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樂 周妹
摘要:目的:以“微信”為研究的平臺,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對其認知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心血管內科患者疾病知識的提高和改善心血管內科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采用心血管高危人群初級預防知識調查問卷和心肺復蘇知識測評調查問卷,以簡單隨機法對2017年11月—2018年3月某三甲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病房收治的60例患者進行抽樣調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30名患者。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院內健康教育,干預組在實施常規(guī)院內健康教育的基礎上依托“微信”平臺采取健康教育。結果:干預組較對照組對健康教育的知識掌握度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微信平臺健康教育的模式,采用正規(guī)平臺的健康教育知識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對患者的知識掌握度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患者;健康教育;微信;健康干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3-0213-03
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脂、血糖及血壓等指標發(fā)生異?;蛞蛳忍煨匀毕菟鶎е碌囊环N病理狀態(tài)。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膳食結構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且危害日益嚴重,致死率高。由于患者對于該類疾病知識的缺乏和認識不足,繼而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健康教育在心血管內科患者的治療和預后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及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傳統(tǒng)的醫(yī)療護理模式與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突出。微信作為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通信技術,已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醫(yī)療護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依托“微信”為健康教育的平臺,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對其疾病知識認知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今后護理工作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提供科學依據(jù),同時為心血管內科患者自我疾病知識的提高和改善心血管內科患者生活質量奠定了基礎。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呼和浩特市某三甲醫(yī)院心血管內科病房收治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周歲;②神志清楚且生命體征穩(wěn)定;③對電子產品有一定的了解,能夠使用微信軟件;④愿意參加并配合本次研究;⑤根據(jù)臨床醫(yī)師確診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不愿意、不配合參加研究者;②不能提供微信溝通條件和使用微信溝通者;③有嚴重并發(fā)癥者;④伴有意識障礙或認知障礙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8—52歲。對照組與干預組在性別、年齡以及入院時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和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①對照組的健康教育方案。對照組采取院內常規(guī)的心血管內科的健康教育。②干預組的健康教育方案。干預組在實施院內常規(guī)的心血管內科的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采取微信公眾號“i護理i健康”的健康教育措施,建立微信公眾平臺“i護理i健康”,采用各大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及所發(fā)布的關于心血管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知識,轉載其健康教育知識,完善“i護理i健康”微信公眾號健康教育的資料。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直觀的視頻、圖片、文章等形式對干預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將在此微信公眾號中定期發(fā)送經導師自治區(qū)自然科學課題組成員審核通過的關于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識的文章,從科普文章、專業(yè)書籍、行業(yè)指南里篩選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強的知識,以微信公眾號推文等方式對干預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③評價指標。本研究的評價指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掌握程度,采用劉彥淑等研究者設計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初級預防知識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冠心病發(fā)作癥狀、腦卒中發(fā)作癥狀、心血管主要危害等,得分為0—64分,分數(shù)越高,掌握程度越高;二是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采用殷欣設計的心肺復蘇知識測評問卷,共有8道題,計算答題正確率,正確率=答對題數(shù)/總題數(shù)×%,得分在0—1之間,得分越高,答題正確率越高。④研究方法?;颊呷朐汉螅S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再利用“問卷星”平臺對其進行心血管病初級預防知識和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調查,不同分組給予不同的干預方案,在患者出院前再進行一次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和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調查。⑤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的統(tǒng)計軟件為spss20.0,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內前后比較運用配對樣本t檢驗,獨立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按檢驗水準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兩組干預后自身前后比較結果。①對照組自身前后比較結果。對照組在入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30.43±4.938)分,對照組在出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36.97±4.4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在入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49±0.15)分,對照組在出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51±0.16)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②干預組自身前后比較結果。干預組在入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30.70±4.81)分,干預組在出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48.70±3.1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在入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50±0.14)分,干預組在出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88±0.1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兩組出院時組間比較結果。對照組在出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36.97±4.48)分,干預組在出院時對心血管疾病初級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得分為(48.70±3.1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在出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51±0.16)分,干預組在出院時對心肺復蘇知識掌握程度的得分為(0.88±0.1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三、討論與小結
凌燕發(fā)表文章顯示,目前我國心血管患病率人數(shù)占主要疾病導致死亡人數(shù)首位且患病人群越來越趨于年輕化,楊慧芳表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方便、快捷、高效的健康教育對心血管內科患者有很大的幫助。在心血管疾病預防知識問卷研究中,發(fā)現(xiàn)患者入院后經過健康教育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有較大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采用微信平臺進行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與院內常規(guī)健康教育相比,微信平臺進行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提升得更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曹平輝等學者與本文研究比較類似,因為通過微信平臺將一些更為直觀的視頻、文字、圖片通過互聯(lián)網來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干預更有效地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理解,加深了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微信平臺作為更為便捷的互聯(lián)網平臺有利于疾病健康知識的傳播。心血管內科患者因為疾病因素易發(fā)生心臟驟停,據(jù)蔣建萍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公眾對心肺復蘇認識不足、現(xiàn)場施救意識意愿低下,知識技能掌握匱乏。心臟驟停是心血管患者最嚴重的危重癥之一,因此心肺復蘇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重要的緊急救護措施。在心肺復蘇知識測評問卷研究中,發(fā)現(xiàn)患者入院后經過健康教育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但是在對照組經過院內常規(guī)健康教育對患者關于心肺復蘇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分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于干預組通過微信平臺健康教育的患者對心肺復蘇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分高,與對照組經過院內常規(guī)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微信平臺對心血管內科患者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優(yōu)于院內常規(guī)健康教育。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微信平臺對心血管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更有助于心血管內科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微信平臺更為形象、直觀、長效、快捷的功能為患者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進而降低了心內科患者各類心臟驟停疾病的導致死亡的風險。相關資料顯示,國務院辦公廳于2018年4月印發(fā)的《關于促進“互聯(lián)網+醫(yī)療健康”發(fā)展的意見》明確指出積極發(fā)展“互聯(lián)網+醫(yī)療健康”,微信平臺作為一個互聯(lián)網中的一分子,在護理工作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瑜.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07):79-80.
[2]羅麗珍.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臨床護理的體會[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04):231-232.
[3]陳玉玲,吳瑛.移動健康的應用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01):33-37.
[4]程淵.微信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數(shù)字技術與應用,2014,(02):45.
[5]殷欣.冠心病患者家屬心肺復蘇知識技能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0.
[6]凌燕.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行為干預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5):47-48.
[7]楊慧芳.健康教育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遵醫(yī)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6):144+146.
[8]曹平輝,畢延娜,周雪霜.微信平臺在冠心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01):131-132.
[9]蔣建萍,李月紅,李玉華.微信在心血管病患者家屬心肺復蘇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04):77-78.
[10]馮俊艷,張冰倩,何文英等.微信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17,39(03):474-477.
[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lián)網+醫(yī)療健康”發(fā)展的意見[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8-05-0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