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 要: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閱歷的限制,在學習中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在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潛心研究,推陳出新,選擇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自主能動性。領悟語言文字的奧妙,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讓閱讀教學駛?cè)敫咝в鋹偟目燔嚨馈?/p>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以它特有的魅力在語文教育戰(zhàn)線獨樹一幟,顯現(xiàn)了蓬勃的生命力。這一創(chuàng)造很好地順應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打開理解、體驗、感悟語言文字之門,為教師實施高效愉悅地教學,提供了一把金鑰匙。然而,在推廣閱讀情境教學過程中,仍有不少細節(jié)需要我們潛心研究、需要我們不斷推陳出新的。
一、精心推敲契入時機
情境教學“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親切有趣,深受小學生的歡迎。但在運用過程中,小心地確定契入時機十分重要。不憤不悱,不啟不發(fā),閱讀教學中,在學生最需要憤悱啟發(fā)的時間節(jié)點上,契入生動、形象的情境體驗,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在設計《云房子》第二課時教學時,一開始曾設想讓小朋友們戴上小鳥頭飾,加入小鳥行列,一起搭“云房子”,后一想不要,本文的重點部分在欣賞云房子的美麗多樣以及體會在云房子里玩耍的“開心極了”上。如果一開始就契入頭飾會喧賓奪主。再說,也易分散兒童的注意力。于是,我把這一環(huán)節(jié)移到看了小鳥們搭的房子后,以小組為單位帶起頭飾一起為它們搭建出更多模樣的房子,并擇優(yōu)展示,學生們熱情很高。后面在云房子里玩要的環(huán)節(jié)更是讓他們和課文中的小鳥們?nèi)橥度脒M去,“玩”得五花八門,“玩”得十分快樂。同時這兩處的重點段也就讀得有聲有色?!皶r機”的合理選擇讓閱讀教學的課堂顯出勃勃生機。
二、恰當選擇創(chuàng)設方法
方法并非一個模式里造出來的,有優(yōu)劣之分,有平庸與精巧之別,好的方法會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就方法來說,李吉林老師已為我們鋪設開了很好的思路,可以“圖畫再現(xiàn)情境、角色體驗情境、游戲比賽情境、網(wǎng)絡展現(xiàn)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創(chuàng)設情境的手段可謂千變?nèi)f化,選擇的空間非常大,只要教者肯動腦筋,參透課文語言文字,好的方法總會應運而生的。曾聽過一位教師教《爭論的故事》,兄弟二人為大雁煮了吃還是烤了吃激烈爭論一段時,首先引導學生反復觀察書上的插圖,把兩人爭論的神情、動作、心里揣摩個夠以后,讓同桌,兩大排之間推舉代表,面對面地演繹爭論的場面。并在課文爭論語言的后面緊跟著設計了短語“煮了好吃!”“烤了好吃!”“煮!”“烤!”等等短兵相接,于是語速逐漸加快,情緒逐漸激烈,“雙目橫瞪”、“唾沫橫飛”、“聲嘶力竭”火藥味可濃了。學生完全進入“爭論”的情境,為后面“悟理”部分打下了厚實的基礎。這里角色情境的創(chuàng)設抓住了一個“爭”,課就上得充滿波瀾,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這種選擇要比讓人眼花繚亂的滿堂“情境”擺設巧得多,也有效得多。
三、及時回歸語言文字
我們都知道,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身入”,即將自己置身于課文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中,進行情感體驗,然后感悟“理寓其中”的“理”。最終解釋學生講述與動情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收獲。亦即“身入—體驗—感悟—表達”。所以,最終還應回歸到語言文字上去,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在教學《少年王冕》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人在畫圖中”的王冕“不禁看入了迷”的意境,我盡力將那天的王冕看到的美景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得美輪美奐,讓學生一起觀察,一起描述,一起動情地朗讀這段優(yōu)美的文字。學生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著語言文字的畫面之美,節(jié)奏之美,理解著王冕癡迷畫畫的感情,其工具性與人文性在這一情境學習中得到了和諧統(tǒng)一。所以,我認為那些只顧著張羅形式,而擠去品味語言文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努力調(diào)動主體內(nèi)因
李吉林老師說過,“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達生命的氣息”。在她心目中,兒童是一生的“上帝”,兒童應是學習的主人。所以,為之奮斗了一生的情境教育理論,是她對兒童不解之緣的必然結(jié)晶。我們在閱讀情境教學中應以她為終身學習的楷模,時刻不忘兒童——這一學習的主體,在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學生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努力調(diào)動主體內(nèi)因,讓全班兒童都動起來,獲得各個體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上述《爭論的故事》重點段的突破以及《云房子》美麗、多樣、神奇的體驗,其講述、朗讀、表演,都體現(xiàn)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自主合法探究”,應該是我們情境閱讀教學追求的美好境界。
五、清醒認識教師角色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边@是對教師角色的定位:組織者、引導者。我想,這在閱讀情境教學中尤為突出,如何創(chuàng)設、如何入境、如何體驗、如何感受、如何表達,都需要教者精心準備,有效組織、善于引導。教者的這種角色意識越強,教學過程會更加有聲有色,教學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綜合上述,不難看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情境教育”的先進理念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可能的。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從陳舊教育理念束縛中解放出來,摒棄形式主義、功利主義的不健康做法,引導兒童在情境的搖籃中不斷探索“知識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我們的教學將在這一”活水“中迸發(fā)出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