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其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知識體系的形成等都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高中地理課程因為學習內容多、涉及范圍廣以及知識結構復雜等,使得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而要想更好的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合理的課堂進行提問十分的有必要。本文主要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地理核心素養(yǎng);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
課堂提問是高中地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并且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應用提問教學不僅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提升學生對問題觀察和解決的能力。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地推進,高中地理在實踐教學中不僅重視知識的教授,同時還注重對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和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怎樣在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礎上把握好課堂提問技巧已經成為我國當前高中地理教師必須重視的一大課題。
一、 地理核心素養(yǎng)分析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地推進,地理核心素養(yǎng)已然成為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并且還是推動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提升的基礎部分?,F如今,學術界對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還沒有規(guī)范的定義,不過大部分人對其理解為地理學習者在學習以后所養(yǎng)成的比較穩(wěn)定和系統(tǒng)的心理品格。地理核心素養(yǎng)其實是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復合性概念,具體是由地理技術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共同組成。首先就是地理科學素養(yǎng)具體包括地理科學意識、地理科學知識以及地理科學品質等;而地理技術素養(yǎng)則主要包括地理技術能力、地理技術觀點以及地理技術知識等;地理人文素養(yǎng)具體包括地理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知識等。
二、 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措施
(一) 明確教學目標,巧妙的設計提問問題
作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教學目標對于課堂提問設計和開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和各方面要求來巧妙的設計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來進行提問問題的設計。例如在《行星地球》這一課程的講解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目標來設計以下幾種問題: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表現在哪些方面?地理在宇宙的哪一個位置等等。然后鼓勵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尋和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同時還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有效的進行提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實際開展課堂提問教學的時候,高中地理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要保證和教學目標、內容相關聯,同時還要使得問題具備趣味性、啟發(fā)性以及拓展性,如果所提出的問題過于直白,那不僅起不到鍛煉學生的目的,同時還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著手進行課堂問題設計,同時還可以結合其他如自主探究以及小組合作等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地球上的大氣》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則就可以結合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際案例來設計問題,又或者利用學生熟悉的國家來進行對比式的提問。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僅能夠極大的加深學生對于該章節(jié)知識的認識,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計多樣化的問題
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個性特征等都是不一樣的,再加上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以及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始終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多多和學生溝通交流,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設計,確保提問問題的適用性和可行性。例如在“歐洲地理”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如果直接提出:萊茵河為什么被人們稱之為“黃金水道”?等問題,一些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好地回答出來,而那些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則很難下手,進而很難參與到問題的分析和討論中。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多樣化和多層次的問題,以此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問題討論和分析的機會,實現班級學生地理水平和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
(四) 重視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問題提問
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將地理理論知識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合理的進行連接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欲望。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常識和學生周邊所發(fā)生的事情來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這樣能夠進一步的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地理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晝夜長短”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地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處地區(qū)的晝夜情況進行討論分析,在分析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形成本地區(qū)晝夜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分析,讓學生通過圖書館、互聯網等途徑去查詢相關資料,之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找尋資料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以及地理核心素養(yǎng)。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地理學科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種體現,并且也是學生綜合能力和地理知識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地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教材內容來設計實效性以及科學性的問題,以此來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自主性和興趣,強化學生對地理素養(yǎng)和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最終實現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盛春靂.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6(8):169.
[2]黃樂.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6.
[3]鄭梅凱.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視角的高中地理課堂評價探討——以“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fā)”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22(15):184-185.
作者簡介:
陳國愷,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永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