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玲
摘要:隨著社會競爭日益劇烈,人們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語文不論是作為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還是作為學校中教學的學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老師與學生們都需要在語文這門科目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更好提升學生們的理解程度以及提升老師們的教學質量。因此語文教學需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非常符合當下小學生們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7-0068-01
讀寫結合主要是說在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把閱讀與寫作結合到一起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寫帶讀,以讀促寫,兩者相互促進與融合的一種教學模式。讀寫結合主要是把教材作為出發(fā)點,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鼓勵學生們多閱讀多寫作,并通過合理的讀寫訓練,最終完成讀寫水平均衡的發(fā)展教育目標,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與閱讀水平,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起來。
1.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誤區(qū)
在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因為老師們不同的教學理念以及對文本能力解讀的差異,讀寫結合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讀寫分離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一部分老師把寫作與閱讀分成了兩種教學任務,閱讀教學主要是以理解文本為主,卻把寫作方法和知識的滲透忽視掉了,寫作教學把訓練寫作為主,卻少了閱讀的延伸和呼應。另外還有機械化的寫作非常明顯,有一部分老師把讀寫訓練作為一種機械的訓練過程,過分的流于形式卻把閱讀和表達方法的指導忽略掉了。還有,沒有正確的把握住讀寫的結合點,讀寫結合非常生硬,一些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沒有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更沒有合理地進行讀寫結合,這就導致了讀寫訓練偏離了學生們的認知實際。
2.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1積極貼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興趣。
在對學生讀寫興趣培養(yǎng)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感官參與和多樣化訓練以及多形式評價等教學方式。多感官參與主要是說在進行閱讀寫作的時候,老師讓學生們眼看和耳聽以及鼻聞還有手做以及口說五官一起動,使學生們在某種事物產(chǎn)生出直接的具體認知,激發(fā)學生寫作。多樣化訓練是指將作文訓練的方法從指令性的單一教學模式改變?yōu)槎嗾n時和多渠道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可以利用動畫片或者是故事以及童話等教學模式把學生們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比如說在進行《養(yǎng)花》這節(jié)課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作者所養(yǎng)的花和我們家庭中的花是一樣的嗎,作者為什么要對花感謝,也可以讓學生們改編課文,把學生們的想象力充分激發(fā)出來,以養(yǎng)花故事的趣味性把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出來。
2.2效仿課文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
在教學小學語文的時候需要按照大綱的要求,在學生們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還需要領悟一些表達方式,主要目的是在學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參考。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根據(jù)某篇課文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能夠理解一定的方式,當這一目標完成的時候在對學生們有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能模仿文章創(chuàng)作出一篇生動的作文。比如說在進行《黃山松》這篇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對這老師的講解,學生們能夠很容易掌握出其中描寫的景點,這樣老師就可以安排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去過的景點進行仿寫。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可以參考文章中的寫作手法,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寫出一篇模仿類的小短文,老師可以選取出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上進行范讀。另外在對這篇文章中所使用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手法進行簡單的鞏固。以前的寫作中多數(shù)是要求學生們進行原創(chuàng),但是學生們年齡都不大,如果沒有參考范文的情況下,讓他們隨意的創(chuàng)作,最后一定會寫出四不像來,而利用這種效仿的寫作模式教學可以有效的把讀寫結合到一起。
2.3聯(lián)系課文進行讀后感創(chuàng)作。
相對于改寫和仿寫來說,讀后感的難度會稍微大一些,因為它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把自己的主觀感受寫出來。但是需要有選擇地進行這種方法的運用,比如說在進行《東施效顰》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先讓學生們對這篇課文反復默讀,在對課文表面意思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把其所表達的內容和課文的寓意充分挖掘出來,把自己想到的以及感覺到的東西寫出來,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的學生們就完成了一系列的讀寫訓練,把寫作與閱讀緊密聯(lián)系到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對課文理解不夠透徹就很難寫出讀后感,因此這也是考核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一種有效方式,另外學生在對課文進行總結的時候,還能夠訓練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們的情感表達,所以這樣始終非常有效的讀寫教學手段。
3.結束語
總之,寫作和閱讀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讀寫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把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建立起來,使讀與寫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真正實現(xiàn)讀寫結合,把學生們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升上去。
參考文獻:
[1]李秋燕.基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6(9).
[2]葉維偉.契合點: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有效對接——基于語用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讀寫契合點例談[J].作文教學研究,2015(5):111-112.
[3]于飛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初探[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0):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