應建立標準的“三資”動態(tài)管理檔案,對“三資”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的記錄管理。在日常的經濟管理工作中認真記錄“三資”每一次的使用途徑,以及每個項目所取得的收益,同時妥善保存各種收據等相關資料。定期進行賬務核算清查工作,保證賬務真實準確,及時發(fā)現資產流失等問題,明確其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做好補救措施。在登記核查后,進行分析整理與歸檔保存,從“三資”賬務判斷其當前的開發(fā)使用效率,以及時調整“三資”的使用策略,保證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可持續(xù)開發(fā)與利用,實現單位資源效益最大化,推動新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集體土地資源的管理,做好各種荒地的開發(fā)利用工作。漢中市各村(鎮(zhèn))范圍內有許多的荒地資源未得到開發(fā),其合理利用可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效果提升。所以“三資”管理人員要做好這部分資源的登記管理工作,利用先進的技術方法準確了解這部分資源,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做到最高效的開發(fā)與利用。此外,做好新增集體資產的產權劃分與管理工作,保證其良好使用。
2.3完善村集體財務審計工作制度
為保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正常進行,相關管理部門要促進基層“三資”管理財務審計制度不斷完善,保證審計工作質量以督促管理工作的穩(wěn)定進行。一方面,完善審計人員管理制度,對審計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進行嚴格管理,保證基層審計人員認真投入到工作中。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身上,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落實;另一方面,完善審核工作制度,對該項工作內容與方式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保證審計工作規(guī)范、標準地落實。通過管理制度,對審計工作進行嚴格要求,為“三資”的登錄、分析、管理等工作提供標準化指導,以此促進“三資”管理的登記、管理等工作的整體水平提高。制定村民審計制度,由村民對本村的“三資”管理賬務進行公開,以此保證村民的知情權與監(jiān)督權,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
2.4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透明度
保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公開、透明,將經濟建設中的各個項目與相關決策向村民公開,保證村民了解其詳細內容【3】。利用工作公開向村民征詢更好的建議,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同時,組織村民對集體“三資”的開發(fā)進行監(jiān)督,保證各項資產、資源的有效利用,保證基層工作人員認真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此外,帶動村民提高經濟建設意識,對集體資源進行合理開發(fā)與利用,使其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推動集體經濟發(fā)展水平持續(xù)提升。
3結語
為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水平,必須切實做好“三資”管理工作,加強對農村經濟發(fā)展資本的有效管理。必須提高工作透明度與審計工作,以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監(jiān)督水平,確保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淑芬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8(11):208
[2】潘先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6):176-177
【3】高明芳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7(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