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冉
600多年前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浪漫的法國國王路易斯伸著懶腰,宣布把網(wǎng)球作為“貴族運動”,供皇室成員茶余飯后娛樂。網(wǎng)球在那個時代象征著紳士、優(yōu)雅。
時過境遷,今天的網(wǎng)球場上,早已不見了中世紀的閑庭信步。奔跑、跳躍、急停、擊球,是球員們必須要做的。世界各地球迷為之癡狂,網(wǎng)球也被譽為僅次于足球的“世界第二大運動”。
球員在場上揮汗如雨拼搏的回報是豐厚的獎金和榮譽。
以最著名的溫網(wǎng)、澳網(wǎng)、法網(wǎng)和美網(wǎng)四個大滿貫賽事為例,單打冠軍獎金都在200萬美元以上。
而家喻戶曉的瑞士天王費德勒,大滿貫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了前無古人的20個,成為與球王梅西、“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等人齊名的運動大師,載入體壇史冊。
但就在這“錙銖必較”的網(wǎng)球場上,卻總有一些溫情的瞬間感動著我們。
2017年11月,羅埃西亞名將契利奇與阿根廷的“溫柔巨人”戴波特羅的比賽正在進行。
首先要知道,氣氛緊張的比賽場上,球員沒有照顧球童的義務,球童本身就是為服務球員正常比賽設計的。
契利奇的發(fā)球局,拋球、蓄力、揮拍,這位素以大力發(fā)球著稱的球員動作一氣呵成,網(wǎng)球如同出膛的炮彈一樣飛了出去。
很遺憾,一發(fā)出界,契利奇準備二發(fā)。
奇怪的是,對手戴波特羅卻走向了場邊的女球童。
慢鏡頭回放,網(wǎng)球出界后,不偏不倚,正好結(jié)結(jié)實實擊中了女球童的腹部,而這一幕剛好被戴波特羅看到。
多年的打球經(jīng)驗讓戴波特羅很清楚,飛速的網(wǎng)球打在一個小孩身上會有多疼。于是他趕緊走到場邊,詢問女球童的身體狀況。
女球童此時顯示了極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她強忍著疼痛,向戴波特羅表示可以繼續(xù)工作,眼睛里卻已經(jīng)含著淚花。
看到這樣,戴波特羅果斷示意場下另一名球童接替這名女球童,讓她回到場外休息。
現(xiàn)場觀眾把掌聲送給了戴波特羅和女球童。電視解說也說:“這是美好的一刻?!?/p>
回到場上,比賽繼續(xù)。按規(guī)定,網(wǎng)球比賽中,如果接球方離開賽場過久,發(fā)球方在一發(fā)失敗后,可以繼續(xù)一發(fā)。一臉懵逼的裁判從剛才的插曲中回過神來,宣布契利奇繼續(xù)一發(fā)。
這時,契利奇卻爽快地向裁判表示,放棄一發(fā),改為二發(fā)。觀眾席再次響起了掌聲。
踩著別人的善良獲利,是不光彩的。
一場原本普通的比賽,就此變得與眾不同。
經(jīng)典劇《士兵突擊》里,許三多、伍六一、成才三個人競爭入選老A,名額只有3個。
他們需要比一起參加競爭的100多人更先到達終點。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反偵查技能讓他們一度領先,但就在離終點不遠的地方,伍六一的腳受了重傷。
此時,另外一個選手已經(jīng)到達了終點,其他人也在身后不斷地靠近。許三多堅持要把伍六一背到終點。成才卻慌了,他不能失去老A的機會,他丟下伍六一和許三多,一個人跑了。
看過《士兵突擊》的,都會說許三多是個好兵,卻很少有人這樣評價成才。兩人的差距,或許就在這里。
2014年4月,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男單首輪,賽場以脾氣火爆著稱的塞爾維亞“國寶”德約科維奇暖得觀眾不要不要的。
比賽進行過程中,天公不作美,球場上下起了大雨,比賽不得不暫停,雙方球員到場邊休息。
德約科維奇來到場邊坐下,球童趕忙跑過來為其撐傘。正因為比賽意外暫停感到掃興的小德看到以后,就招呼球童坐到了自己旁邊的座位,他把球拍交給球童,騰出手來接過雨傘,主動為球童遮雨。
兩個人開心地聊起天,球童也不拘束,和巨星近距離對話,可不是誰都能經(jīng)歷的幸運。
可是小德覺得還不盡興,就從背包里取出兩瓶飲料,遞給球童一瓶,兩個人在喝以前,還碰了一下飲料瓶,意思好像是“Cheers”。
可愛的德約科維奇惹得觀眾紛紛叫好,裁判都被逗樂了。
后來,德約科維奇回憶起這件事,還很興奮:“這是一段有趣的時光,在大滿貫賽場上不容易看到的情景。當時因為下雨我們不得不在球場上等10分鐘左右,我就想,不如利用這段時間交個朋友吧?!?/p>
