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雪容
摘 要:新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件素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如此性質(zhì)的強調(diào),將教促我們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真正體現(xiàn)并落實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關鍵詞:自主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新的課程標準以來,應當說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出現(xiàn)了勃勃生機,小學生在初步學會運用語文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yǎng),促進自身精神成長上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由于諸多因素,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在一定的層面上海存在著搭花絮不務實的現(xiàn)象,尤其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不大,筆者多年從事小學語文高年級的教學工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方面做了一番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想方設法讓學生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欲望
小學生具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十分好奇主動,尤其是見到新鮮事物,這給我們小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的實踐帶來了有利條件,但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乃至于生活經(jīng)驗等方面的缺陷,往往他們又是十分的嗷嗷待哺。懶于自主語文的實踐,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的實踐中以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的興趣為先,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小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75篇,我以為單純?yōu)閷W生掃除語言文字障礙讓學生去死記硬背無疑是不奏效的,作為教師必須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讓學生進入詩人所描寫的境界中去,讓學生和這一首詩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里就孕育著一段美妙的故事,一首詩里就蘊含著一段美好的情,一首詩里就折射出一句感人至深的理,學生真正明白了詩歌的意境,那學生背誦優(yōu)秀古詩文的積極性肯定就會高漲,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空引導學生去開展古詩文背誦的競賽,小學生最喜好在他人在眾人面前去表現(xiàn)自己,當然應該是成功的表現(xiàn),如果能讓學生經(jīng)常性生生之間對口競賽,學生將會其樂無窮,三是讓我們的小學生嘗試著用其他形式來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如以詩作畫,以詩寫情等,讓學生用畫筆去繪畫詩人所描寫的景如畫出“兩個黃鸝鳴翠柳”讓學生用文筆去寫出詩人所敘述的事,如寫出“路上行人欲斷魂”.讓學生用真情去抒發(fā)勞動人民的愛等。如“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實踐讓我們感到,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我們小學生有了興趣,那就可以去主動地獲取知識,進而形成能力,只有當我們的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語文教學變得生動輕松起來。
二、想方設法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應當說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在課堂,但我們必須充分地看到。單純課堂教學的時空是根本滿足不了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需求的,作為語文教學這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教師必須持有這樣的理念,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去拓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時空。過去的語文教學我們總要留給學生的課外作業(yè)時家庭作業(yè),那是些怎樣的作業(yè),機械地抄、讀、背,這雖然便于教師集中檢查,但學生咀嚼不到學習語文的味兒,更嘗不到自主學習語文的甜頭,因此在規(guī)范化辦學的當下,導學案便應運而生,導學案顧名思義,即是引導學生去學的,要很好且很有效地去引導我們學生的學,導學案的制定還真有一定的考究,筆者以為導學案先引導學生去學什么還不夠,還必須引導學生去怎樣學,還必須引導學生去歸納梳理通過自主學習,你究竟學到了什么?有哪方面的新發(fā)現(xiàn),筆者以為只有這樣的導學案才是有意義的。利用導學案去讓學生自主學習是一個方面,而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則又是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質(zhì)量的另一個方面。而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又是什么?還離不開教師高效而又簡潔的導。教師的導要恰到好處的啟迪學生的思維,因為思維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的搖籃,教師的導還要恰到好處地啟迪學生去合作,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體智慧的無窮的道理有時小學生時不可能深知的,只有當他們通過合作才能感悟到其中不朽的道理,如學習《將相和》,課文只要寫誰?將相不和的原因是甚?將相又是怎樣和的》這些問題單純一個學生去探究耗時肯定很多,他一句你一句便形成了從對不和到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理解,進而讓學生懂得了一些深層次的為人道理。
三、想法設法讓學生形成課堂自主學習的活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中讓我們的學生去利用導學案這個有效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載體進行充分地自主學習,預示我們學生的學習業(yè)已獲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我們的課堂又要去干些什么呢?簡單的交流一下結(jié)果肯定是不行的,筆者以為我們的課堂還應當是以學生為主的探究過程的課堂,我們教師要想方設法讓我們的小學生在課堂中形成四射的自主學習的活力,如何達到這樣的目的?筆者以為無論是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還是語文學習中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甚至于語文學習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都離不開讓我們的學生激烈地爭辯,爭辯亦是語文學習的一種好的方法,通過辯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通過辯可以使我們的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不唯書本不唯師的判斷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精神,通過辯可以使我們的學生相互之間碰撞出思維火花,形成一個個課堂教學中細節(jié)的精彩,我們的語文教學篇目中有很多很多的歷史性故事《晏子使楚》》負荊請罪》無一不對學生的良好的價值觀念產(chǎn)生強烈的震撼,應當說小學生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的認識還不是那么清晰的,只有讓我們的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形成清楚,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好多的文學作品亦是這樣,有一千個詩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喜人局面亦要賴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主學習的活力呈現(xiàn)。
(作者單位:四川省自貢市榮縣黃大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