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酒似通俗文藝,愛之者甚眾,但要論酒的真正知音,還應首推文人,跟一切古老的文化一樣,酒文化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文人化的過程,換言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人們的飲酒有著莫大的關系。
關鍵詞 酒 詩詞 詞曲 小說
1酒與詩詞
翻開歷史,酒真正與文人創(chuàng)作和生活密不可分,滲入到文人的靈魂是在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戰(zhàn)亂頻繁,政治極不穩(wěn)定而思想又相對自由。對現(xiàn)實的憤懣,對生命的體悟以及無所歸依的憂傷情懷,使得這一時期的文人以酒麻痹自我,在無知覺中尋找一份寄托和慰藉。竹林七賢時期,酒幾乎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例如阮籍的長醉不復醒,劉伶的嗜酒如命,這些放曠之士的醉酒,早已不是醉酒的本來面目,他們醉的是忘憂。在險惡的政治形勢下,文人們不得不借酒佯狂,以酒作為一種保護手段,以保全自身的清白。表面上看這些文人放浪形骸,但沉潛在人們心底的是滿腹的愁苦和憂患,是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這也是他們痛苦的根源。這些文人們想到了隱退,他們試圖用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以示抗爭。但作為深受儒家積極入世思想熏陶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他們又不可能真正做到超脫,于是便以發(fā)牢騷來表示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又希望通過飲酒來忘記自我,達到人神相通的境界,他們認為醉酒便是達到這種狀態(tài)的最佳方式。
在兩晉南北朝詩人中,陶淵明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寫有大量酒詩贊頌隱居生活,借“醉人”之言,揭露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在唐代,文人們飲酒賦詩,其內容遠比前代要豐富得多。這個時候酒不僅僅是解憂良藥,還有更多的功用。詩人一生與酒相伴,酒助詩興,詩憑酒力,留下了一首首令人贊嘆不已的或消愁、或喜悅、或離別、或憤世的詩篇,如《將進酒》等。
2酒與詞曲
與詩一樣,詞從一誕生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人同樣好飲,流傳下來的詩文有許多都洋溢著酒的芳香。北宋初年,天下方定,文人們希望在新的歷史時期建功立業(yè),積極有為,他們的詩詞多為述懷言志之作,或是描述美好的事物。宋初的一些太平文人一面飲酒,一面歌唱盛世美景。
蘇東坡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著名的酒徒。蘇東坡不僅會喝酒、釀酒,更會寫酒文學,酒詞也多佳作,例如《水調歌頭》。他的詩,他的詞,他的散文都有濃濃的酒味。宋代的許多文人同蘇軾一樣有著曲折波蕩的人生際遇。煩惱多了,飲的酒自然多了起來。蘇軾將酒稱為“掃愁帚”、“釣詩鉤”。
到了南宋,因為政治的緣故,愛國主義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題,而酒甚至一度成為愛國者的精神藥物。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詩酒生活主要是同抗金大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充滿了熾熱的情緒。“王師北定中原”和“九洲同”是陸游一生的奮斗目標,滲透著詩人憂國憂民的士人情結。與陸游同時代的辛棄疾,一生戎馬抗金,常飲酒高歌,時發(fā)感慨之論。
如果說宋以前的酒文化有很濃的放浪色彩的話,那么宋朝文人“內斂”的文化品格使得酒文化也趨于“中庸”了。于是這種不醒不醉、既醉既醒的精神狀態(tài)便成了后來中國社會飲酒的品格。正所謂“發(fā)乎情而止乎禮”,人們心中的苦悶,試圖用酒來消解。
元朝時酒文學并沒有因為漢人江山的覆滅而沉寂下去。酒在同文人雅士結合的同時又同下層文士和廣大勞動者結合起來,在體現(xiàn)雅趣的同時又彰顯普通人勞動的緊張和樂天的精神。而另一些文人為保名節(jié),遠離嘈雜人世,隱跡山林。這樣雅俗相融相濟,而成為元以后文學的新特征。
3酒與小說
《西游記》是古典四大小說中涉及酒文化最少的一部,但其中齊天大圣大鬧蟠桃園會的故事對每一位中國人來說相信并不陌生,“大圣卻拿了些百味珍饈,佳肴異品,走入長廊里面,就著缸,挨著甕,放開量,痛飲一番”(《西游記》第五回)。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圣形象在醉酒中得到升華。
在《三國演義》中,酒與英雄豪杰的關系十分密切。劉關張?zhí)覉@結義少不了酒,關羽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少不了酒,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一代英雄曹操則在煮酒時論起了天下英雄,酒早已成為彰顯其個性、豪情不可或缺的東西。
《水滸傳》是靠酒串起來的,這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吳用智取生辰岡,武松醉打孔亮、醉打蔣門神、醉殺白額虎,魯智深醉打鎮(zhèn)關西、醉鬧五臺山,宋江醉酒題反詩,林沖風雪山神廟醉殺仇人,這些醉酒突出了英雄氣概,而英雄的死竟也與酒有關,宋江、李逵就是因飲鴆酒而死的。
與施耐庵同樣好酒的還有曹雪芹,他在撰寫《紅樓夢》時,往往寫好就被人拿去四處傳閱,許多人都想先睹其章節(jié),曹雪芹就對他們開玩笑說,若有人快讀我書不難,唯一日以南酒燒鴨享我,我即為之作書。詩酒放達的燕市酒徒寫出的小說當然離不開酒,按生產工藝分,酒主要有發(fā)酵酒、蒸餾酒、配制酒三種,《紅樓夢》把這三種酒都寫到了,有人做過精確的統(tǒng)計,發(fā)酵酒類寫過黃酒、惠泉酒、西洋葡萄酒,蒸餾酒類寫到過燒酒,配制酒類寫到過合歡花酒、屠蘇酒。
綜上所述,文學是一種追求心靈自由的藝術,追求浪漫超塵的自由境界,是其最高的理想之一。而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受到現(xiàn)實制度、社會文化、倫理道德的種種約束,特別是在封建社會,封建禮教束縛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醉中或夢中,人的思想才能從現(xiàn)實的約束中解放出來,精神的翅膀才能得以自由的飛翔。正是醉的自由天地給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而又遼遠的放飛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的酒文化是酒文學的重要支柱,是酒文學的自由之魂。
作者簡介:丁金妤(1981-),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人,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兒童文學。
參考文獻
[1] 向懷林.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述[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
[2] 程裕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3] 林良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常識[M].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