撐傘、遞水、碰杯,以朋友相待,這是球員對球童最真誠的尊重。
一位外賣小哥在送完外賣后,曾這樣給買家發(fā)短信:“你好,我是剛才送外賣的,垃圾已經(jīng)扔了,請不要再讓外賣員幫著帶垃圾了,這樣真的不好。請不要給差評,謝謝?!?/p>
短短幾十個字,讓人看了心酸。外賣小哥思前想后給買主發(fā)這樣的短信,冒著的是可能被無緣無故投訴的危險,但為了一份尊嚴,他還是發(fā)了。
不可否認,帶垃圾是“舉手之勞”,但每個人都需要尊重。
有時候,遞給外賣員一瓶水,他們就會高興一天,不是這瓶水有多貴重,而是讓他們感覺到了平等相待的溫暖。
2016年,在西班牙舉行的一場表演賽上,“紅土之王”納達爾也在世界球迷眼里給自己加分。
輪到納達爾發(fā)球,攝像老師的鏡頭停到納達爾身上,卻只見納達爾把頭轉(zhuǎn)向了觀眾席。
原來,看臺較遠處的一位女士正在焦急地尋找和自己走散的女兒,她面帶愁容,不停地跟安保人員解釋著什么。
如果繼續(xù)開球,觀眾的注意力肯定會回到場上,女士就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女兒。于是,納達爾發(fā)動全場球迷一塊找小女孩,不久后,母女就團聚了。
看到這溫馨的場景,納達爾臉上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2018年,納達爾拿下自己第11座法網(wǎng)男單冠軍獎杯,完成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壯舉。32歲的他,依然是今天最優(yōu)秀的球員之一。
納達爾的善良,可能來自他對母親的感恩。一直以來,母親一直為納達爾的成長默默付出著心血,支持他學網(wǎng)球,生活上悉心照顧,失利時鼓勵,抵擋各路媒體的惡語相加。在她眼里,納達爾永遠是自己的心頭肉。
將心比心,是最好的心靈藥方。讓納達爾無視場下的情況,繼續(xù)比賽,他做不到。
前段時間,鄭州大學校園里,愛心人士領養(yǎng)了一只狗寶寶,狗媽媽與自己的寶寶依依惜別的畫面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萬物有靈,狗媽媽這樣做,就是為了愛心人士能對自己的孩子好一點。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
2002年,一只鳥死在了球員揮動的球賽下。
澳網(wǎng)男雙半決賽中,四名法國選手展開內(nèi)戰(zhàn)。比賽進行到第三盤時,米切爾·羅德拉在揮拍時擊中了一只低空飛行的小鳥。
羅德拉的對手布特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情況,沖到了飛鳥墜落的地方,很可惜,小鳥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它顯然承受不住這車禍一樣的沖擊。
布特悲傷地跪在小鳥身旁,在胸前劃著十字禱告,懺悔比賽的意外,斷送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隨后,主裁判暫停了比賽,在觀眾的注視下,并用毛巾將小鳥包好帶出了場外。
無獨有偶,2007年,“智利火炮”岡薩雷斯也身體力行了“動物保護主義”。
澳網(wǎng)一場比賽中,細心的岡薩雷斯發(fā)現(xiàn)球場落了一只蟲子,為了不讓它受到傷害,岡薩雷斯讓球童幫著抓蟲子。
忙活了半天,蟲子終于被安全送出了球場。
國際大賽這樣的場合,球員可能會考慮自己的公眾影響,但他們的行為更多得是來自本能的善良。
有的人,為了生命可以暫停比賽,有的人為了走紅可以虐帶生命。
幾年前,貓撲貼貼論壇網(wǎng)友“SevEn”發(fā)布視頻帖子,當天點擊就超過50萬,后被轉(zhuǎn)至天涯等各大論壇,引起網(wǎng)友們的強烈關注。
視頻中,女主角對一只兔子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折磨(此處省略五百字)。就是出于“好玩,可能火”的幼稚想法,這段視頻看了讓人心痛。
對動物如此,人生何談自我修養(yǎng)?
現(xiàn)代奧運之父顧拜旦曾經(jīng)說過:“體育就是和平。”今天的體育,除了和平的主旨,也在考量著每個人的良心。
同情、尊重、善良、博愛,感謝這群網(wǎng)球選手,讓人們看到了“天堂空蕩蕩,天使在人間”。
馬明摘自“簡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