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立德樹人是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主要的教學目標。不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是需要教師來進行教學引導和積極的培育鍛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品德。所以大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的以實際出發(f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主要基礎來進行教學引導,并且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積極的投身到高校思想政治學習當中,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所以本文就以立德樹人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務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思政教育;任務分析
引言
教師在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積極的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促進大學生全面的發(fā)展,積極的進行立德樹人教育。并且立足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實踐,來進行教學引導,將“立德樹人”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1.立德樹人理論意義
立德樹人的概念就是,先立德后樹人在《左傳》當中有過記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庇纱丝梢钥闯觯粋€人要想獲得較高的思想境界,就必須要樹立相應的高尚品德,才能夠在追求上來進行提升和拓展,以良好較高的理想來進行實質(zhì)性的追求和學習,“立德”作為“樹人”的首要任務,反映出“德行”的關鍵性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提倡“終身樹德育人”的理念來進行教學引導。基于“立德樹人”的理論基礎來進行拓展提升,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發(fā)展和學習當中持續(xù)的進行提升和拓展。在新形勢下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立德樹人”的教學概念,能夠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完善學生的人格特點。使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將思想政治學習與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相呼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積極的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傲⒌隆碑斨械摹暗隆笔巧鐣髁x核心價值觀念,是包含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人性品德。所以教師在進行道德引導的過程當中要積極的教師在進行道德引導的過程當中,要積極的了解“立德樹人”的概念,在實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進行德育教學的滲透。使學生能夠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
2.立德樹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xié)同發(fā)展
黨和國家在新時期提出的教育方針是積極的樹立學生的道德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當中,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道德觀念來進行提升和拓展。學校將立德樹人列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既體現(xiàn)了國家和和教育部門的迫切需求也是教育工作的目標和方向。所以我黨歷來重視教育的方針和政策,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重視程度較高,黨的十八大審時度是科學決策明確的提出,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水平,作為主要的發(fā)展目標。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要堅持教育優(yōu)先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作為教學的指引,并且全面貫徹落實黨的重要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做服務。樹立學生的道德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使學生的思想能夠得到升華和拓展,更好的為社會的發(fā)展來進行學習和成長,努力的將自身的命運與社會進行捆綁,提高個人的人生價值。教師在進行教學培養(yǎng)的過程當中,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接班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完善自身的學習觀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3.立德樹人與高校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發(fā)展教學策略
3.1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引導過程當中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深入的貫徹黨的重要精神和指引。將思政教育與黨的先進性思想進行相互融合和促進,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當中能夠體會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從而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拓展。教師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念來進行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深入貫徹思政教育的學習重點。使學生能夠進行深入的領會和踐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完善自身的學習狀況。將自身的學習理念積極與黨的目標相互結合,升華自身的人生,拓展自身的思想境界,從而更好的投身到學習當中,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將自身的發(fā)展與社會相互結合,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斗,為民族復興和人民的幸福而學習。
3.2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zhì)體現(xiàn),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當中要將立德樹人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進行相互融合,開展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教師在教學引導的過程當中要堅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使學生能夠進行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教師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和興趣點拓展教學方式,利用優(yōu)化的教學引導來使學生進行學習,避免引起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能夠?qū)⒘⒌聵淙说乃颊逃鳛橐环N興趣愛好來進行學習和拓展,教師要強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育。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教師也要注重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善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zhuǎn)化為思政教育的自主追求。并且列舉相應的教學案例與實際生活相互融合,積極的拓展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3.3凸顯思政理論課優(yōu)勢
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認知水平。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引導過程當中,要圍繞著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充分的將思政教學來進行拓展和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理解和學習,發(fā)揮思政理論課的主渠道優(yōu)勢來進行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思政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好的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關注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維狀態(tài)來進行教學引導,通過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與大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相互連接,增強學生的學習互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的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質(zhì)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將立德樹人與高校思政課堂有效進行融合,樹立相應的教學觀念來進行教學引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意識,強化學生的學習觀念,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周如東,張東,李曉靜.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內(nèi)涵和理論基石解析[J].前沿,2017(21)
[2] 蔣承勇.“立德樹人”與大學使命[N].光明日報,2017-11-13
(作者單位:浙江汽車職業(yè)技術學院)