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喬琿
【摘 要】在短篇小說《家庭困境》中,卡森·麥卡勒斯從家庭內(nèi)部看似瑣碎的生活場景出發(fā),展現(xiàn)了被物化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現(xiàn)狀,揭示了女性內(nèi)心的孤獨,點點情節(jié),絲絲入扣。本文將從男性物化女性、女性內(nèi)心的孤獨感入手,從外因到內(nèi)因,并聯(lián)系社會環(huán)境對女性成為“被物化的孤獨者”這一現(xiàn)狀進行思考。
【關鍵詞】物化女性;孤獨;卡森麥卡勒斯;家庭困境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3-0239-02
卡森·麥卡勒斯作為一位天才的女性作家,以其獨具特色的創(chuàng)作視角去剖析女性,作品中大多闡釋孤獨的主題??稍邴溈ɡ账顾枥L的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為何總是如此孤獨?難道這種悲哀僅存在于那個特定的家庭環(huán)境中嗎?還是他們的家庭困境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正是這個縮影引發(fā)了本文對女性生存狀態(tài)和家庭相處模式的思考,且將它定義為“被物化的孤獨者”。
卡森認為:“人類從根本上是相互隔離又難以融合的,因此孤獨就顯得無可逃避,促使每一個生命都承載著對孤獨的體驗?!痹凇都彝ダЬ场分旭R丁與太太艾米莉無疑就是兩個各自漂泊的孤島,只有夜晚才會短暫相聚。馬丁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職員,但因工作繁忙經(jīng)常無暇顧及家中瑣事,艾米莉是馬丁年輕貌美的妻子,在馬丁上班后只能一個人孤獨地待在家里,負責照顧兩個孩子、處理生活中的瑣碎事,在閑暇之余染上了酗酒的毛病,家庭矛盾就此展開了……
一、女性被男性物化
女性被男性物化是一種諷刺的說法,這里的“物化”且將它定義為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男性對女性精神的無視;二是男性對女性病態(tài)的占有欲。
男性對女性精神的無視。馬丁理所應當?shù)卣J為妻子就應該在家里相夫教子,于是在他下班回家看到喝醉的艾米莉時,第一反應不是關心妻子為什么喝醉了,而是責問她“有什么毛病沒有?”在他看來,喝醉酒的妻子又“用一種假惺惺,輕飄飄的腔調(diào)”說話了,這令他十分不滿。而當妻子想找他談心說些什么的時候,他又極盡敷衍之能事,“馬丁搜索枯腸,想找出幾句話使他的妻子安靜下來?!辈⒚钏钠拮庸怨宰6嗝纯杀?,也許馬丁愿意靜下來傾聽妻子說話,家庭矛盾就不會發(fā)生,但是他選擇了忽視,在他心中,妻子的精神思想是可有可無的,他只關心這個家庭維持表面的和諧,卻不想與妻子構建精神層面的默契,而這一點恰恰才是妻子所需要的。
馬丁對妻子病態(tài)的占有欲。隨著家庭矛盾的不斷升級,現(xiàn)在維系他對妻子感情的也只不過是其姣好的面容,只有在他看到妻子美麗的外表時內(nèi)心微弱的“愛意”才能重現(xiàn)?!八麘{著月光又看了他妻子一眼。他的手向身邊的身體伸過去,在他的眼神中既混雜著哀傷,也存在著欲望?!彼麆傞_始用他的強勢和不理解傷害了妻子,卻又在晚上展現(xiàn)出對美麗的妻子的占有欲,這一切都是矛盾而又諷刺的。
這種病態(tài)正是男性對女性“物化”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男性總是把女性當成自己的附屬品,或者說是“美麗廢物”,希望女性乖乖待在家中,如果一個女性還有“觀賞價值”,那么他們就會在看到她們時心有不忍,否則便棄之如履。
二、女性內(nèi)心的孤獨之痛
造成女性孤獨處境的不只有來自男性的物化,還有來自女性自身處境下內(nèi)心的孤獨,這種孤獨一但無法排解就會形成一種痛苦,像陰霾一樣籠罩著女性,越孤獨越痛苦,越痛苦就越孤獨。
卡森筆下的女性多是生活圈極其狹小的家庭主婦,她們要照顧孩子,負擔繁重的家務,這些瑣事構成了生活的全部,也使她們與外面的世界越來越疏離。她們被狹小的生活圈所困,畫地為牢,鎖住的不僅是她們的軀體,更重要的是她們的靈魂。
《家庭困境》中艾米莉的孤獨就來源于家庭,在與丈夫結婚之后她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家庭主婦”,但是在保姆休假的日子里,她顯得手忙腳亂,每天負責操持家務和照顧孩子,而她總是做錯事情,還在洗澡的時候把小兒子的頭撞破,說明她并不是一個甘心做家庭主婦的女人,于是她開始酗酒,用酒精來麻痹自己,在丈夫外出后她是孤獨的,在丈夫回來后她也是孤獨的,于是她經(jīng)常醉著,仿佛只有醉的時候她才是自由的,才能掙脫家庭的束縛。
而《傷心咖啡館之歌》中的愛密利亞小姐,她的孤獨則來源于一種“愛而不得”的困境,但她仍勇敢追愛。相比之下,《家庭困境》中的艾米莉仿佛已經(jīng)喪失了這種勇敢表達愛的能力,她的愛意被成日的油鹽醬醋消磨殆盡,這種孤獨帶給她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折磨,還有肉體上的麻痹,是無盡的空虛與寂寞。
三、關于女性地位的思考
造成女性被“物化”,以及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感到孤獨的罪魁禍首就是男女之間性別的刻板印象。這種不平等又常常通過家庭生活的外表被隱匿,潛藏在人們的慣性思維之中。
難道社會上只有“男主外,女主內(nèi)”這一種家庭模式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我們也不排除這一說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這句話的核心思想應該是教我們發(fā)揮所長,各盡其責。但是事實都是如此嗎?在當今社會,“女強人”和“家庭主夫”比比皆是,人們卻對他們嗤之以鼻,這就是性別刻板印象下社會大眾的集體無意識。男女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只有社會賦予每一個人同等的尊重,這種刻板印象的荼毒才會煙消云散。
為什么女性在社會中有所作為就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樣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家庭模式下,女性常常被認為是應該在家中相夫教子的,社會剝奪了女性的自由,將她們囚禁在廚房之中,認為那里才是她們的歸宿,而一些有思想有想法的女性想打破這一現(xiàn)象就立即被社會吞沒,于是她們不敢發(fā)聲,默默隱忍,社會不斷向她們輸送“家庭主婦”才是她們在社會中的價值的思想毒液,于是她們在沉默中沉淪,陷入無限的否定。
四、結語
“被物化的孤獨者”無疑是可悲的,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這一女性生存現(xiàn)狀。單純的男權思想和女權思想都不可取,而是應該將關注點放在“人權”上,每一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權利,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中。
卡森·麥卡勒斯為我們揭露了這樣一個由于兩性之間缺乏理解和溝通而引發(fā)的“家庭困境”,值得我們深思。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承擔著各自的壓力,但家庭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兩個人應該互相尊重,打破“男主外,女主內(nèi)”思想的禁錮。母親是一個家庭中的靈魂,女性在家庭之中獲得幸福,整個家庭才是幸福完整的。
家庭關系健康的第一步,就是傾聽和陪伴,尊重在家庭中的每一個人,否則,只會換來無盡的家庭矛盾,以及一個又一個在家庭矛盾中犧牲的“被物化的孤獨者”。
參考文獻:
[1]卡森·麥卡勒斯.傷心咖啡館之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