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備課時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了解與掌握學生對認知的內心需求,繼而依據(jù)學生的內心需求組織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原本沉悶無趣的語文課堂,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氛圍當中,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將對合理運用微課,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語文課堂;微課
一、 前言
將碎片化知識學習進行系統(tǒng)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始點,對促使學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具有一定的意義。由于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很難集中注意力,造成課堂學習效率較低,無法提高教學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fā)展,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新寵,微課的出現(xiàn)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當中,還能有效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二、 借助微課實行課堂導入
一節(jié)課堂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導入,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自然而然地引領進課堂教學氛圍當中,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特別是課間休息十分鐘時學生相互嬉戲打鬧,致使剛剛上課時無法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以至于學生在無形中浪費大量的上課聽講時間,更重要的是錯過了教師所教的重難點內容。因此學生對缺少連貫性的教學內容很難提起興趣,即便課堂后期認真聽講也無法聽懂教師講解的內容。如此反復,學生漸漸喪失對語文學習興趣,從而導致語文成績一落千丈。針對此種情況,借助微課實行課堂導入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由于大部分學生缺乏生活常識,無法體會課文中描述的景象,導致學生陷入死讀書讀死書的惡性循環(huán)當中。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尋找與課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制作一個五分鐘動畫視頻微課,該動畫中生動講述了課文中的小動物是怎么在雪地中玩耍的,并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在玩耍過程中在雪地上留下什么形狀的腳印,教師在課件中將動物腳印一一呈現(xiàn),讓學生交流談論為小腳印找到自己真正的主人,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為之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 使用微課拓展教學內容
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淺薄,以及學習能力較差,無法對小學語文課文內容進行有效了解與認知,致使學生經常對課文中的沒有直接展現(xiàn)的描寫內容難以理解,而且小學語文課文內容的編排問題,使得學生在學習時只能理解與掌握教材表面上浮現(xiàn)的知識點,不便于學生對語文課進行深入探究。因而,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教學時,可拓展教學內容,以此彌補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缺陷,進而在現(xiàn)有教材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微課的使用,不但拓展了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還為學生帶來更多的知識積累。例如:在學習《葡萄溝》一課時,葡萄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水果之一,而它的兄弟葡萄干學生也都吃過,可是誰也沒有去過新疆,也沒有見過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只可惜這種新奇有趣的體驗,學生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以嘗試體驗。因此教師可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猜測葡萄干的正確制作方法,該環(huán)節(jié)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在此過程中學生相互交流,大膽發(fā)言,教師再利用微視頻對新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進行播放,并在播放后對學生之前的交流進行引導補充,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記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四、 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進行微課教學
隨著數(shù)字時代的來臨,人們的日常生活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現(xiàn)在的小學生放學之后更是手機不離手,電視不離眼,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使得大部分小學生沉迷于電子產品當中。聊天、游戲、搜索娛樂信息是現(xiàn)代小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方向,而在學習方面學生卻使用的少之又少。教師可利用學生對電子產品的喜愛,巧妙運用微課將課下碎片時間充分利用學習與鞏固語文知識,長此以往,通過生活中的一點點學習積累,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主題為《修改病句的方式》一課中,由于修改病句的方式多種多樣,若是在課堂統(tǒng)一講解,學生會常常記憶混淆,不能掌握正確的修改方法,無法提升學習效率,導致學生對修改病句感到厭煩,不利于教學的有效開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錄制短小精悍的微課,對于每一種病句展開細致講解,學生可利用課后時間進行下載觀看,充分利用碎片時間,提高學生對病句修改的掌握度,讓微課變成學生學習語文的小幫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 播放微視頻突破教學難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可以在課前精心設計微視頻,之后,在講解新課內容時,以微課的形式播放內容豐富、直觀立體的微視頻,以此突破教學難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此過程中認真觀看微視頻的內容,邊看邊分析視頻中課文的主旨,進而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并且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輕松理解、掌握課文主旨和語文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梢?,教師在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時候,通過播放精短的微視頻,能夠成功喚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分析微視頻中的知識點,既增強學生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同時收取較好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科學教學。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前準備好微視頻,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六、 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入微課教學模式,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然而,微課在教學中只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無法替代語文課堂教學。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清教學的側重點,以及微課在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對微課要學會理性運用,從而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月娥.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65.
[2]吳曉燕.合理運用微課,構建高效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8(36):123-124.
[3]孫勝元.運用微課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相關探索[J].學周刊,2018(33):150-151.
作者簡介:
董玲玲,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鞏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