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久
父親愛好閱讀、寫作。家里的藏書極多,是我們兒時引以自豪的財富。我們也從中得到了童年的快樂和成長的滋潤。
我們從小就被父親灌輸要多閱讀、多背誦的學習習慣,每個假期父親都會安排我們讀書,書也是父親推薦,并要求我們讀完后要講一講書中的梗概或感悟。那些書父親都讀過,父親讀過的書十分容易辨認,因為父親讀書有邊讀邊在書中寫下點評和感想的習慣,所以父親讀過的書就成了印刷體和手寫字的“合訂本”,那上面留有父親許多的毛筆小楷或鋼筆草書的墨香。連偶爾的錯別字,父親都會用筆圈起來并注上正確的字在旁邊。讀父親看過的書就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書香濡染。
父親愛讀書,也十分愛惜書。他的藏書都是平平整整的,不會有任何一頁書邊卷曲。父親說,書是作家心靈的凝露,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人人要敬畏、敬仰,不可褻瀆。毀書是對整個人類的犯罪。所以我們看書都萬分的小心,不敢將書頁弄臟或卷邊,生怕玷污那美麗的心靈。
唐詩是中華文化的璀璨明珠。父親經常讓我們背誦一些名篇并講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之間的趣事。那時,我們全家下放農村,農民的生活十分的艱辛,缺衣少食。記得父親適時地教我背了李紳的《憫農》二首,讓我們真切地領會了這兩首詩極其深刻的社會含義和底層老百姓生活的苦難。從此,我們飯后碗中再也不見一粒剩飯。
父親是用這種詩性的教育,讓我們養(yǎng)成憫農、尊重底層勞動者的品行,并學會善良和感恩。
父親講解的李白的兩首詩也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一首是《望廬山瀑布》,另一首是《贈汪倫》。這兩首詩父親引經據(jù)典講解了很長時間,讓我自小便懂得了何為“天才”和“浪漫”,何為真正的“好客”和“友情”。自此,我再也忘不掉名聞天下的這兩首七絕。
當時,父親教授讀詩的神情和語言,使我深為父親的博學而感慨,從此立志要好好念書,將來一定要成為父親那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人。
父親對書法有較深的造詣,尤其對草書情有獨鐘。家中的字帖也是了得,有懷素、米芾、王羲之、柳公權、顏真卿等人的模本或印刷本,擺在書桌上有厚厚的一摞,這些都是我們仰視的所在。我們兒時都在父親的指導下練過書法,那一招一式及全神貫注的磨煉成就了我們如今的堅毅和洞悉世界的能力。
父親練習書法曾狠下過一番功夫。當年我們在農村,家里訂有《文匯報》,報紙看過后便全成了父親練字的專用“宣紙”。父親天天在報紙上練字,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幫父親研墨。所以我家的報紙都是大字壓著小字,龍飛鳳舞的狂草落滿了那“宣紙”的角角落落,成為了我家的一道風景。我們全家返城后,北固山大門背面一整幅墻面毛筆草就的介紹北固山的牌匾,就是我父親的墨寶。遒勁的大字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上В髞肀惫躺酱箝T改造,那面墻被拆除,那幅字亦不復存在,但我妹婿的父親拍了大幅照片并做成匾額送給我父親,至今仍安放在母親的床頭。
父親為我們兄妹四人每家都留有一至兩幅書法作品,我們都將其裱裝起來并掛在各自的書房,權當父親的一個特殊存在,因為那上面有父親的脈搏、靈魂和注視。
記得當年我參加高考,那已經是我第二次下放農村(第一次隨父母下放,第二次高中畢業(yè)后再度下放)后參加的文革后高考。那晚從郊區(qū)鄉(xiāng)下回城來,父親一直站在路邊等我的高考成績,看見父親望眼欲穿的神情和漸漸拱起的側背,我一時感到愧對父親,傷感地說:“爸爸,我考得不好,恐怕大學取不了了。”
父親拍拍我的肩膀說:“久兒,沒關系,今年取不了,咱們明年再來?!甭犃诉@話我一時語塞,眼里一陣潮濕。好在后來還是有大學錄取了我,圓了父親的心愿,也從此改變了我的命運。
后來,我參加工作并成為教師,課余總感到自己古文基礎不太好,想補一補古文。當時父親正好被“夜大”聘請主講《楚辭》與《離騷》,于是,我成為了父親課堂的編外學生,每周去聽課兩次。第一次聽到父親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授課,那真是父子倆雙重的快樂和體驗,爾后便成為了美好記憶。
再往后,撥亂反正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父親背了近30年黑鍋的所謂歷史問題全被一筆勾銷,并被重新安排工作。在市政協(xié)的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父親負責編撰鎮(zhèn)江的文史,從此,父親的筆端就源源不斷地流淌出優(yōu)美的文字,令我們驚嘆不已。父親出過六本書,他自己到處送書,我們也幫他送書,將留著清新墨香的書從我的手中送達友人家里時,那種自豪和驕傲無以言表。
父親一輩子都不愿意麻煩人,包括他的突然離世也是如此。1月19日,那天突降大雪,清晨父親還在吃著早飯,但僅20分鐘之后,父親卻被腦梗突然抽離了靈魂,令母親和我們悲痛欲絕、無法接受。
父親的這一生坎坷、波折不斷。前半輩子因為屬“胡風分子”被下過大牢,被開除過公職、黨籍,是那一代中國知識分子苦難歷程的縮影。好在父親終于在人生的黃昏時分度過一段灑脫的自由日子,他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也找到了和世界對話、與心靈交流的快樂。
僅以此篇悼念離開我們已八年之久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