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瑾
【摘要】本文將從外國文化的角度出發(fā),以調查問卷的問題和結果數據為基礎,整理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現狀,研究大學生受提前消費、斷舍離文化、快時尚文化等外國消費文化的影響程度。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文化 外國文化
一、研究背景
當下,消費經濟盛行,國家也將拉動內需作為替代出口的第一大經濟動力。大學生群體是國家發(fā)展支柱的預備役成員,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消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消費文化的整體走向,因而對大學生消費文化現狀的及時更新是十分必要的。但長期以來,大部分的研究團隊都從經濟環(huán)境入手,得出消費文化對經濟的整體影響。很少有人會直接從文化出發(fā)研究消費文化,并站在人文社科的角度去得出相關結論。在中國經濟日益強盛的今天,需要有人來填補這部分的空白,提醒社會、學者增強人文意識。
同時,這是一個全球化日益頻繁的時代,我國民眾與外國文化的接觸也日益便捷和廣泛。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易將新文化、新思想實踐于生活和消費中。但其判斷力和思考能力尚未健全,外國文化對于大學生群體消費文化的改造也伴隨著明顯的利弊情況出現。所以,對于大學生消費文化中受外國文化影響的部分極有必要進行研究,以便正確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文化,對他們的文化進行合適的引導。
二、研究方法
以京津冀高校本科生為對象,設置《當代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以京津冀地區(qū)為主》調查問卷。問卷除基本情況調查外,分別依據現代中國社會中,明顯受到外國文化影響的消費文化現狀設置了三類問題:提前消費的文化現狀調查、斷舍離文化消費現狀調查、快時尚消費文化調查。以隨機抽樣的方式發(fā)放線上線下調查問卷共1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1份。其中有北京大學生269人,占26.87%;有河北大學生622人,占62.14%;有天津大學生110人,占10.99%。從年級分類,有大一學生208人,占20.78%;有大二學生333人,占33.27%,;大三學生302人,占30.17%;有大四學生126人。有女生705人,男生296人,總體來看女生居多。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消費行為基礎情況
在接受我們調查的大學生中,生活的來源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于家庭,月消費金額在1000-2000元的占比74%左右。消費結構仍以基本的餐食、服裝、日用品消費為主,但娛樂、社交等也占了40%的高比例。在進行消費行為時,他們的參考標準主要為“喜好”、“需要”、“性價比”、“購買能力”四項。總體來說還是較為理性的,并沒有表現出往年研究中所提到的感性消費為主的消費風氣。但是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首先考慮的還是個人“喜好”這一因素。
(二)大學生受外國文化影響部分的消費文化現狀及分析
提前消費文化:提前消費指當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買現在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以分期付款,預支形式進行消費。因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消費方式影響,可以看出新一代大學生日漸接受并習慣于“超前消費”這一行為。在接受調查的同學中,有55%的學生曾經進行過提前消費這一消費行為。主要消費目的較為兩極分化,一方面有42%的學生是為了超前消費,購買暫時承擔不起的商品;另一方面有37%的學生是為了獲取優(yōu)惠,節(jié)省資金。而在這些會提前消費的同學中,只有32%的人感覺生活質量因提前消費而提升了。其余67%的同學都認為超前消費并沒有對生活帶來太多的影響,其中甚至有13%的同學因為提前消費導致經濟負債,反而增加了生活壓力,降低了生活幸福感。
從部分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還是具備一定的消費自控能力,并不胡亂花錢,出現畸形消費的現象與預測數據相比較少。
“斷舍離”消費文化:由山下英子的著書《斷舍離》引起的“斷舍離”文化熱潮,意在大幅度減少當代人的物質欲望,只留下最必要、最合適的,以減輕焦慮、壓力、煩惱等負面情緒的困擾。因這一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儉文化有相似之處,又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下,迅速在年輕的大學生群體中風靡,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刷爆朋友圈的熱文和消費時選擇標準的改變。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半數的學生有定期處理無用舊物的習慣,在消費行為上有82%的人選擇“實用、不貴”的消費品。從這兩點可以看出,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不自覺的符合了“斷舍離”文化的特征。但當我們詢問他們對于“斷舍離”文化的態(tài)度時,僅僅只有34%的同學表示支持,其余學生均表示不了解,甚至不支持。這一調查結果遠遠超乎了我們的預期。
快時尚消費文化:快時尚就是快速時尚,是對服裝時尚秀場設計的快速回饋和模仿以低廉的價格流入賣場,主攻主流消費者的一種銷售模式。
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64%的同學表示曽購買過快時尚品牌的商品。在這些購買過的同學中有近半數都主要購買追求新款、熱銷款,有34%的同學因節(jié)省買打折促銷款。剩下的同學則是偶爾購買的情況了。
同時我們還詢問了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們,對于快時尚的態(tài)度。處支持態(tài)度的只有23%的比例,其余均是反對或者持不關心的態(tài)度。
最后我們想了解當代大學生是否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觀念受到了外國文化的影響,發(fā)現,只有7%的同學認為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有17%的同學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受到了影響。其余同學認為影響一般。
從整體的調查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有時候是不自覺的。這說明,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助,外國文化更容易進入中國,在年輕國民間傳播了。但是要讓大家迅速接受新的文化,并表現在實際的消費行為中表現,仍然需要時間的緩沖。
總的來說,大學生的消費行為雖然存在著不成熟的部分,但是已經趨于理性。會考慮綜合性更強的消費標準,判斷外來文化的優(yōu)劣。在原本的消費文化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合理的新文化,以成熟、發(fā)展自己的消費理念和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文化。
參考文獻:
[1]樊兆華,唐漢衛(wèi).大學生消費文化的特點及教育措施[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5(04):72-75.
[2]張超.四川省高職大學生消費文化和文化服務現狀分析研究[J].中國商論,2018(28):57-58.
[3]馮莉莉.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調查及分析研究[D].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