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法國女足世界杯大幕落下,美國女足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地蟬聯(lián)冠軍,新科歐洲冠軍荷蘭隊也在世界杯女足決賽的舞臺上證明了自己。而八強席位一美七歐的格局,顯現(xiàn)出歐洲女足的豪門與新貴對于世界杯桂冠的沖擊愈發(fā)強勁有力,他們中的任何一支球隊都將在未來的時間里對美國隊構成挑戰(zhàn)。反觀中國女足在本屆世界杯上的表現(xiàn),雖然讓觀眾看到了這支球隊的進步,也獲得了球迷的認可,但是,如果從女足長遠的發(fā)展來看,需要總結的地方還是有很多。
本屆世界杯上,要說中國女足給人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小組賽第三輪中國隊對陣西班牙隊時,守門員彭詩夢力保球門不失,從而一戰(zhàn)成名,以及本場比賽之后,中國隊主教練賈秀全失聲啜泣的畫面。是什么讓一位中國足球的錚錚鐵漢如此動容?這背后恐怕有太多的難言之隱,但是選材難以及后備力量匱乏,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大問題。
后備力量的儲備,一定源自于本國的聯(lián)賽的繁榮積累。曾幾何時,中國女子足球的開展還是領先于世界的,國內(nèi)聯(lián)賽的開展也是如火如茶,并在聯(lián)賽中涌現(xiàn)出了大批優(yōu)秀的女足運動員,諸如,董秋艷、李秀馥、張當當、孫翠環(huán)、鐘紅蓮、水慶霞、吳偉英、孫慶梅……正是因為女足聯(lián)賽的火熱,使得中國女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獨霸亞洲女子足壇,并在與歐美強隊的交手中,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實力。也正是因為經(jīng)過幾年這樣的積累,才鑄就了中國女足最為閃亮的時期-1996和1999年,在美國舉辦的奧運會和世界杯的決賽中,中國女足兩次惜敗美國,但是卻征服了整個世界,“鏗鏘玫瑰"的美譽響徹寰宇。那一批女足隊員孫雯、劉愛玲、溫麗蓉、高紅等人時至今日依然存在中國球迷的記憶中。
然而,從那之后,與中國男子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相比,中國女足的聯(lián)賽變得跌黷無聞,甚至很難在媒體上看到相關的報道。更讓人憂心的是,我們女足的梯隊建設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與國外女子足球職業(yè)化、梯隊化相比,我們一下子落后了歐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后備力量匱乏,中國女足想要重現(xiàn)輝煌,需要付出的努力會更大,面臨的困難與阻力也不會小。近日,馬云斥巨資注入中國女足,為中國女足的新發(fā)展做了新的表率。但是,中國女足的發(fā)展,不是金字塔塔尖兒的發(fā)展,更應該是金字塔基座的夯實,這包括諸多的方面,聯(lián)賽體系的建設、青訓體系的建設、校園女足的廣泛開展,以及同樣重要的科學訓練體系的完備和各個階段的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與儲備。本屆女足世界杯,八強的球隊之所以在實力上強于其他球隊,正是注重了塔基的建設,這讓他們的塔尖兒閃亮變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其實,中國女子足球想要重回世界巔峰,除了要具備上述的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外,還有特別需要具備的,便是踏實與堅持。而這,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因為,急功近利注定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