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昊
2019年農(nóng)歷大年初一,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引爆了整個國產(chǎn)電影圈,它就是《流浪地球》。
提起科幻電影,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好萊塢。從改編自阿西莫夫、菲利普·迪克等科幻大師的作品的所謂“硬科幻”,到漫威、DC出品的以個人英雄主義為賣點的“軟科幻”,好萊塢用這些電影宣告著美國在“拯救世界”這一科幻作品固有使命上難以撼動的地位。然而《流浪地球》的出現(xiàn),不僅對這個地位發(fā)起了強勢的沖擊,更以一種東方田園故土式的浪漫把自己同那些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們劃清了界限。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設(shè)定在2075年,由于太陽的急劇膨脹,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都有被吞噬的危險。為了逃離太陽系,人類放下了一切已有的爭端和分歧,組建聯(lián)合政府,集全球之力建造了上萬座巨大的發(fā)動機,推動地球遠離太陽,向新的家園飛去。在逃離途中,地表將成為寒冷的地獄,人們在發(fā)動機下方建造了巨大的地下城以供居住,并發(fā)射了一座空間站作為“領(lǐng)航員”。
故事的主角劉啟是一個叛逆的少年,在他年幼時,父親為了讓外公得到進入地下城的機會,簽字同意放棄對病重的母親做最后的治療,并前往空間站工作。長大以后,劉啟憤懣于父親的“拋妻棄子”,背著外公偷偷溜出地下城,還帶走了一心想去外面看看的妹妹(外公收養(yǎng)的孤兒)。被發(fā)現(xiàn)后,還把外公也牽連了。就在這時,受木星引力激增的影響,地球逐漸偏離了原本的軌道,向木星靠攏——一旦距離過近,地球?qū)⒈荒拘堑囊λ撼伤槠祟惷媾R滅頂之災(zāi)!隨著引力越來越大,地表各處開始地震、坍塌,上千座發(fā)動機故障停運,人們開始了艱難的救援行動。
空間站中的父親劉培強從休眠中蘇醒,即將完成使命,返回地球。但他發(fā)現(xiàn)了掌控空間站的人工智能MOSS拒絕為地面的救災(zāi)提供幫助。原來,計算力強大的MOSS早已計算出人類自救的成功率不到1%,為了保存文明的火種,它得到了聯(lián)合政府的授權(quán),放棄地球,保存空間站中記錄的人類文明的一切數(shù)據(jù)。劉培強拒絕接受現(xiàn)實,他決定做最后的努力。
身為駕駛員的外公帶著兄妹二人被救援隊征召,開始了重啟發(fā)動機的旅程。在路過上海時,外公不幸犧牲,悲憤的劉啟接過了他的使命。此時,地球已經(jīng)離木星越來越近,一支地面上的救援小組,一個空間站中勢單力孤的宇航員,他們會如何拯救瀕臨解體的地球?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會有了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故事屬于原創(chuàng),只是借用了劉慈欣小說的背景。不過這并不影響原著粉絲們的觀影熱情和對電影的評價,因為這個故事最核心的主題——帶著地球去流浪,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和完美的呈現(xiàn)。原著作者劉慈欣在訪談中多次提到,自己的這個靈感來自于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眷戀與不舍。當(dāng)世界末日真的到來之時,與其建造飛船一走了之,不如帶上我們的地球一起逃離。這種對故土的執(zhí)著和對家園的依戀,就是屬于中國人的科幻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