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著名的作家。15歲時,伯父安排斯威夫特進入都柏林的一所教會學校學習。在學校報到過后,斯威夫特才知道學校并不負責發(fā)放生活用品,這些都需要自備。可是對此地完全陌生的他去哪里買齊雜七雜八的生活用品呢?
斯威夫特正在發(fā)愁時,看到了一名清潔工老人,之前他就是在學校門口詢問了這名清潔工老人,才順利找到了學校報到處?!澳阒酪ツ睦镔徺I生活用品嗎?”斯威夫特問。也許是他的聲音不高,也許是老人正在忙碌,老人并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甚至沒有抬頭看他。斯威夫特提高聲音又重復(fù)了一遍問題:“你知道去哪里可以購買所需的生活物品嗎?”
老人這才抬起頭來,目無表情地用手指了指學校后門的方向。斯威夫特順著老人指的方向,來到了一條小商品街。斯威夫特頂著大太陽,跑了很多小店鋪,整整花了兩個多小時,才買齊所需的各種生活物品。當斯威夫特拎著一大袋物品,回到學校時,剛好看見一個新生在詢問清潔工老人同樣的問題,老人笑著回答:“學校后門緊挨著的一家小店鋪售賣‘學生套餐,只需要20美元就能買齊所需的物品?!蹦莻€新生對老人再三感謝后開心地離開了。
斯威夫特既吃驚又生氣,為什么老人不早告訴自己呢?害得他累得筋疲力盡才買齊所有物品,而且還花了將近50美元。面對斯威夫特的抱怨,老人平靜地說:“你看到剛才那名新生的態(tài)度了嗎?他謙遜有禮,我自然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他。你想想你剛才的語氣和做法,也許就能找到原因了——這是你繳納的‘態(tài)度費。”
斯威夫特想起自己連續(xù)兩次頤指氣使、毫無禮貌的樣子,突然感到一陣羞愧。事后,斯威夫特在一篇文章里寫道:“其實,我很感謝老人對我的區(qū)別對待。他讓我明白,不管在哪里,不管面對什么人,我們都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謙和有禮永遠都有用,因為我們的每一筆交易里,可能都包含著隱秘的‘態(tài)度費?!?/p>
(張宗薦自《東方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