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國家,只有具有凝聚的精神,才會擁有邁向繁榮的力量;一個民族,只有具有崇高的追求,才會實現(xiàn)復興強大的目標;一個社會,只有具有和諧的氛圍,才會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夢想。這一切的實現(xiàn),都建立在我國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它是一盞指引的明燈,引領著我們走在通往華夏夢的征途上,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鑄就出我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與眾不同的中國精神。
關鍵詞:改變與塑造;以身作則;核心價值
一、 學校教育,重中之重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培養(yǎng)人才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也是一項百年大計。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是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粒種子,需要從孩子們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進行培育。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族魂是寶貴的,唯有它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而這魂就是一種精神,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滲透,這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組成。這種精神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它與學生的言語行動、日常規(guī)范、面對責任、勇氣與挫折的態(tài)度都密切相關,全面促進著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fā)展。
當今,素質教育已推行,其與學生們的減負問題相關聯(lián),所以素質教育與教學質量之間有著一種不可回避的沖突。在常人世俗的判別中,普遍認為分高的就是好學生,而分低的,總是很難讓人與好學生掛上鉤。所以,素質教育的推廣存在著一定的阻力,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正是以道德素質為基礎,只有將其落實到教育總體規(guī)劃中,納入教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才能發(fā)揮真正的意義。
教育的最大創(chuàng)造力就是改變與塑造。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的進步,需要的是綜合素質人才。學校不但肩負著學生理論知識的授予,還需要培養(yǎng)愛崗敬業(yè)、勤奮好學、誠信友善的精神。這些內容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組成基因,需要從良好的道德教育開始。所以,在學校的教育中,可對學生們展現(xiàn)出的愛國、友善等好的行為進行表揚與認可,在學校內形成良好的校園風氣,將學生們放在分數(shù)上的注意力轉變到傳統(tǒng)美德的學習上。
二、 教師教育,以身作則
“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吹響孩子生命號角的人,是一個點燃孩子生命激情的人,是一個喚醒孩子心中巨人的人。”教師在一個孩子的生命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名教師更是不能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所以,教師要將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
作為一名教師要具有高度的自覺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正能量”的凝聚,需要從每一節(jié)課、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態(tài)度入手;從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精神世界出發(fā),強化道德培育,注重道德踐行,將被動參與的態(tài)度轉變成為主動付出,從刻意要求演變成為日常行為。
教學之事必從于細,只有從細節(jié)處入手,才能將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實處。教師的使命是對每個學生盡心盡力,而不是求全責備。面對學生們出現(xiàn)的問題:學習成績下降、上課不專心聽講、考試中弄虛作假等一系列“負能量”的行為。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明令禁止或高聲斷喝,這樣很容易適得其反,還極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并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從問題的根源入手,了解發(fā)生問題的原因,從真正的源頭對學生進行幫助,讓學生們真正地感受到老師正能量的傳遞,并將這種正能量的風氣形成班風,再努力擴展成校風,讓學生從老師、學校的身上真正感受到培養(yǎng)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力量,從而發(fā)自內心地積累這種精神。
每個老師手里都有一個放大鏡,這是一把雙刃劍。若是將它放在孩子的缺點上,那么這個放大鏡就會將這個孩子展現(xiàn)得體無完膚,而若是將它放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那么這個孩子將完美無限。作為一名老師,則要盡可能尋找與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并不斷地放大,充分發(fā)揮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平等培養(yǎng)每一個孩子的自信心,公正地面對孩子們,這是對公正、平等的核心價值觀深層次的解讀。
三、 家庭內外,潤物無聲
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避風港,也是他們成長的搖籃,家庭環(huán)境更是孩子們成長必不可少的元素。
父母是孩子價值觀教育的第一個老師,日常的生活與行為,更是對孩子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教育的耳渲目染?!昂捌粕ぷ?,不如做出樣子”“有什么樣的爹媽,就有什么樣的孩子”,這些俗語傳達出了家庭教育的影響力。
在現(xiàn)實中,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家庭教育的不當而走向了犯罪,犯下了無法原諒的錯誤,甚至成為了危害社會的罪惡分子。其中很多的犯罪分子都是由于缺乏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心靈不被關注。在需要引導和幫助的時候,在成長與困惑的道路上,家長們沒有及時關心與愛護,才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對于這樣的孩子,普遍都存在家庭教育失當?shù)膯栴},不良的家庭結構、單親家庭與家庭成員錯誤的教育方式,還有父母疏于對孩子的管教,都是造成這些悲劇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著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國運興衰。所以,要在家庭的內部,形成良好傳承的悠久傳統(tǒng),推崇道德、品行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優(yōu)良家風,承擔起時代責任,在家庭中上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第一堂課!
社會的教育對孩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2015年8月22日,四川達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訛詐為“撞倒”的孩子獲得5000元獎勵。在公安分局辦公室,3名扶人的小孩和兩名辦案民警分別獲得了由民間基金提供的“好人”獎勵現(xiàn)金。3個孩子雖然在事隔兩年之后拿到獎勵,并對他們所受的委屈進行表揚,但是這種被訛的行徑會在孩子們的成長中留下什么的影響呢?這一定不是一個好的回憶!
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老師、家庭、父母、社會都有責任,其中任何一個責任的缺失,都會波及到其他的環(huán)節(jié),這與“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同樣的道理。只有人人都身體力行地先做起來,從自己做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早日滲透到人民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宋伏軍.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探微[J].學周刊,2018(18):141-142.
[2]金保華.論教育管理的倫理基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蕭娟娟,福建省晉江市,福建省晉江市潘徑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