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意雯/文、圖
“軍閥罵黨是亂黨,外國人把黨看成眼中釘,我看黨為平民辦事就是好,即使砍我腦袋,我也要參加共產(chǎn)黨?!边@是楊培生在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時立下的誓言。
1927年6月底,在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極端困難條件下恢復工作的上??偣C關(guān),因叛徒告密,再次遭到大破壞,楊培生被捕。他平靜地向難友們說:“我們既被捕,只有死而已,諸同志宜各努力奮斗?!边@位堅強忠貞的共產(chǎn)黨員、上海工人擁戴的領(lǐng)袖在臨刑前,神情自若,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五四”中覺醒 “五卅”中入黨
楊培生,1883年出生于一個讀書人家庭。礙于客觀原因,他沒上過什么正規(guī)學校,一手好字以及較高的文化知識,主要是靠自學和在工作實踐中學來的。20多歲時,楊培生便進入一家機器廠當學徒。七八年的學徒生活,他受盡凌辱和苦難,卻也磨煉出日后賴以為生的鉗工手藝。后來,楊培生以良好的技術(shù)進入浦東祥生鐵廠,憑借嫻熟的技術(shù)被廠方提升為領(lǐng)班,且擁有了一份較為穩(wěn)定的收入。領(lǐng)班的社會地位并沒有把楊培生與工人群眾分割開來,相反他正是利用這一特殊身份,在群眾中進行聯(lián)誼活動。加上他為人正直,處事穩(wěn)重,熱心助人,很快團結(jié)了為數(shù)不少的工友。
十里洋場的上海灘,在外商管理下的工廠中,聚集著許多從江浙農(nóng)村因破產(chǎn)而到上海謀生的農(nóng)民工。他們遭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生活、工作處境困苦不堪,這種種不平等現(xiàn)象促使楊培生逐漸覺悟,深感工人群眾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能保護自己,才有力量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五四運動爆發(fā)前后,在“勞工神圣”的浪潮中,楊培生積極投身到工人運動中,他在廠內(nèi)參與發(fā)起和組織“鋼鐵業(yè)機器工會”,打擊了帝國主義威風,這是他早期參加社會團體,以謀求工人團結(jié)、互助的重要嘗試。
轟轟烈烈的五卅運動,使楊培生擴大了社會活動范圍,他逐漸成長為浦東地區(qū)和金屬產(chǎn)業(yè)系統(tǒng)的代表人物。人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楊培生活躍的身影,特別是在工會籌備工作中,凡登記造冊、書寫文告、標語之類的事,都由他包攬,他的一手好字成了愛國斗爭的銳利武器。楊培生辦事老練、為人持重,遇事辦法多,被工友親切地喚作“賽諸葛”。他帶領(lǐng)工會會員募捐、集會、罷工、宣傳,把廠工會的斗爭擴大到浦東,進而和全市工人運動聯(lián)合起來。
1925年秋天,楊培生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因為入黨,他學會了《國際歌》。他仔細回味著每句歌詞,好幾天都體驗著一種過去從未有過的感情。他早就憧憬入黨,希望自己早日成為其中的一員。自此之后,無論革命形勢高漲還是暫時低潮,楊培生總是精神抖擻,一心撲在黨和工會的工作上。
無比忠誠 甘于奉獻
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楊培生可謂進入了忘我的境界。他本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參加革命后,因不遺余力支持革命斗爭,幾乎傾其所有。楊培生婚后育有6名子女,全家靠楊培生一人支撐生活。為了革命,他被工廠開除,經(jīng)濟收入沒有保障,為了維持生計,他把16歲的大兒子送進英美煙廠做童工。即便如此,他還把老家僅有的幾畝田賣掉,用來籌措武裝起義用的槍支彈藥。
楊培生在革命時投入、忘我,絲毫沒有考慮到個人利益,沒為自己留后路。犧牲后,因沒給妻兒留下任何財產(chǎn),家庭面臨嚴重的經(jīng)濟困難。楊培生妻子楊周氏不識字,為養(yǎng)家糊口,只好為他人做飯、洗工作服,賺取微薄收入。楊培生的幾個孩子每天要去黃浦江打水,供母親洗衣掙錢用。為能多掙錢,他們在打水時,還到碼頭幫人滾油桶,推一個油桶掙一個銅板。一次,他們因滾油桶錯過了江水漲潮,沒有提水回家,楊周氏非常生氣,狠狠地打了他們。挨打后他們從床下拿出一個小鐵罐,把滾油桶賺的積蓄遞給母親,楊周氏頓時淚如泉涌,從此立誓,再也不打孩子了。
楊培生等在內(nèi)的鋼鐵機器工會發(fā)起人在南市內(nèi)園(今豫園)合影,二排左5為楊培生
紅色家風一脈相承。楊培生的無私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后代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傳承了父輩的精神。楊培生的兒子楊繼新一直銘記家父的革命精神,立志為國家富強而奮斗,他刻苦好學、追求上進,從學徒工自學成才,成為一名建筑工程師。楊培生的孫女楊敏華曾在上海汽車齒輪廠做檢測工作,是業(yè)務帶頭人。工作中,她刻苦鉆研;工作之余,主動參加學習班,提升技能,爭當先進。
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每一個個體,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們,更要不忘初心,心系家國,向革命先烈致敬,做甘愿奉獻之人。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和社會大局,服務社會,增強人民福祉,是青年人義不容辭的使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