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志剛
◆摘 要:近年浙江省中考歷史試卷的設計逐漸向“新材料”“新背景”的創(chuàng)設和運用方向發(fā)展。尤其是材料題分值的比重占比達到十分之三,試題的深度和廣度也在逐步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對材料題解題方法的講解與分析,讓學生能夠?qū)舅鶎W的知識真正能夠在做題過程中運用出來,讓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材料題;解題技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對材料題解題方法的講解與分析,讓學生能夠?qū)舅鶎W的知識真正能夠在做題過程中運用出來,讓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這是新時代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一批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新人才。
一、教師對待材料題方面存在的問題
歷史材料解析題是一種主觀性試題,富有歷史學科的特色,成為中考必考的題型之一。它主要考查學生閱讀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對問題進行說明、論證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等能力。很多教師在日常的書本知識講解中非常認真、負責,備課過程完善、詳細,突出重難點,學生學的也很認真,課堂效果也不錯??墒强荚嚦煽儏s不太理想,教師很郁悶,到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筆者認為,他們?nèi)狈Σ牧项}應有的重視,尤其是對初中歷史解答存在的問題及解題技巧沒有進行具體研究和訓練??偟膩碚f,主要有這幾個方面:①教師對材料題講解不重視,尤其是新教師,經(jīng)驗不足,不知道還有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②教師知道材料題的重要性,但因教學任務繁重、教學進度吃緊等原因而沒有得到實施;③教師完全不知道講解材料題,放任學生自己去訓練、理解、掌握,缺乏基本的教學素養(yǎng)。
二、學生在解答材料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作業(yè)本第五單元第3課《皇權(quán)強化與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第6題材料題為例分析學生在解答材料題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共同問題。該材料考察的是清政府對外政策的相關(guān)知識點,具體考察的是清代閉關(guān)鎖國政策,這是本課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知識。
從學生反饋的作業(yè)來看,一部分學生的作業(yè)答題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思維紊亂,答非所問,基本沒有掌握閉關(guān)鎖國的相關(guān)知識點。這與該生不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不恰當?shù)膶W習方法、不認真聽講有密切關(guān)系。另一部分學生第一題漏答了西方的對外政策,中國的對外政策答的也不太準確,材料沒有反映海禁政策,學生乙機械性的照搬書上的知識點,沒有認真的閱讀材料。第二題答對了一點,但不夠完善,且在一定程度上照抄書上的知識點,沒有將思維拓展開來。第三題大的相對較好,能夠用自己的語言精準的答出來。
綜上所述,學生在做材料題時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沒有認真的審題,不能夠從材料中找出解題的關(guān)鍵信息、有效信息;②照搬書上的知識點,不懂得變通,機械性的抄寫,不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③答題不規(guī)范,字跡潦草,卷面不工整,組織答案不科學;④組織答案不完善,不能盡善盡美。
三、科學的材料題解答技巧
材料題的問答方式主要有三種:①根據(jù)材料,分析問題;②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guān)問題;③開放式問答,如: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一歷史事件。根據(jù)這三種問答方式,首先,材料分析題的特點是依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來回答問題,而初中學生往往看一遍問題便直接寫出答案,根本不讀或是不認真讀材料。所以教師嚴格要求讓學生做題時先讀材料,第一遍要認真閱讀材料,一個字都不能放過。對材料所反映的關(guān)鍵信息作標記,這是解題的重要線索。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人物、時間、地點、背景、事件、經(jīng)過,注意各段材料間的聯(lián)系,找到材料敘述的核心內(nèi)容。
其次,把材料中的重點信息與課本中的重要知識和觀點相聯(lián)系,確定材料所述與教材的具體章節(jié)的關(guān)聯(lián),這樣材料便與課本聯(lián)系在一起。再深入讀材料,解題的大概方向就有了。讀材料時要時刻想著問題,把問題放到材料中相互比對;也可以從原材料中找出回答設問的信息,然后,通過推測判斷,得出答案。
最后,答題要規(guī)范,要用書面語言進行作答,不能想到哪里答到哪里,不能完全用自己的語言組織答案,要聯(lián)系書本上的知識。要注意得分點,如果某一問三分,很可能這一問有一到三個個要點;如果某一問四分,很可能要求答兩個或四個要點。組織上答案時,論點明確,簡明扼要。如果不確定答案,可以多寫幾點,因為歷史材料題是按點給分的,只要寫到答案點就給分,寫錯了一般不扣分。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這一點,有的學生基礎差,遇到不會的題目就會留空白,以至于得零分,這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對他加以教育,以防再犯。
總之,教師必須擯棄舊有觀念,提高對材料題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學生在材料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對材料題解題能力的訓練,要將課堂知識與課后訓練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舒元強.初中歷史材料分析題之我見[J].基礎教育,2012,(153).
[2]陳歷久.材料解析題的特點與解答思路[J].歷史教學,1993,(07).
[3]潘傳振.歷史材料解析題的解題“四步法”[J].新高考,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