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慧
在這個幽靜、美好的黃昏,雨——悄悄地降臨了。
雨是作家筆下的寵兒,是詩人口中的???。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陶醉。雖然我不是作家,更不是詩人,但我同樣對雨情有獨鐘。
在我看來,雨,本身就是一首神奇的詩。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到文豪蘇東坡的“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從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到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從“昨夜雨疏風驟”到“驟雨初歇”……
這些或豪放,或婉約的詩句不都顯示了雨的潤澤,雨的灑脫,雨的曠達嗎?
雨,是溫柔的。宋代和尚志南詩云“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絲絲細雨中,持傘站立,衣衫不濕,細雨飄灑在杏花上,花兒燦爛迷人。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并不使人感到寒冷,微風吹拂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柔。多么悠閑自在呀!
雨,是有靈性的。杜甫有詩“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春天,萬物萌芽生長,正需要雨的時候,它就降臨了,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著萬物。雨后的世界,草更綠了,花更艷了,一切都變得更美好,更富有生機了。
雨,是神秘的。蘇軾筆下“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微波粼粼,金光閃閃,看起來很美;在煙雨的籠罩下,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更顯得奇妙。所以才說:雨天的西湖更是迷人。
雨,是憂傷的。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雨就像天空的淚,點點滴滴,絲絲縷縷,都透著淡淡的傷感。
雨,是悲壯的。愛國詩人陸放翁寫過“夜闌聞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一位愛國大將軍為國家與民族憂心忡忡,在風雨灑落的夜晚,做夢都在想著,一身戎裝,騎著戰(zhàn)馬,跨越北國冰封的河流,同敵人在疆場廝殺。年近古稀,傷病纏身,最終,也只能化作一聲長嘆。此時的雨,便被賦予了一種豪邁悲壯的感覺。
夜?jié)u漸深了,雨漸漸停了,我還沉醉在那場雨中。
(指導教師:應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